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妇罗之神”的执意创造出感动全宇宙的美味
“天妇罗”作为一种油炸食品,最早是葡萄牙的天主教徒在大斋期间吃的一种食物。
因为在大斋期间不允许吃猪肉、牛肉等红肉,所以葡萄牙人就把时令蔬菜或者鱼虾等海产裹上鸡蛋和面粉,放入油锅中炸食。
16世纪,随着葡萄牙传教士和一些海员的登陆,天妇罗传入日本。
后来经过日本人不断的改良和完善,天妇罗渐渐地流行起来,并且和寿司、鳗鱼饭并称为“江户三味”。
很多人觉得天妇罗就是简单的炸蔬菜,和我们平时吃的炸串没什么区别。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天妇罗作为日料中最有技术含量的小吃,制作过程并不简单。
好的天妇罗不仅要使用上等的食材,还要能够精准的掌控油温,做到蘸浆、入锅、翻炸等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
除此之外,面浆的调配才是天妇罗的灵魂的所在。
和我们平时见到的不同,上等的天妇罗面浆绝不能是厚重的面团,而是薄薄的一层面糊,术语叫做“衣”。
面糊在热油中迅速成型,并将食材中的水分在蒸发之前包裹住,让水蒸气在面衣内对食材进行蒸制,使得食材更加的鲜嫩可口。
所以上等的天妇罗并没有油腻的感觉,吃起来应该是清脆爽口。
和寿司匠人一样,有很多天妇罗的匠人毕生都在通过精进自己的手艺来追寻着天妇罗的旨味,今天小明给大家的介绍的早乙女哲哉就是其中一个。
和“寿司之神”小野二郎、“鳗鱼之神”金本兼次郎并称为“江户前料理三神”,70岁的早乙女哲哉是日本人公认的“天妇罗之神”。
1946年,早乙女哲哉出生在栃木县的一个普通家庭里,父亲平时靠送报纸挣点小钱养家。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日本正处于战后重建时期,国内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很多家庭都食不果腹。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年仅15岁的早乙女哲哉离开父母,自谋生路。
早乙女哲哉最初的梦想是想做个寿司师傅,因为在寿司店工作一个月可以有两万日元。
可是父亲却给他送到了东京的一家叫“天庄”的天妇罗店。
尽管父亲擅自将哲哉安排到天妇罗店工作,但是懦弱的他也没有向父亲抱怨什么,就这样开始了他在天庄当学徒的生涯。
哲哉凭借着一双灵巧的手以及过于常人的细心,仅仅过了两年就被师傅安排到炸制台工作。
然而,这却成了早乙女哲哉噩梦的开端。
虽然5岁就陪着父亲挨家挨户去送报纸,但是胆小的哲哉并不善于和人交往。
由于害怕自己在陌生人面前出丑,哲哉的身体经常会不住的颤抖,严重的时候手甚至抖得拿不住筷子。
但是哲哉并没有放弃,他一边努力的工作,一边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这个毛病。
为了适应人们的视线,哲哉甚至每个休息日都会去东京最拥挤的车站检票口站上半天,注视着过往人们的脸,每天会看几十万人。
即使这样也没有帮助他克服胆小懦弱的性格。
他在后来的采访中也说过,“如果评选全日本最懦弱的人,我有自信排第一。”
22岁的某一天,早乙女哲哉在工作的时候面对客人突然汗流不止,于是就跑到洗手间,但无论过了多久还是止不住的流汗。
在如此的尴尬和难堪中,哲哉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实在是太弱小了。”
与其对抗命运弄得伤痕累累,不如认清现实,接受自己。
“后来我想着反正不管怎样都无法克服自己性格上的缺陷,那也就无所谓了,发生什么事都无所谓,我就是我。”
从那以后,哲哉再也不逃避自己,而是继续默默地专心工作,不断地锤炼炸天妇罗的技巧。
哲哉对于海鳗的炸制方法有着自己的一套技法,他发现如果一直炸到快焦糊的时候,就能够除去海鳗的腥味,使口感变得鲜香美味。
但是有一次一名客人吃过他的炸海鳗之后,冷漠的说道:“小鬼就不要搞这些莫名其妙的创新。”
尽管哲哉对于炸海鳗的口味有十足的把握,但面对客人无端的指责,他并没有反驳客人,只是低着头默默地继续炸着他的天妇罗。
他告诉自己,通过不断精进自己的手艺,努力做出别人无法提出任何质疑的天妇罗才是他人生的意义,其他的事情都随他去吧。
他望向镜中的自己,下定决心抛掉一切自以为是的骄傲,从头开始。
哲哉每天专心致志的练习刀工,想着怎样才能把鱼切的又快又好看,即使被锋利的刀刃划破手指,他也只是甩甩手,再来。
渐渐地早乙女哲哉注意到自己的懦弱并非毫无益处。
相反,因为自己对失败有着天生的恐惧,所以为了避免失败,他会认真琢磨那些其他人完全不会留意的细节,也能敏感的捕捉到柜台前顾客每一个细微的反应。
29岁,哲哉的手艺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于是他决定自立门户,和妻子开创自己的天妇罗店---三河。
早乙女哲哉的天妇罗可以将食材的鲜香口感发挥到极致,凭借良好的口碑,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获得了人们的广泛认可。
虽然天妇罗和寿司都是在客人面前现场制作,但是相比冷加工的寿司,热加工的天妇罗更加考验主厨的经验和能力。
天妇罗的食材一旦进入油锅会瞬间产生剧烈且不可逆的变化,面粉的形态、所含的水量、溶解后经过的时间长短,油倒入锅中的时间和温度,每一个细节都会对天妇罗的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好的天妇罗师傅需要在短时间内有条不紊地安排好每一个步骤,并且能够随机应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成最精准的判断,而这正是早乙女哲哉的绝活。
哲哉可以根据不同的食材调配出最佳比例的面浆,每一个食材的入锅角度、出锅时间都经过老爷子的精心安排。
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修行,老爷子甚至可以仅凭锅内热油发出声音的细微变化就能把握每一种食材的入锅角度和出锅时间。
2009年,哲哉老爷子用他毕生的努力打造了这家“是山居”。
这家店将老爷子一生挚爱的两样东西,天妇罗料理和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在每一个细节都充满艺术感的“是山居”,他如同表演艺术一般为客人炸着天妇罗。
另外,早乙女哲哉和被称为“寿司之神”的小野二郎也是多年好友,除了没事会到彼此的店里吃东西,二老的共同爱好就是和美女顾客照照相。
几十年后的今天,每当早乙女哲哉回想过去,“也许正是当初自己所痛恨的怯懦成全了今天的自己。”
坚持自我,决不放弃,即使时代在变化,仍然执着的追寻着当初的梦,也许这就匠人精神。
最后更新:2017-10-08 01:2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