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5
期貨
甲醇貿易商套利操作日趨成熟
轉變思路破解困局
老趙(化名)曾就職於華東多家現貨企業,目前在上海一家貿易公司任副總裁,負責能化產品的套利和對衝操作。記者和老趙相識多年,在業內人士眼中,他是一位精通現貨貿易和期貨操作的“行家”,有20多年化工倉儲、原料采購、進口分銷和國產分銷等工作經驗。
作為連接上、下遊的中間環節,近年來多數化工品貿易商在“上擠下壓”的夾縫中求生。尤其當下的市場,油價劇烈波動,市場供需失衡,區域化特征明顯,甲醇貿易商的日子越發艱難。老趙在化工行業摸爬滾打了20多年,經曆了風風雨雨,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自然有他的生存之道。
甲醇傳統貿易模式陷困局
談起這20多年的市場變化,老趙直言,傳統貿易商若不尋求改變,很難熬過“寒冬”。“剛開始做化工貿易時,正好是行業的上升期,那時生意很好做,日子過得很滋潤。”老趙告訴記者。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批零價差、地區價差及信息價差帶來的利潤很可觀。尤其是跨區調運方麵,甲醇貿易商經常利用回程車實現更高利潤。但是隨著市場的變遷,區域價差收窄以及運輸競爭,壓縮了貿易商的生存空間,貿易商在利潤快速縮水的同時,也麵臨優勝劣汰的市場格局。近幾年,張家港、寧波等地的化工品市場出現了明顯的萎縮,貿易商的服務價值在新市場格局下日漸式微。
“目前,甲醇傳統貿易商主要采用分銷、代采、物流、融資等貿易手段。”老趙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傳統貿易商一般是通過鎖住上遊供應尋求銷售附加值,鎖住下遊需求尋求采購附加值;通過物流手段,擴大服務附加值,獲得銷售收入,爭取更高的銀行授信額度。另外,部分貿易商以現貨為載體,利用授信獲得資金,實現超額回報。還有一些靜待市場機會,捕捉買入和賣出時機。
但在實際操作中,由於市場參與者太複雜,各自的出發點不同,地區差、信息差、時間差等越來越難捕捉。與此同時,新的貿易手段越來越普及、產業高度集中以及電商平台的興起,對於傳統貿易商來說都是挑戰。
“部分貿易商會在期貨和現貨雙線布局,或者以更高的視角雙線對衝操作,他們更注重宏觀驅動,模煳供需階段性細節,進而”搶跑“市場。這對基於行業內平衡表邏輯的操作而言,無疑有著極大的殺傷力,不斷淘汰單邊操作的甲醇貿易商。”老趙稱,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少甲醇貿易商已經開始轉變思路,有意識地規避拿現貨單邊操作的模式,目前很多轉向了基於基差邏輯進行套利和對衝操作。
耐心捕捉內因套利機會
今年以來,國內港口甲醇庫存一直處在偏低水平。出現這樣一種態勢,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年初外商過於強勢,對升水要求太高。在今年年初價格比較高的情況下,很多做伊朗進口甲醇分銷的傳統貿易公司都放棄了長期的合作模式,紛紛轉向了可以管理敞口風險的套利操作。
無論是生產或經銷,均麵臨敞口風險,套利操作雖然不能帶來超額利潤,但可以平滑利潤,降低極端事件引發的風險。在市場參與度提高後,平時的盤麵很難出現無風險套利或內因套利機會。因此,對甲醇貿易商來講,需要耐心等待機會,做好基差、庫存、產銷率、上下遊利潤分配等基礎工作,尋找套利機會,修正市場錯誤。
“我們現在的期現業務追求的是穩健操作,說白了就是一買一賣,買強賣弱,更傾向於內因套利的操作。”老趙介紹說,內因套利是指當商品期貨品種間價格關係因某種原因過分背離時,通過內在糾正力量而產生的套利行為。結合期貨工具,以風險最小化為目標,不強調對現貨市場未來走勢的預測,僅在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同時進行反向操作。屬於內因套利範疇的交易主要有跨期套利、月間套利以及上下遊產品關係套利。
在內因套利的過程中,分析十分關鍵,主要是尋找目前價格關係過分背離的原因,以及未來能夠糾正價格關係的內在因素。老趙解釋說,與甲醇的套利交易選擇聚烯烴,而不是煤炭,是因為煤炭的價格比較平滑,與甲醇的波動率不太吻合。具體實踐中,可能會以基於數據收集的平衡表作為主要交易邏輯。
“對於甲醇市場來說,今年更多要關注MTO,我們交易也會參考MTO的開工情況,以及它對甲醇供需的影響。”老趙認為,明年下遊沒有亮點,上遊供應會增加。MTO可能沒有明顯的增長,供應端要關注國外幾個大裝置投產的進度。
在老趙看來,首先要看國外供應商與MTO企業的利益平衡關係,能達成平衡的價格肯定就是甲醇價格的中樞。內地市場區域化是甲醇市場的新現象,從今年情況來看,內地與港口套利窗口打開的時間並不是很長,尤其西北地區直接運輸到華東的幾個物流線路並不是很順暢。國外甲醇產能的兌現情況,是長線值得關注的因素。
貿易商操作趨於理性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不少貿易公司在進行期現套利操作時,普遍會基於一個原則:隻有在市場出現矛盾點的情況下才會做,基差有多大就做多大的量,基差小就少做。
對此,有甲醇貿易公司人士坦言,由於倉儲費較高以及日益突出的滯貨風險,傳統貿易商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許多拿貨做單邊的公司因成本太高或倉位難以控製,很容易出現問題。正是因為吃過虧、受過傷,貿易商才會更理性,選擇風險相對較低、投資回報率也較低的套利操作。
其實,今年市場中還是出現了比較典型的偏正向套利的局麵,很多品種的遠月價差擴大,適合正向套利操作。在老趙看來,這是一個比較好的操作機會,但要回避極端行情。反向套利的機會也有,在期貨貼水的時候,可以做多期貨、賣出現貨,然後在基差回歸的情況下,進行平倉。
老趙還向記者介紹了去年做空甲醇、做多PP套利操作的邏輯。“當時的數據顯示,1—3月份PP進口量大減,4月數據還沒公布,一季度進口總計減少了30萬噸,年化折合120萬噸,國內供應已經開始擠占國外進口產品市場。PP進口成本高,估算每噸在8000元以上,較國內價格有明顯升水。相比之下,國內塑料進口價格升水不多,說明國外進口塑料正在擠占國內市場,這導致兩者價差短時間明顯縮小。”老趙說,與此同時,國內水泥產量以及塑料編織產品出口數據都較好,短期看PP需求端恢複情況比塑料要好。“當時看,G20峰會即將召開,9月前江浙部分化工廠可能停產,利多PP和塑料。但是塑料進口占比高,PP市場國內供應占比高,甲醇可以進口交割,所以多PP、空甲醇。另外,盤麵價差方麵,PP幾乎和現貨平水,甲醇是升水的,而且9月之前煤製烯烴投產項目和5月相比沒有太大變化。”
老趙稱,這個策略的實施周期是去年5—8月份,在操作過程中,麵臨著原油暴跌、PP需求萎縮以及消費淡季短期可能會有調整的風險。甲醇進口成本、PP進口利潤、國內進口量和產量是主要的關注指標。“套利窗口的判斷,在走勢強弱相差較大的情況下比較準確,但是如果品種之間聯係緊密、走勢強弱相仿,則較難判斷價差的方向。”
在他看來,明年甲醇的新增產能,尤其是伊朗的裝置,足以改變甲醇市場目前平衡表的邏輯,市場人士要密切關注。基於此,從長期來看,老趙傾向於把甲醇期貨作為空頭配置。
(責任編輯:DF306)
最後更新:2017-08-30 09: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