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983 返回首页    go 机器人


《我,机器人》人工智能会替代人类?

前几日有一则新闻吸引了口袋猫的注意。

日本新推出了机器人和尚来替代传统的和尚,进行丧葬的诵经工作。这个和尚是长这个样子的。

据悉是因为随着日本人口的老龄化,和尚的收入严重不足,不得不到外面去打临时工,这就导致和尚数量减少,那么在没有和尚主持葬礼的时候,机器人就派上了用场。不过价钱还是很贵的,和尚主持一场超渡仪式要花费2200美元(约合14300人民币),而超渡机器人主持一场仅需花费450美元(约合2925人民币)。

所以说现在的工作真的不好找,你看,和尚都将面临失业。(笑着活下去)

人工智能和我们的生活究竟可以有多深的联系呢?这个从上世纪讨论到今天的话题,再一次吸引了全球人的目光。

有关于这方面的电影多年来在各位导演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下,五花八门,数不胜数。而今天要跟大家说的这部电影,虽没有炫酷的视觉特效轰炸你的眼球,却用它发人深省的故事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电影《我,机器人》又名《机械公敌》。上映于2004年,由威尔史密斯主演。

豆瓣评分7.9,好于86%的科幻片90%的动作片。当然美国的商业模式决定了一个好的系列电影,自然会拍三部曲。关于第二部是否会上映,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消息。

不过信息倒是贴出来了,主演还是威尔史密斯。

说起威尔史密斯,在中国可以说是有相当高的人气。早年间的《黑衣人》三部曲,帅气的一身黑西装不知道是多少男生向往的模样。

以及那部感人至深的《当幸福来敲门》,搭档自己儿子主演的这部电影还被提名奥斯卡最佳男主。之后又有父子齐上阵的《重返地球》。不过这一部的口碑却不及之前。

回归正题,我们来谈谈这部科幻题材的电影。

电影所说的时代是2035年,在这个年代是一个机器的时代。机器人已经不是罕见的东西,家家户户都有机器人做管家,而且被人类无条件信任,不过我们的主演却对此保持怀疑。威尔扮演警察戴尔。美国机器人研究中心的总工程师阿尔弗莱德·蓝宁博士被杀,而受到怀疑的就包括一名他自己研制的NS-5型高级机器人。戴尔负责调查此次事件,发现了机器人背后的秘密。人类和机器人之间的“大战”一触即发。

电影虽然是2004年的,但是机器人的设定还是很有时代感。

这个就是谋杀博士的机器人,也是这个电影里的关键人物。他不同于其他型号的“同伴”,有着和人一样的思想意识。当其他机器人完全按着设定程序行动的时候,他被博士亲自设定,并起名为桑尼。

电影中所讲的机器人都有着统一的“大脑”对他们进行控制。

这就是整个机器人的“神经中枢”名叫维基。在机器人融入人类社会的这段时间,维基帮助人类规避了不少风险。比如说:

当然主角并不是很相信这些。

很显然过分的依赖机器人并不是一件好事。博士在临死之前曾经预言机器人将有一场革命。而桑尼被博士设定出来的意义,就是阻止这场战争。我们的男主在这里自然是“救世主”般的存在。

影片当中有很多关于未来社会构架的设想。

虽然影片距今已有13年,但现在来看设计师在当年设计这款车型的时候,已经预料到这样的流线型必然成为时尚的代名词。很显然,我们现在已经做到了,甚至于更好。

没有停车位?未来世界不需要占地上的空间了!

博士临死时留下的遗言,通过影像传达。我们现在也能做到了。

你有没有发现一件很恐怖的事情,曾经疯狂的想法,如今都可以成真。

科幻片存在的意义绝不仅仅局限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它是一种“预言”。

上帝用一颗苹果诱惑亚当夏娃,创造了人类,牛顿用一颗苹果改变了世界,多年后,乔布斯又用一颗苹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电脑,智能手机,我们家里的扫地机器人。当这些被创造出来的机器人为我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人类的存在感是不是愈来愈不重要了呢?

主角穿梭在有着同样造型的机器人群中,任何一个机器人都可以轻易的制服人类。只要程序启动,只要他们有了思想。想想是不是觉得有一丝恐惧。

我们对于机器人来说是创造者,同时也是支配他们行动的主人。而片中的机器人之所以要发动革命,恰恰是不满于这样的关系。

维基认为,人类在自我毁灭。机器人需要保护人类可以继续存活在这个地球上,而显然你们人类的智商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因此,机器人是在帮助人类,救赎人类。

人类创造的机器,控制了人类,是不是有种“作茧自缚”的意味。

当影片的最后,桑尼站在最高处俯看被控制的“同伴”进入集装箱时,所有的机器人停下了脚步,望向他,桑尼成为了画中的“救世主”。

这个富有深意的镜头,又为下一次革命的到来埋下了伏笔。

我们没有办法去知晓未来,唯一可以掌握的就是现在。

科技的发展是社会的进步,但有利就会有弊。在我们享受便捷的同时,如何合理的使用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这条界线在哪里,这不仅是全球科学家要面对的问题,更是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的话题。

电影的最后,人类控制住了机器人的叛变。如果换一种结局,每个人都是设定好的程序,在我们的身后有一只手按下启动键,此时此刻写下这篇文章的我,以及看到这段文字的你,都是机器人控制的呢?

也许关于这项命题的答案根本不会存在,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人类之所以无法被替代,恰恰就在于人类独有的思想,不可复制。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一点,不会改变,也决不允许改变。无论现在,还是未来。

最后更新:2017-10-08 00:24:42

  上一篇:go 安徽师范大学13级动画专业作品《机器人X-8》
  下一篇:go A股重磅利好:电子信息 人工智能的龙头,该股9月妖股非它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