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遊永寧古衛城:古厝 美食和海
永
Yong
Ning
寧
提示:戳圖片,觀看完整高清視頻!
今天的國慶特別節目,繼續帶領大家走遍石獅,去發現和體驗石獅的絢麗多彩,盡享假日歡樂時光。如果有親朋好友前來石獅,不妨帶他們去看看永寧老街。永寧老街已經有600多年的曆史了,明清時期就是一個很熱鬧的所在。永寧老街的曆史和文化分布在它一縱三橫的街網中。本期的國慶特別節目《暢遊永寧古衛城》記者化身導遊,帶你玩轉永寧古衛城。
1
番仔樓
首先與我們相遇的就是泉州特色民居——番仔樓。番仔樓多建於民國至解放前後。番仔樓樣式多種多樣,多用鋼筋混凝土、閩南紅磚、杉木等按照泉州傳統古大厝格局要求建造,細部裝飾如對聯、拚磚、剪瓷畫、石雕、木雕、灰塑、壁畫等采取自泉州傳統工藝,番仔樓民居在全國範圍內具有獨特性。永寧是泉州番仔樓富集地,每棟番仔樓背後都藏著主人下南洋打拚的故事,還有那個特殊年代的種種回首,永寧老街給人的第一抹驚豔,就是這棟名為“熙寶樓”的番仔樓。
2
老街
永寧是一座充滿了故事的古衛城,它經曆過鼎盛,經曆過衰敗。你一定想象不到,在這樣一條老街裏,竟然有兩棟書院,三座寺廟,四個商行,五座大門,六棟洋樓,七種小吃,八種景觀,九座古大厝,十家老字號。老街從慈航廟直落西門外,長一公裏多,寬度約4米到5米。明朝時,此街稱作西直街。在改革開放前,它一直是永寧商貿的集中地,如供銷社、菜市場、手工作坊,甚至銀行、稅務、郵電等單位都聚集在這條狹窄的老街上,現在這裏還留有不少遺跡。
3
小吃
小吃與一個市鎮的古老聚落總是有著幾乎絕對的關係,如果你在那些區域蹓蕩,常常會看見一些有意思的現象,如古老的業作,陳舊的店麵擺設,亦或者沒標上店名等等,其中有一項,便是舊時風意的製吃景象。永寧老街的小吃正是有此風意。雖然它與你想象中的小吃一條街並不相同,因為永寧老街裏的小吃,是你在走街串巷中,無意間被其散發出來的香味所吸引,坐下品嚐不覺驚豔,卻在回去以後念念不忘的味道。
4
古衛城
據史料記載,六百多年前永寧古衛城也確有東瀛門這座城樓,除此之外,永寧衛城內還有北門、南門、西門等城樓,後曆經明嘉靖“陷城”和清初“遷界”二次浩劫,許多城牆已被破壞。如今大家仍可從東瀛門上去追尋當年的衛城雄風,想象一下當時永寧衛配以兵額6900人,十八衙門,“封家不下三萬,官印七十二顆”的盛景。登上城樓,除了感受城門的雄偉和探尋曆史之外,還能望見與城門隔街相望的蔚藍大海,那便是永寧另一著名濱海景點—黃金海岸。
5
黃金海岸
黃金海岸內有觀音踏浪、海天佛國、海濱浴場等景點,也有臨海餐廳、金海岸食府、海鮮餐館以及豪華度假酒店等為遊客提供便捷服務。在沙灘,遊客朋友可以體驗沙灘摩托車、沙雕、親子遊戲的樂趣;喜愛遊泳的朋友則可以下海遨遊,感受大海的魅力;不論是情侶還是家人、朋友一同出遊,都可以乘坐黃金海岸的遊輪或快艇一探大海,吹拂海風,擁抱永寧的碧海藍天。
一棟番仔樓,一個故事,一個商號,一個故事,一條街巷,一個故事,一個城門,一個故事,永寧就是一座充滿故事的小城。六百多年,無論什麼劫難,都無法改變它重歸永保安寧的姿態。老街上小吃的味道一直保持著,沒有刻意設計的好看招牌,甚至沒有店名,可能這也是最沒掩飾的味道。來到永寧,不妨從老街拾階而上,慢慢尋找這裏保持不變的味道;再沿著城門外的大道,到黃金海岸風景區,邂逅美麗的海岸線。
記者:陳汝琳 陳敏明報道
編輯:洪棉棉
最後更新:2017-10-08 09:3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