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06 返回首頁    go 期貨


期市宏觀功能及影響實證研究

摘要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我國期貨市場在宏觀經濟運行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期貨市場在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來,我國期貨市場功能逐漸增強並擴展至宏觀經濟領域,主要體現在促進經濟增長、協助國家宏觀調控和爭奪國際定價權三個方麵。本文通過統計實證方法,試圖揭示期貨市場的宏觀功能和意義。

  期貨市場促進經濟增長

  關於期貨市場促進經濟增長功能的研究,我們選取2001—2017年我國期貨市場成交額和GDP季度數據為樣本。首先利用 ADF對經季節調整後的序列進行平穩性檢驗,結果顯示,其殘差序列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平穩。進一步對兩序列進行Granger因果關係檢驗,根據VAR模型選取最優滯後階數2,結果顯示,兩者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經濟增長對期貨市場成交額的促進作用明顯。

  考慮到2015年下半年股票市場暴跌和熔斷對此後期貨市場成交額形成較大擾動,剔除2015年及之後的數據對我國期貨成交額與GDP進行Granger因果關係檢驗,結果顯示,兩者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互為因果,其中,期貨市場成交額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更明顯。

  表1: 2010年—2014年期貨市場與經濟增長的Granger因果檢驗

  此外,考慮到2015年期貨市場成交額異常主要源於股指期貨受限,我們使用2001年以來商品期貨成交額進行分析,對季節調整後的序列進行平穩性檢驗,結果顯示,我國商品期貨成交額與GDP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係。進一步進行Granger因果檢驗,結果顯示,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商品期貨成交額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一直比較明顯。

  表2:2001年以來商品期貨與經濟增長的Granger因果檢驗結果

  由上可以看出,我國期貨市場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比較明顯,即使在市場強勢監管政策影響下,商品期貨發展對經濟增長依然重要。同時,我國經濟增長對期貨市場發展一直存在明顯影響,說明經濟增長也促進了期貨市場發展。

  期貨市場協助國家進行宏觀調控

  期貨市場不僅可以反映經濟增長及運行情況,還反映經濟政策的預期效果,為製定宏觀經濟政策提供導向。經濟增長及通脹水平是宏觀經濟政策調控的重要目標,我們進一步對期貨市場與通貨膨脹和宏觀經濟政策的關係進行分析。

  1。期貨市場預先反映通脹水平變化

  我們選取2004年7月—2017年7月南華商品期貨指數(NH)、南華工業品期貨指數(GY)、CPIPPI的月度數據,以及2004年9月—2017年6月南華商品期貨指數與我國GDP平減指數的季度數據,分別考察我國期貨市場與通脹水平的關係。

  我們分別對NH與CPI、GY以及PPI、NH與GDP平減指數進行時差相關檢驗,結果顯示,NH對CPI的領先期達6個月,GY對PPI的領先期為2個月,NH領先GDP平減指數一個季度,期貨價格對我國價格指數具有較強的領先性。進一步進行Granger因果檢驗顯示,在由AIC準則確定的最優滯後階數下,我國期貨價格對價格指數均存在一定影響,期貨價格可以預先反映通脹水平變化,為製定實施宏觀政策和經濟調整提供依據。

  表3:三組序列的Granger因果檢驗

  2。期貨市場充分反映宏觀經濟政策導向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我國經濟政策先後經曆了危機後短暫寬鬆期、經濟過熱收緊期及經濟轉型政策穩健期,期貨市場均對政策效果和經濟形勢做出了有效反映,體現了期貨市場宏觀經濟導向的功能。以鋼鐵期貨為例,近年來黑色產業作為淘汰落後產能的重點,鋼鐵、煤炭等品種的走勢明顯弱於工業品,鋼鐵期貨價格與工業品價格的剪刀差隨著產能去化加速持續擴大,淘汰落後產能的政策導向在期貨市場上得以充分體現。

  表4: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我國經濟政策、經濟運行和期貨市場走勢

  為進一步檢驗金融危機以來期貨市場對宏觀政策的影響,我們分別選取2007年—2017年7月南華期貨綜合指數(F)、7天SHIBOR(S)及財政支出當月同比(CZ)作為反映期貨市場走勢、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鬆緊的指標,對變量進行對數處理,協整檢驗顯示三者存在協整關係。進一步進行Granger因果檢驗,結果顯示,財政及貨幣政策與期貨價格互為因果,反映出期貨市場既可以反映宏觀經濟政策,也影響宏觀政策的實施,其中貨幣政策對期貨價格的影響更為顯著。

  表5:期貨市場與貨幣政策的Granger因果檢驗

  期貨市場有利於爭奪國際市場定價權

  對我國期貨市場爭奪國際市場定價權的研究,我們選取2004年—2016年上期所滬銅主力合約結算價(SHFE)及LME3月期銅官方價(LME)的日數據,應用方差分解法考察兩個市場定價權的變化。結果顯示,LME在期銅價格波動的影響中始終占據主導地位,僅在滯後一期時,SHFE對滬銅自身的影響超過LME,但隨著滯後期增加,外部影響顯著增強,長期內倫銅在滬銅定價中仍占主導。

  表6:對LME及SHFE的方差分解

  但自2010年起,滬銅市場成交增長持續高於倫銅,進一步對2010年—2016年的樣本價格進行方差分解,考察在滯後一期時倫銅對滬銅價格的影響程度,結果顯示,隨著我國期銅市場成交的活躍,其價格影響力也在逐漸增強,自2014年起,短期內SHFE對自身價格的影響程度超過LME,成為影響價格波動的主要因素。

  表7:對SHFE的方差分解

  結論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我國期貨市場在宏觀經濟運行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實體經濟引導和國際市場話語權上,我國期貨市場仍與成熟市場存在差距。目前,我國期貨市場穩健發展,在國際期貨市場的份額逐年增加,對宏觀經濟和國際市場的引領作用也將逐步增強。

  (本文獲上期所“2017年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征文活動二等獎)

  (作者單位:一德期貨)

(責任編輯:DF306)

最後更新:2017-10-30 08:49:36

  上一篇:go 蔡丹青:加泰羅尼亞宣布獨立 避險情緒提振金銀
  下一篇:go 華爾街老兵:大崩潰發生之時 黃金也救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