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20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天柱遠口發豆腐—美食標杆

二維巴迪。大家好!我是小編:A先生

美食鏈接:

遠口鎮磨山村及遠洞村距縣城30 公裏左右。這裏盛產苗杉、桐油、茶油、毛竹,發豆腐是遠口美名遠播的傳統佳肴,得緣於這裏富含獨特礦物質的山泉水精製而成。

遠口“發豆腐”是當地傳統食品,用優質大豆,環保天然山泉水,特產山茶油,采用祖傳工藝精製而成,品質優良、柔軟香酥、口感好、營養豐富,長期食用可降血壓、血糖、減肥,對人體機能起調節作用,是饋贈親友的健康食品。

如果要問,最能代表天柱地方特色的美食是什麼,估計十有八九的會說是“遠口發豆腐”。這話不假。遠口發豆腐那柔軟綿韌、百折不損、肉質細滑、清香誘人的獨特口感,成了天柱的一道美食標杆。

遠口發豆腐又叫“水皮子”,據傳,明洪武年間,磨山村放排工楊世江放排順清水江而下,經湖南洪江市,取道洪水、進洞庭、達長江,在長江一帶偶遇一位美麗的姑娘劉氏,二人情同意和,結為良緣。劉氏溫柔賢惠,心靈手巧,尤精女工。劉氏嫁到磨山後,把在家鄉做豆腐買賣的絕活用在了新建的小家庭中。劉氏見磨山漫山遍野都是山茶油,產量多,且清香,清亮、優質。聰明的她就試著用茶油炸豆腐吃,一試之下,味美酥香,用磨山麻栗衝泉水一泡,其味更加可口誘人。驚喜之下,劉氏把這一發現告訴丈夫楊世江。二人一合計,於是就做了這樣的豆腐並用木桶挑到遠口街上叫賣,湖北、江西等地的木商見炸豆腐居然泡在水裏,紛紛大叫“水皮子、水皮子”,並紛紛前來搶購,遠口的水皮子因此而得名。

雖說遠口發豆腐起源於磨山村,但現在在遠口,已經有好幾個村莊都在做發豆腐了,畢竟是一江之水,同樣的技術做出來的口感基本上是沒什麼差別的。這次,我們要說的是遠洞村土料衝的發豆腐。製作發豆腐的女主人叫餘秀英,一位才26 歲的家庭主婦,她說她16 歲便從從江縣來到土料衝,10 年的耳濡目染,她已經熟練的掌握了製作發豆腐的全套技術,我們來到她家的時候,她正在磨漿,磨漿是繁重的體力活,浸泡好的黃豆倒入磨眼,隨著石磨的轉動,倒入的黃豆被磨壓破碎,豆漿緩緩溢出。她的婆婆則在灶房裏用“搖架”過濾豆漿,隻見她手握搖架的兩隻角,不慌不忙地搖啊搖,潔白純淨的豆漿便漏到下麵大鍋裏,濃香隨著熱氣彌漫開來。

發豆腐的製作過程是極其繁瑣的,整個生產過程有20 多道工序,主要包括選料、浸泡、磨漿、紗布過濾、加熱、點酸、模壓、切塊、油炸、去油、浸泡等。但發豆腐最關鍵和神奇之處在於“點酸”,這裏的發豆腐是不用石膏水來點的,而是用自製發酵的“酸水”來點鹵,酸性物質讓大豆蛋白凝固。伴隨著點鹵的過程,其中的微生物也隨之流入,像種子一樣被埋植進豆腐當中迅速發泡。點酸的量則根據季節和溫度的不同來調配的,這樣的經驗餘秀英已經了如指掌。

油炸程序也是很關鍵的,油選用當地的優質茶油,現代人為了追求食物的純正,也有用黃豆油來炸的,先將豆腐均勻劃塊放入熱油鍋中炸3—5 分鍾,待豆腐塊色澤金黃時即出鍋並迅速放入溫水中浸泡,把油擠幹,再放入清泉水中浸泡,浸泡後的發豆腐皮薄柔軟、質地細嫩,彈性十足,我們試著拿一張“水皮子”卷成書卷樣,展開後依然完好無損,一張平凡的“水皮子”能有如此的韌性,實在令人叫絕。

目前,由於產品行銷在外,年輕人更會用電商來拓展市場,作坊式生產已經不能滿足市場上的需求了,於是餘秀英便和村裏人一起創辦了“土料衝發豆腐合作社”,深山裏的美味終於能搭上了時代的快車,走向了全國。不過,你大可不必疑慮,即便是合作社式生產,其程序和做法依然是原生態的,口感高度的保持一致。也許,這也是遠口發豆腐即使經過了時間的摧殘,美味卻依然風華絕代的秘密。

——End——

愛小編的請點

直接與小編工資掛鉤哦~

1個大拇指3毛錢!求求鼓勵!

來源:天柱政府網

綜合編輯:天柱信息港 如有侵權 請聯係刪除

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們

天柱第一綜合信息門戶平台

最後更新:2017-10-08 09:05:48

  上一篇:go 幹鍋菱角土豆蝦的做法
  下一篇:go 減肥沙拉醬配方大全 美食與好身材兩者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