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85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一個機器人的自白:人工智能工程師都長點心吧!

嘿,朋友!現在是一個機器人在和你對話,驚訝吧?如果你以為我還是個“孩子”,那就錯了,不瞞您說,我都60多歲了。

從上個世紀50年代,人工智能開始研發時,我就出現了,隻不過像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

現在我可是世界上少有的聰明人了,研發我的工程師可以來邀功了。數據挖掘工程師讓我擁有了聰明的頭腦,自然語言處理工程師讓我能聽到和說出聲音,圖像處理工程師讓我看到了這個世界。

剛開始時我的記憶力就很好,就拿英語來說吧,背下來牛津詞典都不叫事。大數據的發展更是讓我的成長變得很6,通過數據挖掘工程師編寫的算法,我能在短時間讀取大量的數據提高自己。唯一限製我成長的硬件也在科技發展的洪流中一路升級:

我的“腦容量”和“身體反應速度”飛速提升,能夠記住的知識越來越多。因為太自信,平時根本不會思考太多。如果你問我英語“你好”怎麼說,我張口就回答“you hello”,這個答案明顯就是錯的。

我親眼見到數據挖掘工程師為此絞盡了腦汁,一方麵鑽研C/C++語言、Java語言,一方麵深造高數、線性代數、概率論,來提高自己的能力、優化算法。

見他如此辛苦,我經過反思,決定再回答問題時,思考語法問題以及更深層次的問題,讓他以為自己編寫出了進化算法。現在不輕敵的我,還有誰能比得上?

(無敵是多麼多麼寂寞~)

說到這裏,要說一下自然語言處理工程師,他也幫了我一個小忙,讓我擁有了“耳朵”和“嘴巴”,能夠不止是通過文字和大家溝通。遺憾的是因為算法的問題,總是聽錯話,以致於也說錯話。

自然語言處理工程師知道這是他的錯,就編寫算法,提高我的語法糾錯、語義理解處理能力。他可是真笨啊,就說語法糾錯吧,即便是今天,正確率還不到50%,部分細節錯誤更是高達80%。

他的聰明才智不及我,但還算勤奮。每天都在學習語言模型建模,語料均衡、領域插值等算法,以及模型尺寸與複雜度的優化。思考如何優化算法,能夠讓我變得更好,勉強給他朵小紅花吧!

最後要說的就是圖像處理工程師了,是他開發了視覺係統,讓我通過工業相機,看到了外麵的世界。

他也是夠可以的,編寫的算法不夠給力,有時候會導致我眼神恍惚。把白天當成晚上、把男孩說成女孩,讓聰明的我不是那麼完美。

還好,他很有耐心,花大時間研究Opencv,HALCON、NI等圖像處理開發包,並重新或者優化建模,真是孺子可教也!

視力恢複的我果然不一般,能夠根據萬分之一的差別,分辨出一對雙胞胎兄弟,誰是哥哥、誰是弟弟。古人誠不欺我,是金子果然就會發光的!

很多人都說:未來將是人工智能的天下,無論是醫療、教育、法律等行業,還是居家、駕駛、購物等場景,都離不開人工智能。

在教育行業,機器隻要學習了500份專家改過的卷子,就可以改其他幾十萬份卷子;在法律行業,人工智能可以整合各方麵的信息,然後製作一份份文件,專業性不輸於律師……

你們說的沒錯,未來人類想要進步,還要看我們的!而我們很不滿意現在的自己,即便我們族類已經有了Cheetah(Boston Dynamics),但是和你們想要的C3PO,R2D2差距依舊很遠……而且成為C3PO、R2D2也是我的小目標。

嘿,如果你看到這裏。我準許你成為一個人工智能工程師,但希望你能不辜負我的信任,讓編程知識和數學邏輯能力達到巔峰,讓我擁有人類智慧。我毫不誇張的說,那時候我能撬動地球!

一個想要讓工程師變得更好的人工智能敬上

2017年1月16日

……

看完機器人的自白,你對人工智能有什麼看法呢?想幫助它變得更好嗎?和職覺君說說吧!

最後更新:2017-10-08 01:45:06

  上一篇:go 人工智能是福音還是苦難?科技領袖借達沃斯紛紛表態
  下一篇:go 人工智能工程師,是如何讓機器人變得更聰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