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美食
晚餐不宜多,營養不能少!美味晚餐,你吃對了麼?
“早午餐和隨便,晚餐吃得好”,儼然是上班族的飲食規律。但是以這種晚餐補早餐和午餐,過多攝入高脂肪、高熱量、高蛋白食物的習慣,加之運動量不足,卻為身體埋下了“定時炸彈”。晚餐過飽是引發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形成尿結石、大腸癌、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之一。《黃帝內經》中說:“胃不合則臥不安。”如果晚餐選擇不對,你在漫漫長夜輾轉反側。那麼,晚餐應該怎麼吃才健康?
晚餐不科學,容易得8大疾病:
1.失眠多夢
中醫認為“胃不和則臥不安”,晚餐過飽,吃得太晚,臨睡時胃內還有飽脹的感覺,胃腸還要加班加點消化食物,得不到休息,緊張的信息傳遞到大腦,就會使人出現失眠、多夢,久之易引起神經衰弱等疾病。
2.肥胖
晚餐吃得過飽,過多的熱量儲存在體內,轉變成脂肪,而且晚餐後運動量小,故最容易使人發胖。晚餐攝入的熱量應該不超過全天熱量的30%,這是控製發胖的關鍵。
3.血脂異常、高血壓
大量的臨床醫學研究資料證實,晚餐經常進食高脂肪食物者比進食素食的人的血脂一般要高許多。而患血脂異常、高血壓的人,如果晚餐經常進食動物脂肪,且睡眠時人體血流速度減緩,大量的血脂沉積在血管裏,等於火上加油,會使病情加重或惡化。
4.冠心病
晚餐經常攝入過多熱量,可引起血膽固醇增高,過多的膽固醇堆積在心髒血管壁上,久而久之就會誘發動脈硬化和冠心病。
5.大腸癌
晚餐過飽必然會使部分蛋白質不能被消化吸收,這些物質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會產生有毒物質,再加之睡眠時腸道蠕動減慢,延長了有毒物質在腸道的停留時間,促進了大腸癌的發生。
6.糖尿病
中年人如果長期晚餐過飽,反複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會造成分泌胰島素的胰髒負擔加重,進而衰竭,從而誘發糖尿病。
7.尿道結石
尿道結石與晚餐太晚有直接關係。人們排尿高峰一般在飯後4至5小時,如果晚餐過晚,排尿高峰期人處於睡眠狀態,尿液便會全部留在尿道中,久而久之尿液中的鈣質沉積,就會容易形成尿道結石。
8.胰腺炎
充盈的胃腸道壓迫膽、胰管開口,甚至時膽汁流入胰髒,膽汁激活胰蛋白酶,產生自體消化,從而會導致胰腺炎的發生。
那麼晚餐如何吃才健康呢?
1.晚餐趕早不趕晚
晚餐時間最好安排在晚上6點左右。8點之後最好不要吃任何東西,飲水除外。晚餐後不宜過早睡覺,讓食物有充分消化的時間。胃部食物若得不到充分的消化,食物會變成酸性,通過血液輸送到全身,易發生酸中毒,出現身體乏力、胃潰瘍、動脈硬化等。
2.晚餐不宜過飽
晚餐以六七分包為宜,吃太多來不及消耗,多餘的熱量會轉化為脂肪堆積在體內。
3.晚餐宜清淡養腸胃
以清淡的食物為主,選擇脂肪少、易消化的食物。吃得簡單點、清淡些,不僅能減輕胃腸負擔,還能促進夜間睡眠。
4.晚餐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膳食纖維不僅能夠促進腸蠕動,提高胃腸消化功能,還可影響血糖水平,並有防止熱量過剩、控製肥胖的作用。此外,尚可預防膽結石,並降低血脂的作用,因而應保證攝入適量的膳食食物。
5.不宜吃過於辛辣和過鹹
晚餐吃得過於辛辣,會造成胃部灼熱及消化不良,嚴重者引起腹痛、腹瀉等不適。吃得過於辛辣容易傷陰氣,身體處於燥熱,易上火。
6.適當吃助眠食物
牛奶具有催眠作用,睡覺前適量飲用牛奶具有助眠作用。此外,核桃能有效幫助改善睡眠質量,對神經衰弱、失眠、健忘等有改善效果。因此,晚餐時適量使用核桃。
百科名醫版權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最後更新:2017-10-08 02: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