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23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機器人大軍進駐亞馬遜,本該擔心失業的員工卻集體笑開了花……

【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9月13日報道 (編譯:小白)

去年末的時候,Nissa Scott開始在位於新澤西南部的亞馬遜倉庫工作,堆放跟椅子差不多大小的塑料桶。她說,雖然這算不上最繁重的體力活,但是這些塑料桶一般每個有25磅重,連續搬10多個小時也是十分累人的。

現在,21歲的Scott女士不用再親自動手,而是監督她的替代者——大型明黃色的機械臂——來堆放塑料桶。

她現在在亞馬遜的新工作是一次照看幾台機器人,必要時候排除它們的故障,並確保它們一直有塑料桶裝卸。最近一個下午,一隻機械臂末端的爪子從傳送帶上抓住一個塑料桶,堆放到另一個桶上,在機器人周圍的木托盤上壘起了一排整齊的柱子。這是亞馬遜首次向記者們展示其倉庫中使用的最新一代機器人。

“對我來說,在這裏最大的挑戰不是重複性,而在於精神上的挑戰,”Scott女士說。

或許,沒有哪家公司能比亞馬遜更能體現自動化帶來的焦慮和希望。很多人,包括特朗普總統在內,都在指責亞馬遜通過吸引人們在線購物從而摧毀傳統零售業。與此同時,公司令人眼花繚亂的發展又讓其成為招聘機器,為滿足消費者訂單,公司對初級倉庫工作人員的需求遠超其他企業。

亞馬遜的全球雇員數量是微軟的3倍,是Facebook的18倍。並且在上周,亞馬遜表示,其將在北美開設第二個總部,屆時將新增5萬個就業機會。

而在另一方麵,亞馬遜在自動化方麵亦處於領先地位,不斷尋找各種方式讓機器人取代人類勞動力。2014年,公司首次在其倉庫中引入機器人。這些機器人最初由Kiva Systems開發,這家公司也於兩年前被亞馬遜以7.75億美元收購,後更名為Amazon Robotics。如今,亞馬遜在全球擁有10萬機器人,並計劃增加更多。

機器人使得倉庫工作不再無聊繁重,並且極大地提高了配送效率,比如消費者早餐前訂購了牙線,晚餐前就能收到貨。

《機器人崛起》的作者、未來主義者Martin Ford說:“毫無疑問,如果沒有自動化,亞馬遜就不能以現在的成本和他們提供給消費者的成本進行運作,我們也沒辦法在兩天內收到訂購的貨物。”

人類與機器人之間的互動每天都上演在亞馬遜的各個倉庫。在肯特的倉庫裏,機器人仿佛是巨型甲蟲,背上的垂直貨架上堆滿3000多磅重的商品,匆匆忙忙地穿梭在倉庫內。在這個如巨籠般的倉庫裏,上百來個“甲蟲”井然有序地運作。

在籠子的邊緣,一群人類工人——“裝載員”——將商品放到貨架上,補充庫存。機器人會迅速送走貨架,當消費者訂購的商品存放到機器人的背上後,它們會排隊等候在籠子的另一邊,那架勢,好比汽車等待通過收費站。

在那裏,人類“揀貨員”根據電腦屏幕上的指示,從貨架上取下商品放到塑料桶中,然後由傳送帶送往“打包員”處,將商品打包寄出。

亞馬遜的運營高管Dave Clark表示,公司希望讓機器人來完成最為單調枯燥的工作,讓人類盡可能多地從事腦力活。

“每次都是不同的物品,”Clark說,“你需要尋找,需要檢查,你的大腦一直在工作,我認為這點很重要。”

機器人大大地減少了“揀貨員”的步行量,使得他們的工作效率更高,體力勞動更少。這些機器人同時還允許亞馬遜將貨架堆在一起,因為它們根本不需要為人類設計的過道。更高的貨架密度意味著一個倉庫內可以存放更多庫存,意味著消費者有更多的購買選擇。

佛羅倫薩的亞馬遜倉庫向我們展示了可由機器人取代人類而更好完成的新工作種類。該倉庫中配有八台大型機器臂。在這個倉庫裏,大量商品被拆分成更小的包裹,送往全國各地的亞馬遜配送中心。

這些機械臂原本有個難聽的名字——機器貨盤裝運機。但是工人們賦予了他們各自的個性,給每一個貼上標簽,取了跟電影《卑鄙的我》中小黃人一樣的名字,比如“斯圖爾特”、“戴夫”等等。肯特倉庫裏的機器人基於亞馬遜收購的公司Kiva開發的機器,跟這些機器人不同,這裏的機械臂來自另外一家外部公司。

去年末,在公司新開了佛羅倫薩倉庫後不久,亞馬遜就開始部署這些機械臂。根據配置,這些機器臂隻會抓取標準大小的塑料箱,其他尺寸的物體一律無視。在未來可能性的展示過程中,亞馬遜用虛擬現實模擬了新機器人概念的原型,包括帶有叉車附件的機械臂,可移動托盤。

當亞馬遜忙著部署機器人的同時,之前在那裏堆放箱子的人比如Scott女士,參加了公司組織的培訓課程,以成為機器人操作員。許多其他人則轉移到接收站,在那裏他們需要手動將大盒商品放進塑料箱內。Clark說,機器部署完成後,無一人下崗,並且亞馬遜為這些被替代的員工找到了新的工作。

“他們哪都沒去,”他說。

接下來的問題是:當未來機器人大舉入侵時,會發生什麼?

眼下,仍有一些倉庫庫的工作——比如從貨架上挑選出各種形狀和小大的商品——需要人類來完成。自從引入了Kiva機器人後,亞馬遜又在美國增加了8萬名倉庫工作人員,目前總的倉庫工作人員已經超過12.5萬人。並且,公司表示,倉庫工作人員的數量將會繼續增加。

但是創業公司和研究人員仍在努力克服許多尚未解決的技術難題。亞馬遜甚至讚助了一年一度的比賽,來鼓勵這一領域的創新。《機器人崛起》的作者Ford則認為,亞馬遜倉庫內的員工部署遲早會徹底改變。

他說:“我覺得,這一技術最終會取代那些倉庫中的大量員工。大量的工作不會一夜之間消失。也許,第一個跡象是,他們雖然沒有解雇這些人,但新增加的就業機會會越來越少。”

亞馬遜的Clark則表示,曆史證明,自動化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在某些情況下,提高消費者的需求,最終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他說,倉庫工作人員將繼續在高技術環境下工作。

“自動化會摧毀就業機會的淨增長,這完全是胡話,”他說。而在佛羅倫薩的倉庫中,機器人確實為Scott女士帶來了新的機會。

比如,有一次,其中一隻機械臂打翻了一個包裹,裏邊的錐形咖啡過濾器掉了一地。這時,Scott女士隻需按下一個按鈕靜止機器臂,然後安全地收拾這個爛攤子。接著繼續恢複機械臂的工作。

“機器人可以毫不懈怠地連續工作一整天,”負責監督Scott和其他亞馬遜工作人員的Edward Cohoon說,“不會疲勞不會餓肚子。”

最後更新:2017-10-08 03:23:25

  上一篇:go iPhone8“奪腎”上市,人工智能風口有望被蘋果引爆
  下一篇:go 人工智能的邏輯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