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37 返回首頁    go 期貨


期貨套保為企業經營加保險

  規避產品和原料價格大幅波動風險

  蛋價觸底、豬肉價格觸底、多地蒜薹滯銷,今年以來,部分農產品價格呈現下滑趨勢,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中國農業經濟景氣監測預警報告顯示,農產品總體價格由連續七個季度同比上漲轉為下跌。那麼,相關企業該如何規避產品和原料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呢?魯證期貨日前在濟南舉辦“泉城匯”產業投資沙龍,業內專家和企業負責人結合自身體會,就企業如何利用期貨、期權開展風險管理進行了交流。

  套期保值是大勢所趨

  參會的保齡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保齡寶)期貨部總監劉安富表示,原材料和產品價格波動頻繁且難以控製,對企業影響巨大,這是目前企業亟須解決的問題。他的擔憂顯然有前車之鑒: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導致商品價格大跌;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挫;2004—2014年國內玉米澱粉出廠價格頻繁波動。受原材料成本和市場需求變化影響,目前很多企業經營困難,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控製原材料成本和銷售風險。

  劉安富稱,將目光放之海外,國際四大糧商都是通過期貨市場控製風險,提前鎖定經營利潤,而國內在這方麵需要加快推進。

  期貨市場是實體經濟的晴雨表,也是控製價格風險的重要工具。國際互換和衍生品協會調查顯示,衍生品工具是全球頂尖企業不可或缺的風險管理工具,世界500強企業中,有471家企業使用衍生品工具,占比達到94.2%;500強企業最多的10個國家中,中國企業使用衍生品工具的比例最低,剛剛超過62%。

  給現貨商品買保險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2011年,保齡寶開始介入期貨市場,並迅速嚐到了套期保值的甜頭。2016年12月,該公司銷售部與客戶簽訂了2017年一、二季度的澱粉糖產品合同,需要玉米原料3萬噸,對方要求澱粉成本控製在2050元/噸,而當期華北玉米價格經測算實際達到2280元/噸。為了鎖定利潤,公司期貨部提前在期貨市場買入等量的玉米。進入2017年,現貨價格果然一直高於訂單成本,因提前做了買入保值,利潤差彌補了增加的現貨成本,鎖定了現貨銷售利潤。

  這是保齡寶利用期貨市場鎖定原材料成本的具體實踐。未來某一時間準備購入原材料的企業,為了規避價格上漲風險,可以采取買入套期保值。同樣,經營者如果擔心未來產品價格會下跌,可以提前采取賣出套期保值的方法,以鎖定利潤。

  劉安富說,套期保值與現貨交易的方向相反、產品種類相近、數量相近、月份相近,目的是有效規避現貨經營風險,類似於購買保險,出現風險後可以獲得相應的補償,如果沒有風險,也沒什麼大損失。

  現貨市場迎來“再保險”

  如果說商品期貨是企業現貨貿易的“保險”,那麼商品期權就提供了“再保險”機製,企業可以通過期權產品對衝期貨價格的波動。

  3月31日,國內首個商品期權豆粕期權正式上市交易,4月19日白糖期權也正式上市交易。這是繼上證50ETF期權推出後,國內期權市場邁出的一大步。

  魯證經貿有限公司做市商部負責人王學強介紹,從國際市場來看,企業在做套期保值時,幾乎沒有不使用期權產品的。由於國內商品期權長期缺位,企業隻能通過期貨市場來管理風險,無法完全滿足企業的多樣化需求。通過“現貨+期貨+期權”的組合,企業能夠更有效地規避市場原料或產品的價格波動風險,鎖定自己的收益。

  王學強說,與期貨相比,期權產品更加複雜、專業、精細。期權的核心就是將交易中的“權利”和“義務”進行區分,期權買方通過繳納權利金獲得“權利”,期權賣方收取權利金的同時就承擔了對應的“義務”。期權的報價就是“權利金”的多少。期權與期貨相結合,就有了多種多樣的組合與策略。

(責任編輯:DF306)

最後更新:2017-06-18 01:24:48

  上一篇:go 布侖特原油發展曆史是怎樣的?
  下一篇:go 全球VIX指數及其衍生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