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真人秀《Family Food Fight》,或比肩《MasterChef》
2017年10月9日,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了一个名为“最成功的烹饪类电视模式”的记录,而获此殊荣的就是《MasterChef》。据统计,该模式已经被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引进并改编,这其中也包括中国的《顶级厨师》。
而今天冷眼君要介绍的《Family Food Fight》,又是一档有美食有竞技的全新节目模式。之所以说是全新,是因为截止到目前海外版的第一季都还没有开播,首播时间是10月30日。但是从已知的资料和花絮素材来看,冷眼君认为,这又将是一个风靡全球的美食类模式,或比肩经典模式《MasterChef》。
我们先来看看《Family Food Fight》模式的一些基本信息:
节目名称:《Family Food Fight》
播出平台:Nine Network(澳大利亚)
制作公司:Endemol Shine Australia
播出方式:小日播,周日至周三,一季十七集
播出时间:周日19:00—20:30,周一至周三19:30—20:30
播出情况:澳大利亚版第一季即将开播(2017年10月30日)
内容简介:来自全国6组风格迥异的家庭齐聚一堂,在一整季节目的高强度高压力之下进行厨艺PK,每一轮都会有一组家庭淘汰,最后留在节目的那组家庭即获得“全国第一烹饪家庭”的殊荣,并拿到百万美金的奖励。
那《Family Food Fight》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模式,又有哪些模式亮点呢?接下来,冷眼君就来详细介绍。
这不仅是美食竞技,还是六段关于烹饪的家庭故事
初看该模式的花絮时,冷眼君感觉不过就是一档家庭厨艺大赛而已。每一季节目共有6组家庭,经过5周时间的比拼,最终有一组家庭胜出,并获得“全国第一烹饪家庭”的称号。
但是仔细研究之后发现,这个模式远不止厨艺竞技这么简单,其实还有围绕每一个家庭丰富的故事产生,而这种由多种人物关系所引发的故事,显然比《MasterChef》还要来得自然。
每一组参赛的家庭分别为4人,是由父母、夫妻、兄弟姐妹、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孩子等任意组合的4人组。于是,每一组家庭的人物关系都会具备天然的故事性。比如,为什么是你们四个,为什么那谁谁谁没有来,你们这组居然派来了四名女士……这些关于家庭的基本故事点,会在节目初期便开始建立,并随着比赛的深入,会更加被观众所熟知。
另外,一季节目总共6组家庭,应该说人数不算多,而且每一轮会淘汰掉一组,所以观众也不会因为人数过多而产生混乱。
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家庭里,其实都有着各不相同的文化,如果是不同民族、信仰的家庭,更是如此。尤其是在烹饪方面,祖孙三代在烹饪上的一些传承,将会很大程度上加重美食类竞技的人情味。当我们看多了色香味俱全的米其林水准的美食比拼之后,在《Family Food Fight》这个模式里,我们会更多的看到真正意义上的家常菜烹饪的秘笈,准确的说,是专属于不同家庭的味道。
所以在这档节目里,有以家庭为单位的美食竞技,也有丰富的家庭文化的展示,应该说这个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美食类节目里,缺少真实且丰富故事的问题。
小日播的编排,打破了一季真人秀周播的惯用方式
其实《Family Food Fight》除了有丰富的家庭元素之外,独特的编播方式,也是这个美食类模式最大的亮点。
从开头的模式基本信息应该可以看到,这个节目将打通周日、周一、周二和周三的晚间黄金档,一周四期节目,一季十七期节目的播出量,也算是目前不多见的模式了。
具体赛制是:
——周一、周二和周三为挑战赛,晚上19:30开播,时长60分钟。
周一:六组家庭围绕一个主题,给当期嘉宾做一顿饭,并由嘉宾评分,本期没有淘汰,但是评分最高的会获得一个巨大的优势奖励进入周二的挑战,比如比赛时间、厨房用具、导师帮助和其它神秘礼物,获胜家庭自己选择。
周二:户外挑战,所有的家庭都要去户外接受挑战,有可能是给婚礼准备餐食,或是大排档等比较接地气的,绝不会是大酒店或米其林。本期挑战失败的家庭将不能进入周三的挑战,直接进入周日的淘汰赛。
周三:完成指定料理的挑战,参加此次挑战的只有五组家庭,而本期挑战失败的家庭,将和周二挑战失败的家庭一起进入周日的淘汰赛。
——周日为淘汰赛,晚上19:00开播,时长90分钟。
周日:淘汰赛,周二和周三挑战失败的两组家庭进行比拼,最终失败的那一组家庭将被淘汰。
接下来,剩下的五组家庭进入下周的挑战,以此类推。四轮十六期过后,留下的两个家庭进行最后的决赛。
其实节目整体的视觉呈现还是很有欧美美食类综艺的特色的,细节都很不错,而具体的任务和拍摄过程,跟《MasterChef》也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比如这是棚内的主场景:
两侧分别是6组家庭专属的厨房:
而评委们将会在第二现场观看各组家庭的烹饪过程,当然,中间也会去到现场与大家进行互动:
虽然还没有看到完整版内容,但是冷眼君已经大概能感受到这个模式之下的看点了。
本土化的两大关键点
对于《Family Food Fight》这个模式的本土化来说,冷眼君认为有两个关键点,第一是家庭的选择,第二就是编播方式。
毫无疑问,家庭的选择绝对是节目成败的关键元素,但是在国内目前的环境之下,明星如何加入,素人又怎么取舍,这就需要仔细思考了。
可能组合方式无非这三种:一种是六组明星家庭,这就把明星的家庭成员自然引出;一种是三组明星家庭和三组全素人家庭,形成一种对抗感;还有一种就是六组全素人家庭,明星作为每次挑战任务的重要嘉宾。可能相比之下,目前国内最好的方式还是六组明星家庭会更合适一些。
再就是编播方式,说实话,第一次看这个模式的播出方式时还有一些看不太明白,也认为本土化时一定会改造成周播的方式,要知道,目前的卫视版面中还没有原模式那样的编播方式。如果要这样改造,模式中挑战赛和淘汰赛之间的关系就需要重新梳理,“3+1”的跨周赛制很有可能改成“1+1”的周末单期模式,这样也会更直观。
但是冷眼君倒是觉得原版的这种播出节奏还是很有意思的,如果要沿用,其实也完全可以不用跨周,调整为周一到周四的晚间即可,这样既不会影响现有周末的季播版面,还能保证一个小日播的晚间通档,也是一次新尝试。当然,这会涉及到剧场的版面调整,还有就是一个通档只有一个节目,可能也会在收益上受影响,但还是值得一试。
以上就是冷眼君对《Family Food Fight》这个模式的一个初步理解,等正式版第一季开播后,再找机会具体说说里面的细节设计。
如对《Family Food Fight》模式感兴趣,可以按以下方式联系:
联系人:Vikki
最后更新:2017-10-28 00:4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