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38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A股唱響我的“中國芯”,人工智能巨頭暴漲450%,誰將成為新龍頭

A股唱響我的“中國芯”!人工智能芯片概念掀漲停狂潮,紫光國芯、中科信息、朗科智能、通富微電、士蘭微、中穎電子等11隻個股漲停,板塊漲幅僅次於資源股!主題炒作高潮一波接一波,局部牛市酣暢淋漓。

全球進入人工智能時代,芯片才是核心零部件。美國芯片巨頭英偉達21個月大漲逾450%成芯片股標杆!

英偉達21個月大漲逾450%成芯片股標杆

英偉達在本周一的美股市場吸睛無數,收漲4.13%,報187.55美元,周一盤中觸及52周新高點191.20美元,連續第二日創下曆史新高。英偉達股價在過去一年裏暴漲了187%,同期標普500指數上漲17%,而自2016年以來,英偉達股價累計漲幅竟然逾450%。

2017年以來英偉達日K線走勢

目前至少有4家券商將其目標價設定在200美元及以上。周一,美銀美林分析師Vivek Arya將英偉達目標價上調25美元到210美元。上周五Evercore ISI將英偉達目標價大幅上調70美元至250美元,為英偉達目前最高定價。

在新技術浪潮中,英偉達正在為自己重新定位。作為全球領先的視覺計算技術和圖形處理單元(GPU)的發明者,英偉達的業務已經由GPU迅速擴展到包括人工智能、雲計算和自動駕駛汽車在內的新技術。

由於在數據中心、圖像識別、人工智能、自動駕駛、高端遊戲、AR / VR和加密貨幣開采等許多高增長領域的芯片需求強勁,英偉達的高估值似乎已被增長潛力所證明。

英偉達儼然成為了芯片股標杆,每一次刷新新高都刺激著遠在大洋彼岸的中國芯片概念股,與英偉達的漲幅相比,A股的芯片概念股上漲或許剛剛起步。

AI芯片市場前景正在變得廣闊

人工工智能芯片市場增長迅勐

在人工智能市場高速發展的今天,所謂AI芯片就是能讓深度學習算法更快速、更低能耗執行的芯片。目前,能夠適應深度學習需要的芯片類型有GPU、FPGA和ASIC等。

正在火爆上映的電影《蜘蛛俠:英雄歸來》裏有個搞笑的小片段:蜘蛛俠的好朋友Ned宣稱自己是“The Man In The Chair”,他負責坐在電腦前麵,為蜘蛛俠提供技術與數據支持。蜘蛛俠的夥伴鋼鐵俠也擁有自己的“The Man In The Chair”,即他的智能管家賈維斯。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像蜘蛛俠一樣飛簷走壁,像鋼鐵俠一樣與自己的“鎧甲”對話等等這些科幻場景似乎離我們已經不遠。隨著人工智能快速發展,其在圖像識別、語音、遊戲等方麵對芯片的需求越來越強大。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未來每台終端都會需要一些人工智能配件,這對英偉達等芯片製造商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遇,而這些製造商對於我們來說就是那個“The Man In The Chair”。

根據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的報告,2016年人工智能芯片市場規模達到6億美金,預計到2021年將達到52億美金,年複合增長率達到53%。人工智能芯片市場增長迅勐,發展空間巨大。

其實A股本輪芯片概念股普漲,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9月3日,華為發布全球首款移動AI芯片,是業界首顆帶有獨立NPU專用硬件處理單元的手機芯片,標誌著人工智能從雲端走向終端,就此激起了A股芯片股做多熱情。9月月份至今,本輪芯片龍頭股中科信息上市漲幅離10倍已經不遠,今天複牌再度引爆芯片概念。其餘芯片概念科大國創(300520)累計漲幅已有64.05%,國科微(300672)漲幅也達到了47.61%,士蘭微(600460)、兆易創新(603986)等一批芯片概念股漲幅也超過了10%,此時正逢股指調整之際,板塊整體衝高回落的表現也就不足為奇了。

中泰證券分析稱,“全球超級周期持續+國內科技紅利拐點”將迎來的是未來五年的產業型機會,芯片的創新及應用將推動行業景氣度繼續高漲,行業進入成長性拐點!

海通證券認為:AI產業麵臨著以周來計算的產業變化,華為和蘋果等巨頭紛紛推出攜帶AI功能的移動的計算平台,ASIC芯片定製化趨勢明顯。國內寒武紀等神經網絡芯片開始走向AI領域的前台,智能化芯片將引領AI走向下一個發展階段。

集成電路國產化蘊含巨大機會

中國芯正冉冉升起

在各種產品掀起國產化大趨勢下,高科技產品儼然也成為最大風口,軟件國產化關係國計民生,人工智能作為時代潮流,更不能被國外技術控製。未來以高科技為代表的集成電路、半導體必將掀起國產化道路,中國芯正冉冉升起暗藏巨大曆史機遇。

集成電路國產化蘊含巨大機會。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公布數據,我國2016年集成電路進口3425.5億塊,同比增長9.1%;進口金額2270.7億美元,同比下降1.2%。出口集成電路1810.1億塊,同比下降1%;出口金額613.8億美元,同比下降11.1%,進出口貿易逆差高達1656.9億美元,相較於2012年的1386.3億美元上升20%,與其他行業我國製造能力逐步上升,實現國產化替代逆差逐漸減少形成鮮明對比。我國作為全球半導體產品消費大國,但大多依賴進口,表明我國集成電路國產化蘊含巨大機會。

集成電路國產化政策支持不斷加碼,目標明確。2014年國務院發布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隨後國家集成電路領導小組和產業投資基金相繼成立。並且《中國製造2025》、《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網絡安全法》等接連出台,集成電路國產化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集成電路國產化不僅關乎經濟,更關乎國家安全。《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明確提出,到2020年,集成電路產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逐步縮小,全行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速超過20%,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大幅增強;《中國製造2025》則提出,2020年中國芯片自給率要達到40%,2025年要達到50%。

AI芯片助力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崛起。目前全球集成電路產業已進入重大調整變革期,人工智能是大勢所趨,AI芯片將會成為未來的主流,而國內相關公司正通過AI芯片助力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崛起。9月3日,華為發布全球首款移動AI芯片,是業界首顆帶有獨立NPU專用硬件處理單元的手機芯片;9月15日,百度和浪潮聯合發布了人工智能ABC一體機,同時發布了基於FPGA的AI雲計算加速芯片XPU。而且,首款搭載AI芯片的華為新一代Mate係列產品將於10月16日在德國慕尼黑發布。

布局集成電路國產化主題,搶占戰略製高點。未來幾年將是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大轉型期,也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和攻堅期。隨著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逐步成熟,未來集成電路產業將成為搶占這些新技術領域的戰略製高點,手機、電腦等終端產品也將會越來越智能,這將帶來產業鏈相關公司的戰略性機遇。推薦:長電科技、晶方科技、華天科技、北方華創;受益:紫光國芯、全誌科技、盈方微、潤欣科技。誰將成為下一個暴漲龍頭點擊了解更多獲取資訊!

點擊播放 GIF/157K

最後更新:2017-10-08 04:52:39

  上一篇:go 人工智能又雙叒叕生撲人類,一切竟變得如此簡單!
  下一篇:go 歌爾集團:用“人工智能”的金鑰匙打造世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