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809 返回首页    go 机器人


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工作是谬论 人工智能再发达人类依旧要工作

除了共享经济之外,风口早已经吹向了人工智能。在全球科技公司中,谷歌、微软、百度以及英特尔等多家公司已经进入人工智能领域内。

随着人工智能热度不断上升,多数媒体或者科技狂人更是不断鼓吹人工智能将会替代人工。近日还有英高校校长称,未来十年人工智能将会取代老师等。

关于此类新闻已经没有任何新意,毕竟关于“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写新闻,速度要比人类记者快很多;人工智能已经开始谱写钢琴谱并弹钢琴”等新闻早已经不绝于耳。

就目前事实而言,部分工厂都已经开始使用人工智能机器人替代部分人类工作,特别是一些劳动技术含量不高的工厂,都可以完全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这样的工厂就像一些劳动密集型的饺子厂、月饼厂,再或者类似富士康这样的制造业。

其实,就以目前人工智能发展来看,人工智能想要取代人类工作根本是难以实现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仅仅是能替代部分劳动技术含量低的工作或者一些精密工作,永远也难以实现彻底取代人类工作。

这样说是有原因的。

劳动技术含量低的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这很正常,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在任何制造业工厂中,首先被取代的就是劳动技术含量低的工作。

例如饺子工厂、馒头工厂,无论是包饺子、做馒头这些都完全可以自动化、智能化。只要将程序和模板设定好,即可按部就班的开展工作。

即使在手机制造或者汽车制造等行业中,类似做外壳、进行烤漆、喷漆等工作,这些都完全可以由人工智能代替。

即使再复杂的手机主板以及芯片等这些精密设备的制造,人工智能都可以更好的完成,因为人工智能的强项本身就在于数据的准确计算,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

在人机大战中,阿尔法狗先后打败世界棋手李世石和柯洁,这再次证明了人工智能在数据处理方面要远远超过人类,其对数据处理越精准,其就更适合在精密设备制造行业中发展。

总结一下就是,以人类目前人工智能的水准,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来看,人工智能替代人类工作,仅限于那些模式化的工作中,也就是说只要有固定模式或者鉴定方式,这样的工作,人工智能都可以取代人类。

而那些涉及到人类主观判断的工作,人工智能是无法取代的。

例如饺子加工行业劳动技术含量低,但饺子的配方牵扯到人类主观判断,即使严格按照配方去制作饺子馅,没有人类的主观判断,再智能的机器人也无法实现。

人工智能可以写新闻稿、小说等,而要想写出来真正的伟大的作品,还是需要人类亲身感受体验,这样才能写出让人类共鸣的作品。

人工智能在短时间内根本难以有类似人类的思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不会有。更何况人类本身就是有感情、有生命、有延续下一代的使命等,这些是人类永远无法赋予人工智能的。

这样来看,人工智能也就不可能替代人类主观判断性的工作,因为其不可能体验某些事情,其也不可能有人类的思想觉悟。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人工智能是人类发明的,人类工作都被人工智能取代,难道人就可以什么也不干了么?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人工智能取代现在人类的工作,但人类还有更多工作要做。例如人工智能的开发工作、监督管理工作等。

自古以来,人类都欲充当统治者,未来即使人类将人工智能作为被统治者,人类仍需要工作,其工作就是如何更好的利用人工智能,如何防止人工智能反抗作乱,如何更好的管理人工智能等。

最后更新:2017-10-08 03:15:52

  上一篇:go 机器人都恋爱了,你却还……
  下一篇:go 人工智能、共享经济、新零售……时代巨变下,商业的未来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