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4
美食
美食科普篇,想學你就來——製作西餅的小竅門
西餅是指來自西方國家的西式點心與糕餅。是以麵粉、油脂、雞蛋、糖、乳品等為主要原料,輔助以各種添加劑等,按照特定的工藝製成的,是西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西方飲食文化中起舉足輕重的作用。西餅包括酥、派、塔、曲奇、餅幹、泡芙、果凍、慕斯等,所以,西餅的種類很多。而影響西餅製作成敗的因素大多與攪拌的方法和烘焙的時間溫度有關。
在製作西餅一般常用的攪拌方法有兩種。糖油拌合法:大多數的小西餅都是使用糖油拌合法來攪拌,即先將配方內的幹性材料與油脂拌發後,再將配方內的蛋分次加入攪拌均勻,最後,可依序加入水、牛奶、果汁等,與麵粉拌勻即可。直接攪拌法:酥硬性小西餅即冰箱小西餅大都是使用直接攪拌法來製作,即是將配方內所有原料全部一起拌攪。通常攪拌時間的長短會直接影響到成品的脆硬性,時間長,會令麵煳鬆軟,成品的酥性較大,而時間短,則麵煳會較幹硬,令成品也較硬。
烘焙的溫度與時間會直接影響到成品的成敗,因此須格處注意。西點的烘焙溫度多采中溫175~190℃,與上火大下火小的方式來烘烤。溫度過低會造成成品的幹硬,色淡,且擴散麵積過大。溫度過高,容易造成餅幹邊緣成烤焦現象,且降低了擴散的能力。正確烘烤完成的西餅,其邊緣與底部均應轉成金黃色。
最後更新:2017-10-25 19: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