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的贵州人请注意!美味的炒田螺可能是福寿螺,未彻底煮熟或致死!
来源:贵州疾控
爱吃的贵州人,一定要小心街边的田螺~
稍不注意,也许会致死致残!
———————————————————
8月中旬,一篇标题为《一女子疑因误食福寿螺,寄生虫入侵脑部,治疗半年后被迫流产》的帖子在网上盛传。
>>>事件主人在微博说到,自己在旅游途中吃了福寿螺而被寄生虫感染,头疼、恶心、呕吐、发烧,接踵而至...为了治疗寄生虫感染,已经怀孕的她不得不进行药物人流,前前后后治疗了半年多...
消息一出,大家慌了,
都担心自己吃的是不是福寿螺?
提醒:福寿螺不属于禁售产品,但一定要煮熟煮透,未煮熟的福寿螺,会引起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
————————————————
贵州到底有没有福寿螺?
又如何辨别福寿螺呢?
—————————————————
>>>贵阳水产市场有福寿螺吗?
据悉,贵阳水产市场没有发现福寿螺的踪影,贵阳水产市场大多卖的是铜锈环棱螺,也就是平时看到的小螺蛳。
>>>贵阳夜市摊上有没有福寿螺?
在红边门、陕西路夜市都未发现福寿螺踪影,贵阳夜市摊售卖的都是“小螺蛳”或“小田螺”,当然喜欢去夜市吃螺类的朋友,要先问清楚螺蛳名称和来源。
贵州其他地方有没有福寿螺?
>>>贵州多县发现福寿螺,福寿螺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很强
贵州省疾控中心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副主任医师、寄生虫病防治专家李安梅介绍:“福寿螺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都很强,或许隐藏在郊外的河沟和稻田。
只要给它一条河沟,它能创造一个王国,再加上贵州本就是河湖集中之地,福寿螺在很多县都有“家族”,在河岸壁上,看见一串串粉色的葡萄,那其实是它产的卵。”
>>>福寿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有什么危害?
李安梅介绍,广州管圆线虫病是由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期幼虫(Ⅲ期幼虫)侵入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所致,其危害较大,表现为脑膜和脑炎、嵴髓膜炎和嵴髓炎,可使人致死或致残,是我国南方地区具有较大潜在性威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
人主要因生食或半生食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螺类、蛞蝓等导致感染,而且除福寿螺可作为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外,像褐云玛瑙螺,皱巴坚螺,铜绣环棱螺等其它螺也可作为它的中间宿主,只不过最常见的是前两种。
>>>调查数据:抽查2177只食用螺,福寿螺检出寄生虫
2006年至2012年,李安梅等5名寄生虫病防治专家曾经对贵州省9个主要城市(贵阳市、遵义市、铜仁市、凯里市、安顺市、都匀市、兴义市、毕节市、水城),采集水产批发市场、农产品集市或餐饮场所出售的食用螺2177只,其中,
有32只螺检出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总感染率为1.5%;
福寿螺(1287只)检出阳性5只,感染率为0.4%;
褐云玛瑙螺(240只)检出阳性27只,感染率为11.3%;
铜锈环棱螺和中国圆田螺,均未检出阳性。
李安梅等人在调查报告《贵州省9城市市售食用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调查》得出结论:“目前,尚未见到中国圆田螺也是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的报道,本次调查也未发现其感染。
>>>贵州有传染源阳性螺的存在,须重视
贵州省迄今无广州管圆线虫病病例报告,但居民长期以来有食用福寿螺、褐云玛瑙螺的习惯,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贵州有传染源阳性螺的存在,即有导致感染的潜在威胁,须引起高度重视。”
而且贵州省尚无福寿螺、褐云玛瑙螺的人工养殖场,市售的螺均来自广西、四川、湖南等广州相邻省区,但因层层转销,真实的原产地并不准确。
本次调查还集中采集自然生长的福寿螺和褐云玛瑙螺共221只,均无阳性发现,这也说明不是每一只福寿螺都是广州管圆线虫的宿主。
>>>如何区分田螺和福寿螺?
贵州省疾控中心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副主任医师、寄生虫病防治专家朱爱娅介绍:“我们常说的田螺通常是指铜绣环棱螺,属于田螺科环棱螺属,而福寿螺属于瓶螺科瓶螺属。”她表示,可以通过下面三种方式来区分。
>>>看大小
福寿螺体积(成年)比田螺大,螺旋部又很小,而田螺螺旋部和螺口差不多;
>>>看颜色
颜色方面,福寿螺壳色较田螺浅,为黄褐色,田螺为青褐色;
>>>看外形
从螺壳来看,福寿螺壳很脆,用手能轻松捏爆,田螺不行。
贵州省疾控中心温馨提示
一定煮熟、煮透,方可食用,凉拌、生食或者爆炒福寿螺危险系数都比较高,可一旦在高温里反复煮,杀死寄生虫,再吃就没有什么风险。
最后更新:2017-10-07 22:4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