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
機器人
人工智能時代 普通工人司機廚師等崗位將被取代,你害怕嗎?
人工智能究竟是什麼?
人工智能這一概念最早出現於1956年夏季,距今已有60年曆史。然而60年中,它似乎一直是一個存在於新聞和電影中的詞匯,究竟人工智能是什麼呢?百度百科中是這樣解釋的。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它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係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 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了解智能的實質,並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係統等。
人工智能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包括:機器視覺,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視網膜識別,虹膜識別,掌紋識別,專家係統,自動規劃,智能搜索,定理證明,博弈,自動程序設計,智能控製,機器人學,語言和圖像理解,遺傳編程等。
人工智能會取代人類嗎?
在眾多的科幻小說和電影中,都描繪了人工智能與人類矛盾的主題,從另一方麵表現出對人工智能終有一天會超越人類的擔憂。
1997年,IBM的“深藍”擊敗了等級分排名世界第一的棋手加裏·卡斯帕羅夫,成為人機對戰曆史上劃時代的一天。
2016年,穀歌的阿爾法狗在圍棋較量中,戰勝韓國棋手李世石,人工智能戰勝人類智慧似乎再一次被印證了?
然而,人工智能真的會取代人類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人類製造了機器,並不是為了代替人類,而是為了幫助人類,延展人的能力。的確,人類的記憶力和計算能力是比不過機器人的,但人類智慧的核心並不是記憶力和計算能力,而是決策力、判斷力和創造力,這些能力是人工智能永遠無法擁有的。
人工智能未來可以替人類做哪些事?
1.司機
2012年,穀歌將無人車的概念帶入大眾視野。此後,越來越多的巨頭加入無人車商業化進程中。百度提出三年量產五年商用的目標;特斯拉大力推廣自動駕駛係統Autopilot......互聯網巨頭、傳統車行、新興車廠、出行巨頭紛紛加入戰局,並且都有了卓越的成果,相信不久的將來人類乘坐無人車出行將不再是夢。
而相應的,隨著無人車技術的成熟和普及,司機這個職業也會逐漸退出曆史舞台。
2.普通工人
具有高度重複性的工廠作業,是人工智能最容易取代的工作。在國內,機器已經開始逐步取代工人在工廠作業,它們效率高、出錯率少、學習能力強,很輕易就勝任工人的工作。富士康也在計劃引進機器手臂,意圖提高生產力,降低人力成本。
3.人工客服。實際上人工客服向來就是“低質量”的代表,美國的很多人工客服都是外包給印度的外包公司來做的,人工客服的本質是為用戶解決各種問題實際上隻要在語音識別、問題庫等方麵的技術完備以後。機器完全有可能對這些問題進行篩選從而自動回複,人工的價值幾近於無(可能某些女客服的聲音非常好聽,這個要模仿並不容易)。
說到真正的取代問題,其實還是成本問題,無論是人類,還是人工智能,對於公司來說,哪個能夠帶來的成本更低,當然願意使用哪個,在商用方麵,人工智能還有非常長的道路要走。而且,技術方麵,當下也沒有那麼成熟呢。
最後更新:2017-10-22 20: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