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
期貨
上期所助力產業企業打造核心競爭力
由上期所舉辦的2017年第四期套期保值企業專場培訓日前在上海舉行。與會專家認為,利用期貨等金融衍生品工具不僅可以提升企業的經營能力,還可以幫助企業打造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運用期貨等金融衍生工具來提升自身的生產經營能力,企業運用期貨工具的能力與產融結合的水平也在顯著提高。“小型企業運用期貨工具主要是發揮其鎖定成本、平穩利潤、保障生產的作用,從而提升企業的綜合經營能力。而對於大型企業,運用期貨等金融衍生工具不僅是企業的必備能力之一,其目的是構建新型產融結合的商業模式。”上期所理事、中期協非會員理事張宜生在會上表示。
企業在實際的經營中,首先遇到的是價格風險。“以銅管加工企業為例,企業在產業鏈中的議價能力較弱,銅價的波動不僅影響企業利潤甚至直接關係到企業的生存。銅管加工企業的利潤大約隻占銅管價格的2%,近90%的成本由原料銅的價格來決定。”海亮股份董事長曹建國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
其次是庫存風險。“當前,企業套保工作已從最初單純對原料端進行買入套保,到結合現貨采銷製定季度、年度的套保方案,再到如今的淨庫存套保。”從具體操作層上來講,曹建國進一步表示,“淨庫存指的是已經定價的總采購量減去已經定價的總銷售量後暴露出的風險敞口,值得注意是,采購量與銷售量的界定有別於傳統的現貨方式。以采購端為例,即使采購的貨物已經進入公司的倉庫但如果貨物還沒有定價,則不計入采購量當中,貨物的價格風險依然存在於上一個企業當中。”
正因海亮股份充分利用了期貨工具,才得以在幾次銅價格極端波動的行情中生存下來,現在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銅管加工企業。曹國強對記者詳細講解了海亮股份是如何利用期貨工具服務企業經營的。“價格風險暴露的淨庫存,也正是企業期貨操作中麵臨的風險敞口,實體企業通過期現結合的方式對衝風敞口的同時,也實現了經營效益的提升。由於堅持期現結合的經營理念,企業隻對麵臨的風險敞口做對衝管理來賺取穩定的加工利潤。”
“使用期貨等金融衍生工具不僅可以提升企業的經營能力,還會促使行業內產業集中度的提高與長單貿易的形成。期貨市場因為其高流動性與高透明度的特點,市場交易的價格被廣泛接受並應用於產業鏈貿易的各個環節。”張宜生認為,以期貨價格為基礎的長單貿易的形成,使得企業有更多的精力進行生產工藝的研發與提升,具有優勢技術的企業在穩定經營風險的同時將不斷壯大自身規模,從而提高產業集中度。
除此之外,“依托交易所提供的場內市場,場外衍生品工具還可以為企業提供融資、進出口貿易、匯率、風險對衝等全方位的服務。場外期權可以為企業提供更個性化的服務,例如對於需要平穩利潤又不願承擔保證金風險的上市企業來說,可以通過購買場外期權來實現。”宏源期貨董事長王化棟表示。
“而產業集中度較高的行業中的龍頭企業還有可能成為期權業務做市商。”王化棟進一步解釋說,在金融衍生品更為發達的國外,除了有大型投資銀行作為期權做市商外,行業內具有影響力的龍頭企業也常常作為做市商為市場提供流動性。開展做市商業務既是龍頭企業自身對衝風險的需要,同時也是其承擔行業發展責任的體現。
(責任編輯:DF306)
最後更新:2017-09-27 08:4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