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饼、夫妻肺片、蚂蚁上树,那些“名不副实”的食物做法!
中国有些菜名真的夫妻是名不副实:夫妻肺片里没有夫妻,鱼香肉丝里没有鱼,蟹肉棒里没有蟹,老婆饼里没老婆,钱包里没有钱。话说夫妻肺片不光是没有夫妻,还没有肺!!今天一起来盘点那些名不副实的菜品吧~
驴打滚
驴打滚
——太监“小驴”失手把面糕掉入面缸
驴打滚是老北京传统小吃之一,原名叫豆面糕。1888年5月8日,慈禧游玩颐和园后顿感饥饿,责令总管李莲英通知御膳房赶快备餐。慌忙中太监小驴儿不慎将豆面糕掉入面缸,不知所措的小驴儿捡起来就跟着李总管送了过去,慈禧见后就问李莲英:‘这个没吃过,叫什么名。’李莲英敏想片刻机智回答:‘这个叫驴打滚。’从此以后,北京便有了驴打滚的小吃。
糯米粉250g / 奶粉40g / 白砂糖30g
水250g / 红豆沙适量 / 黄豆粉适量
1. 糯米粉和奶粉、糖混合,加入温水,用筷子搅拌,成为浓稠的面糊
2. 找一平盘,用刷一层薄油,把搅拌均匀的面糊倒入容器内,然后放入蒸锅里大火蒸15分钟
3.这个时候炒黄豆粉,将生黄豆粉放入锅里,小火翻炒
4. 炒颜色变黄了,闻到香味了,就关火盛起来
5. 把炒熟的黄豆粉撒一层在案板上
6. 把蒸好的糯米糕铺在黄豆面上,用擀面杖擀成方形的面皮
7. 铺上一层红豆沙
8. 再由下往上卷起来
9. 用刀切成均匀的段就可以了~
老婆饼
老婆饼
——潮州老婆做的饼
相传在广州,茶楼里一位来自潮州的点心师傅,带了店里各式各样的招牌茶点回家给老婆吃,他老婆吃后嫌弃地说:"没一样比得上我娘家的点心冬瓜角!"这位师傅听了就叫他老婆做出"冬瓜角"给他尝尝!隔日师傅将"冬瓜角"带回茶楼请大家品尝,结果大受好评。被问到是谁做的时候,师傅说:"是潮州老婆作的"。于是,"老婆饼"因而得名。
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
——由于夫妻俩默契配合
20世纪30年代在四川成都有一对摆小摊的夫妇,因制作的凉拌牛杂(又称肺片)精细讲究,风味独特,加之他夫妇俩配合默契、和谐,一个制作,一个出售,一时顾客云集,供不应求。由于夫妻俩总是默契配合,所以被称作"夫妻肺片"。
牛肉 / 牛杂(包含牛舌、牛筋、
牛百叶、牛肚、牛心等)
老卤水 /白酒 /精盐 / 鸡精
香料包(将花椒、肉桂、八角用布 包扎好)
辣椒油 / 酱油 / 花椒 / 油酥花生末 / 芝麻面
1.将牛肉、牛杂洗净。牛肉切成重约500克的大块,与牛杂一起放锅内,加入清水,用旺火烧沸,并不断撇去浮沫,见肉呈白红色,倒去汤水,牛肉、牛杂仍放锅内,倒入老卤水,制作香料包(将花椒、肉桂、八角用布 包扎好)、然后放入锅中,加上白酒和精盐,再加清水,旺火烧沸约30分钟后,改用小火继续烧1.5小时,捞出晾凉
2.卤汁用旺火烧沸,约10分钟后,取碗一只,舀入卤水250克,加入味精、辣椒油、酱油、花椒面调成味汁
3.将晾凉的牛肉、牛杂分别切片,混合在一起,淋入卤汁拌匀,分盛若干盘,撒上油酥花生末和芝麻面即成
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
——为纪念一位过桥送米线的秀才之妻
相传,清朝时滇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岛,一个秀才到岛上读书,娘子常常弄了他爱吃的米线送去给他当饭,但等出门到了岛上时,米线已不热了。后来一次偶然送鸡汤的时候,秀才娘子发现鸡汤的那层鸡油可以让汤保温,如果把佐料和米线等吃时再放,还能更加爽口。此法一经传开,人们纷纷仿效,因为到岛上要过一座桥,也为纪念这位贤妻,后世就把它叫做"过桥米线"。
云南米线一把 / 鱼片一碟/ 鸡胸肉一碟
猪里嵴肉一碟(切薄片小于1.5mm)
蘑菇一碟 / 绿芽菜一碟 / 豆芽一碟
豆腐干或者油豆腐一碟 /辣椒油适量
猪肚一碟(放入鸡汤煮熟) /胡椒粉 / 醋
盐 / 鹌鹑蛋 / 榨菜 / 火腿适量 / 香菜末 / 香葱末
1. 将乌鸡或者老母鸡取出内脏洗净,将鸡油取出。鸡肉切成小块,先入油中爆香,加入水盖过乌鸡,慢慢熬煮成浓鸡汤
2. 烫碗:装米线的碗必须先用沸水烫过,保持温度。米线先用水煮开,或者烫熟备用
3. 平底锅中放入切成丁的鸡油慢慢熬出鸡油
4. 将熬好的鸡油放入烫好的厚底碗中,将滚烫的鸡汤淋入碗中约八成满,这时厚厚的鸡油就浮在上面,可以保持鸡汤的温度
小贴士:
1.云南米线一定要做到“四烫”:即鸡油沸烫,鸡汤滚烫,米线现烫,盛碗要沸水烫。只有保证四烫,才能保证鸡汤的温度能将所有食材烫熟。
2.荤食材料除以上外还可以加入猪腰,鱼肚或者鱿鱼海鲜等,蛋可以使用鸽子蛋。
蚂蚁上树
蚂蚁上树
——窦娥婆婆的眼误
这道菜的由来据说与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笔下的人物窦娥有关。窦娥与丈夫成亲后不久,丈夫便患疾而亡,婆婆因此病倒在床。有次窦娥把肉切成碎末混合粉条炒熟,老花眼的婆婆却问她“这上面怎么这么多蚂蚁?”当她知道其中原委,并动筷子尝了一口后,不由连连夸赞,还说,这道菜干脆就叫"蚂蚁上树"吧!
粉丝50g / 猪肉150g / 尖椒1个 / 红尖椒1个
小葱1 棵 / 姜1块 / 蒜5瓣 / 豆瓣辣酱 1 大勺
料酒2小勺 / 生抽1小勺 / 老抽1小勺 / 白糖少许
水6大勺 / 鸡汁2大勺 / 花生油2大勺
1.粉丝提前充分泡软;葱姜蒜切末
2.青红椒斜切成片,香葱切碎;辣豆瓣酱剁碎
3.鸡汁加入清水稀释备用;起炒锅,热锅凉油爆香葱姜蒜末
4.下入肉末和豆瓣酱煸炒至变色;烹入料酒,煸炒均匀
5.捞出泡软的粉丝,加入锅中;翻炒均匀后,加入生抽和少许白糖,再次翻炒均匀
6.加入稀释的鸡汁,翻炒均匀;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盖上锅盖焖炖,中间经常检查翻炒,避免煮糊
7.汤汁将近时,加入老抽,翻炒均匀;最后加入青红椒和香葱叶,关火即可
松鼠桂鱼
松鼠桂鱼
——因为声音像松鼠
“松鼠桂鱼” 是姑苏菜肴中的代表作,这道菜有色有香,有味有形,更让人感兴趣的还有声。当炸好的犹如“松鼠”的桂鱼上桌时,随即浇上热气腾腾的卤汁,这“松鼠”便吱吱地“叫”起来。
鳜鱼一条 / 料酒少许 / 松子适量
胡椒粉少许 / 番茄酱适量 / 食盐
油 / 湿淀粉40g / 食醋15g / 香菜
1.将鳜鱼去鳞、鳃、鳍、内脏,去掉头上的皮衣,洗净,把鱼头斩下,摊开、拍扁。用刀把鱼背部的鱼骨切掉(不要把鱼腹切破),在尾巴处留约1厘米的嵴骨。桂鱼去骨后,皮朝下摊开,用斜刀切成花刀,刀深达肉的4/5,不要切破鱼皮,在尾巴处开一个口,将尾巴从刀口中拉出
2.将鱼身撒上食盐、胡椒粉、料酒、湿淀粉(少许)涂匀
3.炒锅上火,烧热后倒入植物油,油热至七成,将桂鱼蘸少许淀粉,放油锅中炸数分钟,外皮金黄,鱼肉熟了即可;再将鱼头蘸上淀粉,放入油锅中炸,炸至呈金黄色捞出,将有花刀的一面朝上摆在鱼盘中,装上鱼头
4.将松子放在温热的油锅中,待油热后再炸半分钟后捞出,放小碗中备用
5.炒锅中留少许油,放入少许清汤,加食盐、糖、番茄酱、食醋,烧沸后,用湿淀粉勾芡,加入热油少许推匀,出锅浇在鱼肉上,撒上松子、香菜即可
注:(本篇由小编进行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本人会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最后更新:2017-10-08 06: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