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期貨
影響國內原油價格的主要因素
中國原油產量及消費量在世界原油市場的份額有多大?
答:據BP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中國生產原油399.9萬桶/天,占世界原油產量的4.3%,是世界第八大原油生產國;中國原油消費量為1238.1萬桶/天,占世界消費量的12.8%,是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費國。
我國原油產量及進口量有多少?
答: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6年我國生產原油19771萬噸,進口原油3.81億噸,出口294萬噸,原油表觀消費量5.56億噸,對外依存度突破65%。
我國原油進口主要來自中東產油國、俄羅斯及前蘇聯地區、非洲的產油國和地區。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信息,2016年進口原油3.81億噸,同比增長13.6%。2016年我國從中東地區進口的原油占總進口量的近50%,中東地區是我國原油進口的最主要來源,因此上海能源交易中心(能源中心)在原油期貨標的物的選取上,也是選擇了自中東進口的最大量中質含硫原油。
哪些公司擁有原油進出口權?進口原油需要配額嗎?
答:我國原油進口實行國營貿易管理,同時允許一定數量的非國營貿易進口。出口實行國營貿易和出口配額管理。
原油貿易分為國營貿易和非國營貿易。其中,國營貿易進口實行自動進口許可證管理,沒有數量限製,由具有國營貿易進口經營權的企業申領自動進口許可證組織進口。具有原油的國營貿易進口經營權的企業有:中國中化集團公司、中國國際石油化工聯合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石化集團控股)、中國聯合石油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控股)、珠海振戎公司、中海油。
非國營貿易進口執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時承諾的允許量。從2002年開始,每年下達非國營貿易配額,允許非國營貿易企業從事部分數量原油的進口,並逐年增加配額。
2015年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分別下發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進口原油使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運行[2015]253號)和《關於原油加工企業申請非國營貿易進口資格有關工作的通知》(商貿函[2015]407號),明確了對符合條件的地方煉廠放開進口原油使用權和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權。
自2017年5月5日起,國家發改委已停止接收有關原油加工企業使用進口原油的申報材料。對2017年5月4日前已按規定完整提交申報材料的企業,繼續開展後續核查評估等工作。
截至2017年4月30日,全國共有22家地方煉廠獲得原油進口使用量共計7995萬噸。其中有19家地方煉廠獲批非國營貿易進口原油資質,共計4564萬噸。另有7家地方煉廠正在申請原油進口使用權。
我國外貿進口原油和內貿原油的計價方式有什麼不同?
答:外貿部分:我國從中東原油進口的基準價主要參考普氏阿曼/迪拜均價的平均價,從西非國家原油進口參照布倫特。
內貿部分:國內中石油和中石化集團之間購銷的原油價格由雙方協商確定;兩個集團公司內部油田與煉油廠之間購銷的原油價格由集團公司自主製定。由於我國目前自身沒有定價機製,因此我國經常參照國際上同類品質的原油產品定價。國內原油分為輕質油、中質油I、中質油II、重質油四類;國際相近品質參照油種為:輕質油參照塔皮斯原油、中質油I參照米納斯原油、中質油II參照辛塔原油、重質油參照杜裏原油。適時推出我國自己的原油期貨,有助於改變我國國內原油定價參照國際同品原油的現狀。
我國石油戰略儲備的管理模式有什麼特點?當前規模及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答:我國石油儲備體係包括政府儲備、企業義務儲備和商業儲備三種模式。其中,政府儲備和企業義務儲備屬於國家戰略儲備,商業儲備指企業儲備中減去義務儲備的部分。在管理模式上,采取了石油儲備辦公室—石油儲備管理中心—儲備基地的三級垂直管理模式。目前中國原油戰略儲備共三期規劃。總體規劃中,中國計劃投資超過1000億元,用三個五年完成三期共7000萬立方米的戰略儲備。
(責任編輯:DF306)
最後更新:2017-07-26 08: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