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
機器人
陳靜:人工智能有希望提高金融風險預警能力
金評媒(https://www.jpm.cn)編者按:談及人工智能在防範金融風險與監管中發揮的作用,陳靜認為,人工智能有很大希望能夠幫助人類解決金融風險防控和監管問題。
9月28日,在第三屆(2017)中國普惠金融大會上,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原司長陳靜表示,人工智能應用很有希望將金融風險預警能力提高到嶄新的水平。
陳靜在演講中提到了最近有關金融發展和金融科技的兩大事件,一是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召開,二是國務院下達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她表示,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現代科技金融風險防控預警,金融領域風險點多麵廣、隱蔽性、突發性強,一旦發生係統性風險,會導致全社會經濟持續混亂。
她強調,金融風險監管信息化雖然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仍是金融信息化應用的薄弱環節,主要反映在應用水平不高,缺乏充分完善的現代科技自身嚴重的不適應,金融風險尤其是係統性風險防範預警的要求。
陳靜表示,人工智能在金融業的發展應用很快,首先是積極學習神經網絡和知識圖譜,對財務進行建模,利用回歸分析傳統機器學習算法預測交易的處理;其次是金融預測反欺詐,大規模采用積極學習,到海量金融交易數據等用深度學習的技術從金融數據中發現模式。還有智能投顧、計算機視覺與生物特征的應用。
談及人工智能在防範金融風險與監管中發揮的作用,陳靜認為,人工智能有很大希望能夠幫助人類解決金融風險防控和監管問題。“穀歌阿爾法狗戰勝圍棋世界冠軍給金融行業帶來了重大啟示。”陳靜以此作比,認為金融風險和金融圍棋的產生有標誌性的特征,世界範圍內掌握了浩繁的數據,現在的關鍵是缺乏切實的數據來掌握其必然性。
她提出第二點原因,金融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信息化已有了相當好的基礎,積累了大量風險的相關數據,同時擁有高性能計算能力,這與當前金融行業麵臨的情況是高度互補的。
最後,陳靜建議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將人工智能提上議程。監管部門建立和完善雲計算、大數據的環境和平台,金融機構須切實加強與相關企業、院校合作,將人工智能在金融風險防控方麵的應用納入監管範疇。
(編輯:楊少康)
最後更新:2017-10-08 07:4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