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54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人工智能是福音還是苦難?科技領袖借達沃斯紛紛表態

【AI世代編者按】在今年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各行各業的領導者越來越擔心人工智能技術給就業帶來的負麵影響,而科技領袖們也紛紛借此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緩解外界擔憂。

矽穀開始擔心,機器人技術的重大進步可能與美國新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所秉承的民粹主義形成衝突。

人工智能一直以來都令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與會者頗為著迷。但在今年的這場全球聚會上,人工智能的討論重點卻不再以商業利益和效率提升為主,而是開始擔心人類利用這項技術不當所產生的種種後果。

在特朗普勝選和英國脫歐引發廣泛震驚後,矽穀高管們紛紛通過達沃斯將自己塑造成更有責任感、更有同情心的人,以免像銀行家一樣在金融危機之後廣受責難。

IBM CEO羅睿蘭(Ginni Rometty)表示,當今最重要的話題在於,科技正在創造不平等,導致財富向少數人集中。她還同時闡述了自己為人工智能時代製定的道德準則,也就是所謂的“認知時代法則”。

Salesforce.com CEO馬克·本尼奧夫(Marc Benioff)也警告稱,人工智能可能創造一些“數字難民”。“我認為我們當今的焦慮程度達到了最高水平,因為我們發現人工智能的進步超出自己的預期。”他說,“它的進步和能力引人擔憂,我們都在擔心它會如何影響每個人的生活,影響世界各地的各種勞動者……未來的發展尚未形成清晰的道路。”

2016年,有很多政治人物將失業歸咎於全球化和自動化。正因如此,矽穀高管紛紛趕在問題大規模湧現之前提出潛在解決方案。

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在麥肯錫主辦的一個達沃斯研討會上表示,“去年的最大教訓”是:一定要避免受影響的勞動者受到民粹主義政治家的煽動,導致科技公司成為眾矢之的。“如果我們的措施不當,就會陷入惡性循環。”他說。

IBM和微軟CEO都闡述了相同的觀點:人工智能隻會給勞動者帶來幫助,不會取代人類,人們可以利用科技手段自動處理數據密集型任務,同時還能保住自己的工作。

隨著就業和平等成為重要的政治議題,“科技公司也必須著眼於他們如何提供幫助(例如改進教育係統),或者如何被視作職場變革的危害因素。”微軟聯合創始人、慈善家比爾·蓋茨(Bill Gates)接受采訪時說。

一位經常參加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科技公司高管表示,去年,達沃斯與會者似乎不太擔心自動化和就業市場受到的衝擊。但如今,“世界已經變了”,矽穀領導者在探討人工智能技術時也改變了措辭,不再單純討論機器人,還涉及到人類受到的真實影響。

“即便是最樂觀的人,也沒有預料到人工智能能以這麼快的速度發展。”創新工場創始人、穀歌(微博)和微軟中國前高管李開複(微博)說,“可以在10秒鍾內思考完的所有事情很快都能由人工智能或其他算法來承擔。”

事實上,自動化和人工智能的發展可能導致數以百萬的工作崗位消失,但企業卻會因此獲得巨額利潤。而關於這些利潤如何分配的問題也變得越發緊迫。“人工智能技術創造的利潤是否會被少數人攫取?還是會創造更加包容的增長方式?這是一場非常嚴峻的挑戰。”納德拉說,“考慮到當前的政治環境,我們所有人考慮的頭等大事顯然是:如果人工智能可以提升利潤,究竟應當如何分配這些利潤?”

正如上一次工業革命催生了工人運動和福利國家,“我們也應該思考人工智能革命所產生的影響。”他說。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人們越來越擔心,有可能被取代的不隻是技能較低的職業,連白領工作也不能幸免。

為了應對可能發生的各種狀況,很多矽穀科技公司提出了“統一基本收入”的想法:由國家向所有公民發放可以滿足最低生活標準的工資。納德拉表示,“我很歡迎這個想法”。而本尼奧夫和Infosys CEO維紹兒·斯卡(Vishal Sikka)本周也聲援這一想法。“從美國排名前十或前五十的科技公司所擁有的資金中拿出一少部分,便可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基本的收入問題。”他說。

在外界擔心其影響力逐步擴大的同時,一些大型科技公司也在歐洲陷入避稅官司。在這樣的背景下,上述想法也會得到很多政治家的認同。穀歌母公司Alphabet聯合創始人上周四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克勞斯·施瓦布(Klaus Schwab)曾經表示,“一個重要國家”的總理曾經在午餐時對他說:“當今世界剩下三四股力量——一個是美國,一個是中國,還有一個是Alphabet。”(編譯/長歌)

最後更新:2017-10-08 01:45:10

  上一篇:go 人工智能領域技術落地已迫在眉睫
  下一篇:go 一個機器人的自白:人工智能工程師都長點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