閱讀141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不止詞匯:機器人需要學會如何與人類互動

  自動化的興起引發了各種各樣關於未來人類工作的問題,但還有另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當機器人在日常生活中變得越來越常見時,我們該如何與機器人互動呢?

隨著機器人變得更有能力獨立完成任務,重要的是,它們學會了如何與人類交流,無論它們是同事還是陌生人。自然語言將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它隻是更大整體的一部分。

當人們相互交談時,所說的隻是一小部分被傳遞的信息。麵部表情以及聲音的語調等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為你的話題提供額外的背景和見解。這是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在打造未來機器人時要仔細考慮的事情。完整的詞匯量是不夠的——傳達信息要比找到合適的詞匯更有意義。

Baxter 是由 Rethink Robotics 開發的一個項目,它在屏幕上使用一雙眼睛來讓人們知道機器人接下來要做什麼。除了能夠向旁觀者展示自己的意圖外,機器人還需要能夠接收到其他人的社交信號,從而有效地發揮自己的作用。

由 Julie Shah 博士領導的麻省理工學院互動機器人小組的一組研究人員使用機器學習技術來教一個機器人觀察一個人的預期指標,這個指標可以顯示出他們打算轉向哪個方向。我們知道如何從經驗中獲取這些線索,但機器需要從頭開始學習基礎知識。

幫助機器人與人類互動的進一步發展將使機器人能夠承擔更廣泛的職業。客戶服務職位,尤其是那些職責範圍有限的崗位,一旦能夠可靠地進行自然的、富有成效的談話,就會非常適合機器人。

閱讀全文

最後更新:2017-10-23 15:48:25

  上一篇:go Pixel 2、人工智能、Google Assistant……多業務切入的穀歌,正要“入侵”你的生活
  下一篇:go 聚焦:人工智能領域“新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