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21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火到沒朋友?量化投資、智能投顧都在用AI,人工智能做投資你跟不跟

人工智能並非是個新鮮詞,但絕對是近兩年一個大熱的詞。

穀歌旗下的DeepMind又推出了新一代的AlphaGo Zero(阿爾法元),隻訓練了短短3天的時間就以100:0的絕對優勢戰勝了AlphaGo,並在訓練21天的基礎上繼續擊敗了AlphaGo Master。

對於AlphaGo和AlphaGo Master,相信大家都不陌生。2016 年3月, AlphaGo 以四勝一負的戰績擊敗世界冠軍韓國棋手李世石;2017 年 5 月,AlphaGo Master在烏鎮以3:0 完勝世界圍棋第一人中國棋手柯潔。

人工智能(AI)技術的迅速崛起,讓人們看到了其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前景。而在大數據時代,傳統金融也麵臨著轉型升級,對於金融機構來說,智能化投資是行業內的“黑科技”,或許它還處在初級的發展階段,但是不可否認,AI已經進入到資本市場,未來的發展空間也足夠廣闊。

邂逅量化與對衝

在基金行業,人工智能大部分是和量化投資、對衝基金相結合的。

北京時間21日,據彭博消息,美股市場新出了一支交易所交易基金,由機器人挑選股票。雖然10月18日才開始交易,這支代碼為“AIEQ”的人工智能選股ETF卻已經發掘出了一些大熱的股票,該基金在IBM的Watson平台上運行自營的量化模型。

“機器人搞投資的時代真的來了,‘AI+EQ’,這個名字本身就代表了人工智能啊!”一位投資者如是感歎。

不僅是AIEQ,據《國際金融報》記者了解,包括橋水基金(Bridgewater)、Renaissance Technologies、德劭基金(D.E. Shaw)、Two Sigma等在內的多家知名對衝基金早已開始使用量化投資進行交易。

此前2017年1月,香港投資公司Aidyia啟動了一隻對衝基金,其背後的係統借助了多種形式的人工智能技術,對各種數據進行分析,這些數據包括市場價格、成交量,以及宏觀經濟數據、企業會計憑證,然後係統自主做出市場預測,以“投票”的方式選出最佳行動步驟。

“量化基金的業績主要來源於係統化的投資方式,成千上萬的策略模型,在投資過程中隨著投資信號的變化而不斷進出,哪個策略可以幫助投資人賺錢需要投資經理去做判斷。但是通過深度學習,或許機器人有希望做出比人類更準確的判斷。”一名量化投資經理表示。

此外,在量化投資領域,人工智能還可以克服一些“人性的弱點”。

在國泰基金量化投資事業部副總監梁杏看來,當前量化投資回撤和實盤之間存在差距的原因主要在於:一方麵投資經理患得患失的現象比較普遍,在模型交易時或許可以重倉,但是在權益倉位就不敢加到模型交易倉位;而且一旦市場出現上漲,投資經理又極其容易提前減倉,股票調整出時斬倉也不夠堅決。

智能投顧令知識“可生長”

人工智能和量化投資領域結合有兩個方麵,除了深度學習,另一個就是智能投顧

“隨著AI和人工智能的發展,未來金融市場不可避免地成為智能化投資的一個風口,智能投顧未來肯定是一個藍海。” 益盟股份旗下“益研究”研究總監王艇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智能投顧最大的優勢是不需要重複學習,隻要掌握了核心算法,知識就是可以複製的。”

“智能投顧不能按照賣方的邏輯去研究,一定是按照買方的邏輯去研究的,要從資金的使用角度去分析如何做好智能投顧。”國金湧富市場總監王俊指出,“但是智能投顧同樣需要賣方機構的支持。”

“比如券商的研報等可以為智能投顧提供很大的專業支持,對研究報告的分析和利用是發揮智能投顧專業性的基礎之一。”王俊表示,“在產品設計中,我們對每家券商研報的選擇和權重會有傾斜,主要依據是券商機構的分倉收益、新財富排名、研報的準確度等,因此我們會不斷做回溯和調整。”

首先,機器人一定擅長個性化的投資定製服務,甚至不需要投資人進行主動選擇,就能夠根據投資人的消費、生活習慣等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確保投資人儲有增值、花有閑錢;其次,機器人有望在海量的數據訓練中尋找到不同市場、不同板塊的運行規律,尤其是對各類資產的風險收益特征有著準確甚至是動態準確的認識,也就能夠實時調整風險敞口的配置比例,讓投資組合一直運行在可控範圍內;最後,機器人還要有能夠持續挖掘並獲取阿爾法收益的能力,因為隻有這樣才能從為數眾多的資產管理者中脫穎而出,當然並不要求機器人能夠持續戰勝市場,但他們必須朝著這一目標不斷努力,這樣投資人才會放心地把錢交到機器人手中,不過他們也要時刻處置好追求阿爾法收益所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數量化投資部王聯欣表示。

智能化投資的發展需要嗬護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人工智能已經徹底火了,但是無論是在全球投資市場還在中國市場,AI在投資領域的應用都處於初級階段。

“作為量化投資的基金經理,即使利用人工智能進行模型的建立和選擇,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券商的研究報告依舊是我們依賴的重點。”一位基金經理表示,“智能投資隻能給我們提供量化模型的建立,分析和研究能力還是要依賴人工。”

“現在智能投顧市場還處於初期階段。”國金湧富市場總監王俊表示,“市場上對智能投顧唿聲很高,很多機構也願意去嚐試去接觸智能投顧,但是真正進入到市場的還不多,服務供應商也良莠不齊,還需要一定的成長空間。”

中國的智能投顧市場還處於早期階段,未來具有廣泛的發展空間。王艇指出,“智能投顧在美國金融市場的應用已經如火如荼,但在中國的發展還受到一些客觀條件的限製,中國的智能投顧還是處於比較早期的階段,智能投顧主要是和量化產品結合在一起的,短期內國內應該不會有真正的智能投顧產品,比如類似美國Betterment, Wealthfront那樣的公司。”

王艇認為,中國的智能投顧市場主要還是受以下因素的影響:

其一,國內資產的種類不夠豐富,智能投顧是基於大類資產配置的基礎,做個性化的選擇,但是國內的可供選擇的資產種類還不夠豐富;

其二,費率的影響。國外智能投顧在金融市場得以廣泛應用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於智能投顧可以降低投資費率。而國內市場的交易傭金本身都是比較低的;

其三,國內市場對智能投顧的定義過於狹隘,中國的智能投顧涉及到大類資產配置的產品其實不多,更多是在針對二級市場的選股策略,大類資產配置的好處沒有發揮出來。

王聯欣表示,雖然大部分事情也是我們目前都在努力去做的,但鑒於有限的人力和精力,很難一一實施。相信隨著AI技術的逐步發展,許多我們能做到的、不能做到的,乃至是目前不敢想象的,未來的人工智能技術都能給出一套完美的解決方案。

記者 吳夢迪

最後更新:2017-10-24 00:16:53

  上一篇:go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關於組織申報2018年“互聯網+”、人工智能創新發展 和數字經濟試點重大工程的通知
  下一篇:go 人工智能對自己的“神預測”超準,未來人類靠什麼來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