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80 返回首頁    go 搜狐


搜狐在前,搜狗在後,“狐假狗威”,張朝陽能否再次笑傲互聯網江湖?

導語:一提起互聯網巨頭,我們一下子就能想到的是“BAT”,百度、阿裏巴巴和騰訊,卻很少人會聯想到搜狐、新浪和網易,看來在大家心中,他們已經“老”了,已經沒有關注的價值了。但是中國有句老話,“薑還是老的辣”搜狐近期的表現特別像塊老薑。

VISIONTMT

搜狐股價飆漲

10月13日周五美國股市開盤時,搜狐公司股價就迎來大漲,漲幅一度達到15.88%,股價超過66美元,市值超過25億美元。前一個交易日的搜狐股價僅有57美元,截止13日收盤搜狐上漲7.45%,報64.5美元。

這還沒完,10月16日周一搜狐繼續上漲5.56,股價達到了70美元,兩個交易日累計上漲了23%,漲了13美元,厲害吧。

原來搜狐一直在我們的關注死角裏默默發光。

搜狐的誕生

1995年11月1日,張朝陽博士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回歸祖國。依據風險投資創辦了搜狐的前身“愛特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1998年2月,愛特信推出搜狐,中國首家大型分類查詢搜索引擎橫空出世,搜狐品牌由此誕生。

“出門靠地圖,上網找搜狐”搜狐由此打開了中國網民通往互聯網世界的神奇大門。

1999年,搜狐推出新聞及內容頻道,奠定了綜合門戶網站的雛形,開啟了中國互聯網門戶時代。由於張朝陽先生對互聯網在中國的傳播及商業實踐作出的傑出貢獻,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全球50位數字英雄”之一,並先後登上“財富”論壇和《亞洲周刊》封麵。

搜狐開門並沒有大吉

2000年7月12日,搜狐公司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從一個國內知名企業發展成為一個國際品牌。

好尷尬,剛上市就遇上2000年美股科技股泡沫,上市沒多久,股價就隻剩下0.5美元了。當時還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戰役”——搜狐一美元保衛戰!

不僅搜狐尷尬,同樣是中國知名門戶網站的新浪和網易也同樣尷尬,以為他們都是在2000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網易最慘,股價甚至達到過負10美元。

好在在創始人張朝陽的帶領下,逐步壯大起來。

2000年,搜狐收購中國最大的年青人社區ChinaRen校友錄,樹立國內最大的中文網站地位。

2002年第3季度,搜狐公司在國內互聯網行業首次實現全麵盈利,這是中國互聯網發展進程中一個劃時代的裏程碑,帶動了中國概念股在納斯達克的全麵飆紅。

搜狐在“網絡三劍客”中的消沉

當初三家差不多同時起步的門戶網站新浪、網易和搜狐,逐步發展成為家喻戶曉的門戶大網站,並且都在納斯達克扮演著中國概念股的角色。

那時候的“網絡三劍客”真是風光無限,張朝陽在深圳發表演講,馬化騰隻有在下麵認真聆聽的份。但是短短十年的互聯網發展,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搜狐不僅成為“網絡三劍客”的第三名,還被BAT把份額擠得所剩無幾。

搜狐和新浪一樣,主要依靠廣告收入,但麵臨同質化競爭,在內容方麵搜狐能競爭過新浪麼?新浪微博可是坐擁3億用戶,從這點來說,搜狐有點弱爆了。

近兩年的搜狐對內容資源投入了重金,但早在2005年搜狐就以不菲的價格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讚助商。到了2006年又取得了當年世界杯的視頻版權,並且成為NBA.com/China的官方合作夥伴。

然而,斥巨資獲得的版權並沒有為搜狐帶來太多的收益。就拿2006年的世界杯來說,按理說搜狐此次獲得了內容資源優勢打個漂亮的翻身仗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新浪巧妙地利用了自身的影響力去獲得資源,結果是新浪勝出!

根據CNNIC當時公布的調查數據,新浪和搜狐是世界杯期間球迷訪問最多的兩個網站,其中新浪訪問率為73.8%,搜狐為54.8%。

實際上,不是老天不愛搜狐,而是搜狐自己錯過了許多機會。當初愛特信推出的搜狐,成為了中國首家大型分類查詢搜索引擎,“出門靠地圖,上網找搜狐”打出了搜狐名聲。

但是,他們誰也沒有預想到搜索會有今天這麼大的市場。直到百度上市,google可與微軟叫板,人們才驚唿搜索魅力如此之大!

搜狐被“拍在沙灘上”

俗話說,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被拍在沙灘上,“BAT”的壯大無疑給了搜狐一個巨大的“衝擊波”。

根據中國互聯網協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在京聯合發布2017年“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榜單。騰訊排在在第一,網易排在第五,新浪第六,搜狐僅名列第七。

排在第七也不能說明搜狐做的就非常差勁,但是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

現在搜狐有隻好“狗”,什麼狗?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消亡。搜狐沒有消亡,迎來的卻是一次爆發。爆發的原因,是因為一隻“狗”—搜狗。

說起搜狗,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搜狗中文輸入法,提到中文輸入法,但是搜狗最早做的,卻還是搜狐的老本行:搜索業務。

(搜狗的名稱取自2001年電影《大腕》裏的幽默台詞——“他們搜狐,我們搜狗,各搜各的!”。)

2004年8月3日,為增強搜狐網的搜索技能,搜狐成立了子公司“搜狗”,主要經營搜狐公司的搜索業務。但是在2006年,搜狗卻“不務正業”地推出了“搜狗中文輸入法”,這是業界首次利用先進的搜索引擎技術開發的輸入法,被譽為“互聯網輸入法”。到了2009年,搜狗輸入法誕生三周年的時候,據艾瑞的統計數據顯示,當時搜狗輸入法的用戶使用率為79.7%,遙遙領先於其他輸入法。

2010年8月9日搜狐與阿裏巴巴宣布將分拆搜狗成立獨立公司,引入戰略投資,注資後的搜狗有望成為僅次於百度的中文搜索工具。

2013年9月,騰訊宣布向搜狗注資4.48億美元,並將搜搜和QQ輸入法業務與搜狗現有業務進行合並。交易完成後,騰訊獲得搜狗完全攤薄後36.5%股份。

分析人士認為,在這個交易中,騰訊,搜狐,搜狗都是贏家,可以取得1+1大於2的戰略協同:騰訊盤活了搜搜的資產;搜狐成功地保留了搜狗,而且是更有前途的搜狗;搜狗整合了搜搜後,市場份額直追360;未來搜狗與騰訊互相借助對方的資源,可以更好地移動互聯網發力。

2016年9月20日,據SEC最新的信息顯示,騰訊已取代搜狐成搜狗最大股東,持股比例高達45%,搜狐持有搜狗的比例為38.35%,但是搜狐仍舊掌握控製權。

獲得投資後的“新搜狗”將保持獨立運作。搜狐及其關聯方仍是搜狗的控股股東,而搜狗將繼續作為搜狐的子公司獨立運營。在新成立的搜狗公司中,張朝陽繼續擔任董事長,騰訊總裁劉熾平和首席運營官任宇昕出任董事。王小川繼續作為董事和首席執行官領導整個公司發展。

王小川可以“脫單”了

搜狗CEO王小川曾經立下豪言“搜狗一天不上市,我就一天不結婚”。7月31日,搜狗終於宣布計劃向美國SEC提交上市文件了,在美國納斯達克市場掛牌IPO。“鑽石王老五”王小川和他執掌的搜狗都將迎來人生中重要的時刻。

搜狗的上市計劃醞釀多年,但過去由於管理層股權等問題而一直懸而未決。近期,阿裏開始逐步回購股權,加上搜狗積極布局人工智能領域,上市大幕逐漸拉開。早在今年年初,王小川就與包括大股東騰訊、搜狐在內的多方進行會談商議,討論具體上市安排。與前幾年最大的不同是,今年基本確定將IPO地點定為納斯達克。自2013年騰訊入股截止IPO計劃落地,在這個過程中,搜狗的業務調整和營收立足點上經曆了四個關鍵期階段:

第一:騰訊入股調整期(2013年Q4至2014年Q3)

2013年9月,騰訊以4.48億美元投資搜狗,騰訊入股前期對於搜狗業務提升作用並不明顯,投資主要用於股權的再分配。根據當時的交易細節,搜狗拿出3.01億美元給到A類優先股股東分紅,同時搜狗還簽署了一份回購選擇權,要拿剩下的1.47億美元用於回購。

第二:規模性盈利期(2014Q3至2015年Q4)

據王小川公開表示,搜狗業務在2014年第一季度實現盈虧平衡,第三季度實現規模性盈利,超億元人民幣。至此,新搜狗業務步入正軌,社交化和移動化成為關鍵詞。這個階段,搜狗和騰訊搜搜產品端和市場端完成整合,新搜狗融合了搜搜無線領域的積累,從而彌補搜狗移動端的不足,實現PC端和移動端的“雙線作戰”架構。

第三:搜索廣告行業動蕩期(2016Q1至2016Q3)

受到百度魏則西事件影響,2016年中旬,監管部門出台了針對搜索引擎領域的新法規,搜索廣告行業受到大幅震蕩。搜狗也未幸免,2016年度Q3營收環比下滑6%。事實上,搜狗已經重點發力廣告營收。王小川在2016年宣布計劃IPO的采訪中曾表示,2016年末搜狗拉攏到了更多廣告商,同時在推廣方麵加大了力度,2016年Q4,搜狗的營銷投入達1億元,比上一季度增加4倍。

第四:人工智能技術導入階段(2016Q4至2017Q2)

隨著語音交互場景和人工智能概念盛行,搜狗的技術研究和AI布局優勢得到凸顯,其自主研發的問答、語音和翻譯等技術開始被廣泛應用於搜索和輸入法等產品中。在2016年財報交流會上,王小川表示,搜狗手機輸入法的語音輸入日頻次已達2.6億次,比一年前增長80%以上。

春節剛過,一向低調的搜狗一改常態,在人事和資本上動作頻頻。近日,有消息稱,搜狗將全盤接收搜搜桌麵端搜索業務,並將在團隊、渠道和流量以及戰略層麵進行全麵整合。人事調整 上市進入倒計時階段。在不久前騰訊科技評選出的2013年有望上市的十大中概股公司裏麵,搜狗名列榜首。傳言多年,搜狗終於真的要上市了,而搜狗首席執行官王小川守護搜狗12年後,終於可以結婚了。

搜狗上市盛宴:騰訊坐享其成,搜狐重返舞台

曆時13年後終於向納斯達克邁進,搜狗將完成自身價值的最大化,搜狗上市,背後的投資方自然是坐享其成。天灝資本CEO侯曉天表示,目前已經沒有什麼可以阻礙搜狗上市,唯一要考慮的就是估值因素,搜狗應對自己的價值做出合理的判斷。她給出的搜狗估值為40到60億美元。

按搜狗60億美元估值計算,一旦IPO成功,按照騰訊持股43.7%的比例計算,其將持有呃搜狗股份價值為26.22億美元。減去此前投入的4.48億美元投資,騰訊將淨賺27.74億美元,約143億人民幣。

雖然騰訊持有大多數的搜狗股權,但是從披露的IPO文件來看,搜狐持有搜狗3,720,250股A級普通股和127,200,000股B級普通股,持股比例為37.8%,張朝陽持有9.2%的A級普通股,合計持股比例達到了47%。搜狐和張朝陽仍然掌握控製權,為搜狗實際控製人。

此外,在本次募股申請提交之前,騰訊、搜狐、搜狗進行了股東投票協議。協議規定,募股後三年內,搜狐和騰訊將根據持有股份選舉董事會,董事會將由7人組成,其中4人來自搜狐,2人來自騰訊,剩下一個席位為搜狗CEO。

三年後,搜狐將有權改變董事會的規模和構成,並且為騰訊提供三年內指派兩名董事會成員的權力。協議還規定,隻要搜狐和騰訊的A普通股和B普通股占比超過50%,搜狐或騰訊可以移除或替換董事。

即便上市後,搜狐依然對搜狗擁有更大的話語權,這一點對於搜狐自身戰略以及搜狗保持相對獨立的發展來說,都分外重要。因此,搜狗的上市最大的受益者還是它的母公司,搜狐。

除了掌握著搜狗的控製權,搜狗對搜狐的貢獻更體現在一張張的報表上。

今年的7月31日,搜狐公司發布截至6月30日的2017財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財報。財報顯示,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計算,搜狐第二季度總營收為4.6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4.20億美元增長10%;歸屬於搜狐的淨虧損為890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的6300萬美元淨虧損擴大41%。

這份並不靚麗的財報沒有導致投資者賣出搜狐股票,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搜狗的營收為2.11億美元,同比增長20%,環比增長30%,為母公司搜狐貢獻了超過一半的營業收入。

除此之外,搜狗上市更有利於搜狐進一步加快業務架構調整。在張朝陽的棋局中,搜狗的上市是複興搜狐的一個環節,更重要的是遊戲、視頻和內容三大板塊全麵加速收割利潤。

在決定命運的時刻,母公司搜狐選擇了信任與等待,而子公司搜狗則幫助搜狐穩住了對搜狗的控製權,並最終為母公司帶來超額的回報。搜狗與搜狐的故事隨著搜狗宣布上市,絕對可以成為互聯網公司管理運營的正麵典型。

看來搜狐變“飛狐”是有內功基礎的,搜狐從納斯達克輝煌上市到衰落再到如今的崛起,在BAT占主流的互聯網世界能否重鑄輝煌呢? 不管搜狐何時再現輝煌,我們看到它自身還是在不斷壯大,投資價值也在逐步顯露。

總編輯:老嶽不群 編輯:邱悅

最後更新:2017-10-18 23:03:55

  上一篇:go 金投賞·搜狐視頻專場:視界大戰 搜狐ONE·整合智勝
  下一篇:go 搜狐在前,搜狗在後,“狐假狗威”張朝陽能否再次笑傲互聯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