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75 返回首頁    go 魔獸


求“認同”背井離鄉,奔馳G一生“倔強”!

日耳曼民族在人類史上也真的算是個異類。

技術逆天,卻也讓世界受難。

而作為一位越野人,自然還是比較關心人家的車子。

畢竟那裏是汽車的故鄉。

有這麼一位,誕生自歐洲,卻被別的洲給捧火了。

說難聽點兒,就是大戶人家的“棄子”一樣。

你能想到,我說的是奔馳G級嗎?

怎麼說呢?

奔馳G這一路走來,真的可以用跌宕起伏來形容。

大G如今可謂風光無限啊,被奉為各大改裝廠的座上賓,同時也讓無數名流使其為“寶物”。

然而,別看現在聲名顯赫,卻差一點被自己的國家埋沒。

有些人會因為車頭大大的三叉星標誌,而想當然的認為就是奔馳的手筆,實則不然。

想當年,“G”其實在奔馳的旗下已經有著非常古老的曆史,可追溯到二戰時期,那時形色各異的它與現在相去甚遠。

時間來到了上世紀70年代,來自亞洲的伊朗因為“白色革命”與奔馳達成了合作,要研發一款供軍方使用的越野車型,於是當時還叫做G-Wagen的它在1979年誕生了。

可能你們也注意到了,它的身上有著亞洲“血脈”,所以大G基本上是為中東地區地形設計開發,並非為歐洲地區開發。

為軍而生,被軍棄,他鄉遇故知

然而,造化弄人,走遍沙漠與冰川的它,卻被遭遇政變的伊朗無奈放棄。天災人禍無可奈何,懷才不遇的它想在德國本土半噸級軍車的競爭中一展身手,卻在價格上敗給了更便宜的大眾Iltis越野車。

唉,屋漏偏逢連夜雨啊,好不容易投個好胎,一身疙瘩肉沒地方用啊。

老話說的好“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讓人做夢都想不到的是,被自己國家錯過的它,卻慢慢的被20餘個國家接受和看中,隨即在他鄉走上了夢寐以求的“仕途”。

貴人提攜,羅馬教皇欽點

反觀民用版本的它當時可謂是使勁渾身解數,甚至不惜以“換標求榮”在歐洲各地銷售。

就這樣背井離鄉了一年左右,它終於迎來了自己的貴人,羅馬教皇。

俗話說得好,條條大路通羅馬,羅馬教皇與它也算是對上眼了,1980年專屬於教皇的特別版本亮相了。

有意思的是,在這輛“龍輦”退役的時候,還被奔馳收回去供在了博物館裏。

在之後長達6年的時光裏,它僅做出了小小的調整,而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換代。

苦求認同,終得報

不過當時間來到了1991年,為了報答各國軍隊的寵愛,G-Wagen也是下了決心,一切從簡,以更嚴格軍車標準來生產,連發動機都是一減再減 。

同年,一件對它非常重要的事情發生了,那就是以“狼”這個代號得到“媽媽”德國的認可,光榮的成為了德國的軍車,也不枉之前的流離。

貴氣初現,難求知己

而說到了民用版本,其實當年W461也並不是孤軍奮戰,同年作為“豪華版”登場的W463在我看來,也算是為它的未來指明了方向。也就是從這個“豪華版”開始,“三把鎖”開啟了屬於它的硬派時代。

直到1994年,G級才正式成為它的新名字,也漸漸地重新回到了大眾的視線中。不過,2001年之後,民用版驟減也是讓它頗為無奈。

所以說,G級可以說是硬派越野中比較特殊的一位,雖然也是軍車出身,卻是被世界的軍隊捧紅的,兜兜轉轉隻為了希望被自己的國家認同,也是曆經磨難。而民用版本也是步履維艱,浮浮沉沉,終得雲開見日明。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經曆過風浪後的大G,款式也是要多花哨有多花哨,四叉四方啊,六叉六啊,以及已經發布的邁巴赫版,讓中東及各洲土豪無不垂涎三尺啊。

同時,也得力於米國好萊塢的強悍視覺體驗,讓大G在各部影片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氣場。

如今的它,非常晃眼,無論是電影中反派黑幫老大的凶殘心性,還是正主誇張的無限正義,在大G那個方殼子的映襯下,都很和諧。

如果不和諧,嗬嗬,那估計是顏色選錯了,開個玩笑。

保持了近40年的剛正外表,無不體現著屬於它的“倔強”。方方正正,見棱見角,直接的仿佛每一個角都和釘子有的一拚。

無論是虛幻還是現實,G級給人的壓迫感都是那麼的強烈。真正的越野人對它稱讚有加,也不僅僅是因為它“直男癌”的外觀,更是對它強悍越野實力的認可。

先不提如今可謂爆款的4x42和6x6,因為強者自強,無需多言。

它可以說在中東被各位王子捧到了天上,幾乎網絡上隻要出現中東王子的身影,身邊至少會有一輛大G出鏡,至於什麼款式就看這王子的性格了。

這樣看來,想要成為一名硬漢,背後多少都會有些心酸的經曆,別說它的經曆真的和小說一樣一樣的,環環緊扣,跌宕起伏啊。

最後更新:2017-08-20 09:26:39

  上一篇:go 比亞迪宋DM“王者擂台賽”於8月12日在贛州隆重舉行
  下一篇:go 卡羅拉為什麼賣得這麼好?就因為雙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