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機器人
人工智能竟可以利用你社交軟件上的信息模擬真人,你的信息究竟泄露了多少?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莫名奇妙地收到廣告推銷的電話或短信,對方會清楚你的性別,知道你的名字,甚至於連你的身份證信息和住址都一清二楚。
對此,我們會奇怪,對方究竟是從何種渠道得到了你的信息呢?
或許,這個問題對於某些讀者來講並不陌生。我們經常在街邊或者一些活動裏,見過別人填表格贈送小禮品的活動。這些表格中需要你填上姓名、性別、年齡、電話、住址等個人信息,也正是這個,讓你的個人信息在不經意間就泄露了。得到這些資料的人,除卻自己公司內部的分析外,還會將這些信息轉手賣給一些產品廣告推銷公司。這也是為何會出現文章開頭說的那種情況的原因。
現今社會中,大多數人都不明白該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殊不知在不知不覺間,或許自己的許多隱私早已泄露給了他人。
在進入大數據的時代後,泄露信息的表格,不再隻是一張寫著各種問題讓你回答的紙。如今,你社交平台上所發的每一句話,所玩的每一款遊戲,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在成為分析你信息的台階。
在國外,心理學家對133名在校大學生的社交網站公開信息進行了提取,並讓不認識這些大學生的研究人員通過這些信息,來對他們的人格進行分類。結果證明,這些大學生在網站上的表現幾乎就是他們生活的倒影,在網絡中和現實生活中的人格分類保持著基本一致。
不過,也有些公司另辟蹊徑,利用這樣的數據分析帶來了像是恐怖片一樣的服務——人死之後也可以在網絡世界中繼續活下去。
國外的Eterntime公司,打算將人去世之前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信息、此人的想法和此人手機中的圖片相結合,借助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來創造出一個虛擬的他或她。當這個人去世後,在網絡世界中的他或她依舊可以在一定時間內與親戚朋友們互動,雖然這聽起來很毛骨悚然。
筆者曾看過一部搞笑微電影,主要講的是女主交了個男朋友,然而這個男朋友卻從來不使用社交網絡。影片中對男主使用了大量的恐怖電影音效,隻是因為他吃飯從不發朋友圈、他在網絡上毫無蹤跡、他還在用十幾年前的非智能機、他的心情都是打電話分享而不是用聊天軟件等等等等。其中,女主就想從社交網絡上獲取男主曾經的信息,並吐槽根本找不到他前女友的信息。
我想,現實中有不少戀愛中的男生或者女生這樣做過,並為對方曾經做出的事傷心難過。然而,法律明確規定這些公開在網絡上的信息並不能算作個人隱私,所以當這些信息曝光在大眾的眼球下時,你是否有把握住分寸,沒有讓你不想讓別人知道的個人信息泄露呢?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人們需要真摯感情的交流,但也需防範居心叵測的人渣。每個人對於自己的隱私,都會用一把心鎖鎖住,而隻有值得信任的人才會敞開心扉放心交談。山西在他鄉希望大家切忌在網上隨意曝光自己的個人信息,防止不法之士的別有用心。
網絡社交有風險,應當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山西在他鄉秉持這“結合網絡回歸現實”的理念,讓社交多元化、深刻化,不止於表麵,不流於形式。平衡好線上線下的社交投入,將更真實的自己展現給對方,這樣才能讓感情真摯地交流。
最後更新:2017-10-12 1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