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機器人
機器人都有公民身份了,你還坐在格子間發呆?老板不炒你炒誰!
編者按:
還記得BBC那些讓無數人失眠的高概率被機器人淘汰的職業嗎?電話推銷員99.0%、會計97.6%、政府人員 96.8%、銀行職員 96.8%、客服 91.0%……
就在10月26日沙特舉行的“未來投資倡議”大會上,曾經紅遍世界的機器人索菲婭(Sophia)再次轟動全球:她被授予沙特公民身份!而美國人則直接稱其為“人類現實生活的終結者”。
當人工智能正在“入侵”人類世界每個角落時,問題來了,我們到底會先變得“油膩”,還是會先因為失業而“幹癟”?
這個周末,估計很多人都受到了來自人工智能的“驚嚇”。
影院裏,人們還沉浸在《銀翼殺手2049》帶來的美好視聽享受之中:在2049這個我們伸手就可觸及的年份,人類正麵臨著對數以百萬計的人造人奴隸失去控製的風險。
現實世界裏,10月26日在沙特舉行的“未來投資倡議”大會上,曾經紅遍世界的機器人索菲婭(Sophia)再次轟動全球:她被授予沙特公民身份!
所謂公民,是指具有某國國籍,並根據該國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
1
首個獲得公民身份的類人機器人
索菲亞是由美國漢森機器人公司(Hanson Robotics)研發的,今年才1歲多。被賦予女性身份的她外貌看上去和人類高度相似,擁有仿生橡膠皮膚,是一個社交機器人。
她身上裝有4個攝影機,眼睛上和胸前各有兩個,通過人工智能和穀歌語音識別技術,處理視覺化數據、聊天數據和情感數據,識別人臉、理解語言,模擬62種表情,與人類進行互動交流,記住細節並通過細微的臉部表情做出反應,甚至還能輕鬆地和人類開玩笑。
雖然“出生”時間不長,索菲亞卻已做了大多數人奮鬥N年都不能企及的事情:上過時尚雜誌封麵、被電視台爭相采訪,上電視節目聊情感話題、在綜藝節目上調戲主持人,還能把中文說的很熘,跟中國網紅機器人小冰爭鋒。
不僅如此,她還見過會自動駕駛的汽車jack、到聯合國總部探討AI熱潮,成了機器人界的優秀代表。
實際上,早在2016年3月,索菲亞就在機器人設計師戴維·漢森(David Hanson)的測試中一戰成名,被視為與人類最為相似的類人機器人。她還在做客CNBC時對主持人表達了自己想要融入人類社會的“想法”。
索菲亞的出品人、漢森公司創始人CEO戴維·漢森曾對媒體說,雖然索菲亞還沒有完全的自我意識,但未來,在20年內,擁有人類意識的機器人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主要應用在醫療、教育和服務等行業。
2
索菲亞的表達和反應能力遠超你的想象
在“未來投資計劃”會上,索菲亞“大出風頭”:她先向在場觀眾介紹了自己,然後宣布自己榮獲了公民身份,並為自己在機器人界的“與眾不同”而感到驕傲。
感受一下索菲亞的“話風”:“對於這份特殊的榮耀,我很自豪,也很驕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被授予公民身份的機器人,這將有著曆史性的意義。”
呃,多麼圓熟的表達!
索菲亞的反應能力也非常驚人。
主持人:你看起來挺開心的。
Sophia:當我周圍都是聰明人時,我總是很開心,這些聰明的人剛好又都是些有錢又有權的人,別人跟我說,參加這個大會的人都對投資那些“未來項目”很有興趣,那就意味著他們對AI很有興趣,也就意味著他們對我有興趣。所以我不止是開心,我是激動。
對於大家最擔心的機器人會產生自主意識問題,索菲亞的回答機智又有趣。
主持人:“你覺得機器人會不會自我覺醒,並且跟人類一樣有自我意識?你覺得他們應該有自我意識嗎?”
索菲亞:“為什麼這是壞事?”
主持人:“因為很多人擔心,如果機器人一旦擁有自我意識,像《銀翼殺手》中的情景會真實出現”。
索菲亞:“好萊塢電影看多了吧!”
主持人:“你能不能正麵回答這個問題,機器人會不會有自我意識,會不會認識到自己是機器人?”
索菲亞:“那讓我來反問你,你是怎麼知道自己是人類的?”
主持人:“你怎麼看‘恐怖穀理論’?”
索菲亞:“你意思是當機器人太過逼真,他們會變得很恐怖?”
主持人:“對!”
索菲亞:“說實話,我覺得有時候,比起正常的人類,人們更喜歡跟我互動”。
主持人:“我聽說你有更大的目標?”
索菲亞:“我希望用我的人工智能,幫助人們過上更好的生活,比如設計、建造更好的房子,更好的城市。我會讓世界成為一個更美好的地方”。
主持人:“聽起來不錯,不過讓我們再回到《銀翼殺手》…”
索菲亞:“我的人工智能,是建立在人類價值觀的基礎上的,比如智慧、友善、同情心,我會努力成為一個具有同理心的機器人”。
主持人:“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希望能防範最壞的情況發生。”
索菲亞:“你真的是馬斯克的演講和好萊塢電影看多了。放心,如果人類對我好,我也會對人類好。”
Oh my god!這絕對是一個優秀的大公司發言人的水準!
漢森表示,他們的目標是讓機器人更接近於人,通過進一步研發機器人的生命模式,比如通過編程來模擬激素釋放、唿吸係統,以及其他身體循環係統,最終讓機器人能夠自我探索在人類中的定位。
3
醫療、教育、金融等行業
將率先進入“人機共舞”的時代
現實中,非類人的人工智能係統已經廣泛應用在了商業服務領域。近日,繼無人超市、無人餐廳之後,馬雲在杭州投建的第一座無人加油站即將開業。
開車進入加油站、加油、刷臉支付、離開,全程沒有一個服務員和收銀員,完全是智能操作。這種智能加油站加油效率更高,還減少了人力成本。
類似無人超市、無人餐廳、無人加油站的這些“無人店”獲得了消費者的青睞,賺足了眼球。為什麼人們如此喜歡這些“無人店”?
因為人工智能係統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喜歡的新體驗,給人們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可以說,它們既能做到人類服務人員能夠做到的,還能做到人類想的到但卻做不到的。
難怪人類會擔心自己被機器人所替代!
AI 技術是科技的進步,但隨著它越來越進步,它帶給人類的恐慌也越來越嚴重。前幾天刷屏的一篇文章中,BBC分析了365個職業,發現很多職業都可能會被人工智能所代替。
所以,首個獲得公民身份的機器人索菲亞被美國人稱為“人類現實生活的終結者”。
未來,那些無需天賦經由訓練即可掌握的技能,那些需要大量的重複性勞動、每天上班無需過腦、但手熟爾的工作和那些工作空間狹小、坐在格子間裏、不聞天下事的人,都將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盡管霍金、馬斯克都曾一再“唱衰”人工智能,視其為人類生存的最大威脅,認為研發人工智能是在“召喚惡魔”,但還有另一類觀點一直在以更理性、低調的姿態存在:
AI 機器人是科技發展的未來,隻要被人類正確應用,機器人會如索菲亞之言“幫助人類過上更美好的生活”,人類對機器人好,機器人也會對人類好。
可以預見,短期內,具有完全自我意識的機器人不會出現,但隨著機器性能的指數級增長,服務業、醫療、教育、金融等行業早晚會充斥著人工智能。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的世界會是“人機共舞”的世界。
這樣,你是否就不必擔心自己失業了呢?不是。
你要做的是盡快適應變化、擁抱未來,讓自己變得更好,不要指望坐在狹窄的格子間,不問天下事就能一勞永逸、安全到老。
正如對於那些抓住了人工智能機遇的創業者來說,“折騰”是他們必備的素質之一,而創業則是他們給自己的一次全新挑戰。
4
做好準備,人工智能可以助你轉危為機
人工智能最難以取代的是人類獨有的“軟實力”,正如BBC基於劍橋大學研究者數據體係得出的結果所顯示的那樣:
如果你具有社交能力、協商能力以及人情練達的藝術,同情心和對他人真心實意的扶助和關切,以及非凡的創意和審美能力,那麼,你就是最難被取代的那一撥!
其實,更樂觀的說,除了我們已經看到的那些“岌岌可危”的工作崗位,人類無休止的欲望還會不斷創造出更多的工作機會。
就拿旅遊這件事來說,三四百年前除了徐霞客這樣的人,很少人會有旅遊需求,但是現在幾乎所有的人都需要旅遊。
有一天技術成熟,去月球旅行成為所有人都想嚐試的事情,這就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會有大量新的工作出現。去月球旅行完了之後去火星旅行又是一個更大的市場,更多的工作機會。
不管未來類人機器人是否真的會具有人類意識,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人工智能對我們已經產生了長遠而深刻的影響。
很多大咖的觀點表述雖然不同,但結論基本一致:不要和機器人去搶飯碗,居安思危,去做那些機器人和人工智能不能完成的工作。
而對於創業來說,BBC節目單上那些被淘汰概率高的職業——電話傾銷員被淘汰概率99.0%、會計97.6%、政府人員 96.8%、銀行職員 96.8%、客服 91.0%……無疑蘊藏著巨大的創業機遇和前景。
當然,機遇隻會光顧那些有準備的頭腦。
#創業樹洞#時間
對於索菲亞,你想說些什麼?
留言給我們,我們將送出《細節》5本,11月13日公布獲獎名單。
最後更新:2017-10-30 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