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6
期貨
避險魅力尚未消失!兩件怪事或撬動黃金行情
摘要
總體來看,過去幾個月以來,黃金對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的反應卻相對較弱。
北京時間本周二(8月29日)清晨,朝鮮發射的一枚導彈飛躍日本領空,導致朝鮮半島地緣政治風波再度升級,令避險情緒急速升溫,金價曾一度飆升,並觸及1322.41美元/盎司的10個月高位。隨後,又回吐部分漲幅。
眾所周知,一直以來,黃金都被視為避險資產。黃金之所以可以避險,關鍵在於它的價值高,並且是一種獨立的資源,不受限於任何國家或貿易市場。當國際政治經濟局勢出現動蕩,發生戰爭、恐怖事件或經濟危機時,投資者大多會選擇購買黃金以使資產保值,黃金的需求也會因此擴大,從而刺激金價上漲。
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地位已失?
然而,總體來看,過去幾個月以來,黃金對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的反應卻相對較弱。
安聯首席經濟顧問默罕默德·埃爾·埃裏安(Mohamed El-Erian)認為,受非傳統貨幣政策以及加密貨幣市場擴張的影響,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地位已被侵蝕。
首先,各國央行長期以來對非常規貨幣政策的追求,已有效地令資產價格與潛在的基本麵脫鉤。在這種情況下,基於曆史表現的模型往往高估了資產價格對地緣政治局勢趨緊做出的市場反應——包括股票等風險資產的下跌,或黃金的上漲。
其次,一部分傳統買家對黃金的興趣已經轉移至日益增長的加密貨幣市場,這也得益於市場對加密貨幣投資需求的普遍增長。因此,加密貨幣市場的投資者獲得的回報明顯更高,從而令該市場吸納了更多的資金。
盡管黃金依然在多樣化的市場風險敞口中發揮作用,但就目前看來,其在對衝風險與實現資產類別多樣化等方麵所發揮的作用則有所弱化。不過,這並不意味著黃金作為避險的地位一去不複返。
這兩件“怪事”或撬動黃金牛市行情
暢銷書《貨幣戰爭》的作者詹姆斯·瑞卡茲(James Rickards)認為,最近黃金市場正在發生一些“奇怪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是,美國財政部長努欽(Steven T. Mnuchin)上周去視察了近半個世紀沒有被看過的諾克斯堡的黃金儲備。第二件事情是,德國央行上周宣布,目前已完成將價值近310億美元的金條從美國紐約和法國巴黎兩地搬至德國法蘭克福的計劃,而這比原計劃整整提前三年。
瑞卡茲稱,上述兩件事情均表明一個道理:雖然那些政客們經常在公開場合貶低黃金,但他們在私下裏卻密切關注著黃金。
瑞卡茲指出,美國政府一直希望以忽視諾克斯堡的黃金儲備的方式來表現出其對黃金不屑的態度。但本次美國財政部長努欽視察諾克斯堡黃金儲備的時機恰好與美國即將觸及債務上限的時機相吻合。隻要美國財政部將其持有的黃金儲備進行重新估價,那麼就會憑空多出一大筆資金。因為目前美國財政部的黃金儲備是以42.22美元/盎司來進行估價的,而如今,黃金的市價已在1300美元/盎司上方。
瑞卡茲還表示,一旦美國財政部對這些黃金儲備進行重新估價,那麼該部門就可以根據1934年的《黃金儲備法案》向美聯儲發行新的“黃金券”,並要求美聯儲加印現金到美國財政部的帳目之下。由於這筆資金來自黃金儲備的升值,因此,美聯儲向美國財政部加印現金不會令美國國債增加。所以,努欽可能需要確保對美國黃金儲備進行重新估值之前,諾克斯堡的黃金儲備很安全,沒有失竊之虞,也不會憑空“不翼而飛”。
那麼,德國央行為何會提前完成黃金儲備回收計劃呢?
瑞卡茲曾在2011年的《貨幣戰爭》前言中寫道:“在極端情況下,美國可能會凍結或沒收那些存儲在美國領土上的外國黃金。”
2013年年初,德國央行宣布計劃在2020年前從美國和法國運回674噸黃金儲備。但實際上,德國政府未必真的希望取回黃金,因為法蘭克福缺乏完善的黃金租賃市場。然而,德國政府還是取回了黃金。
瑞卡茲指出,問題的關鍵在於德國央行宣布該計劃的2013年和提前完成該計劃的2017年都是德國的大選年。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支持從國外取回黃金儲備可能是為了討好德國選民。
路透此前援引業內分析師的觀點稱,德國運回黃金的行動可能是在為其未來新的本國貨幣德國馬克做準備,以應對英國脫歐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歐元區潛在的解體的可能性。
CNBC對此評論稱,這雖然聽上去像是“不著邊際的瘋狂預言”,但其實並非危言聳聽。
(責任編輯:DF306)
最後更新:2017-08-31 16: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