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83 返回首頁    go 期貨


抽提出最優策略指導投資—專訪新晟期貨PTA分析師吳笛

  提要

  研究和投資的關係,好比大樹的根與樹枝、樹葉的關係,研究是根,通過大量的分析研究,抽提出最優的策略去指導投資,隻有研究做好了、做紮實了,投資才可能做好,就好像樹根紮得越深越廣,樹枝樹葉越繁茂。

  進入期貨行業對吳笛來說,看似偶然,實則必然。“我是做了多年現貨才轉型做期貨研究的,這也是對期貨熱愛使然,是深思熟慮的結果。”據吳笛回憶,2008年,從華南農業大學生物技術專業畢業後,他就職於廣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進出口公司,從事生物化工及能源化工產品現貨貿易,一幹就是七年。2014年,因為公司業務轉型,他也從貿易崗位轉型到期貨研究崗位。2015年,他進入新晟期貨任能化分析師一職。回顧自己的職場發展之路,他認為,正是由於自己多年在現貨企業任職的背景以及對期貨的熱愛,最終才選擇這份職業。

  做好產業和機構的智庫

  其實,吳笛早在2010年就接觸到期貨了,那時他還隻是以個人投資者的身份進入這個市場。後來身份幾經轉變,從個人投機者到現貨企業的研究交易者,再到金融機構中為實體企業提供風險管理策略的服務者,他對期貨市場的印象和自我要求也隨之轉變。

  “在剛進入期貨市場時,我認為這是個人參與商品行情波動操作的好方式。到了在實體企業參與套保的過程中,我對期貨的理解更深入了。那時,我認識到期貨不單可以用於投機,更是企業風險管理的工具。為企業做期貨研究,要求有研究框架,係統更完善,同時策略要與企業的實際相結合。”吳笛向期貨日報記者分析說,到了現在,他從實體企業進入金融機構做研究,格局在變大,這不僅要求研究者的知識體係更加完善、專業度更高,還要從宏觀到中觀行業,再到具體品種,方方麵麵都要考慮到。

  進入期貨市場的兩年時間,他從不同角度觀察了市場的全貌,對這個行業的認識也逐漸清晰。“在我看來,期貨市場是一個多功能的市場,是現貨企業風險對衝的市場,也是金融機構資產配置的市場,還是投機交易的市場。”吳笛說。

  不同的人眼中,期貨市場有著不同的魅力。在吳笛看來,期貨市場的魅力則在於,不同行情結構,都會有相應合適的策略給交易者選擇。比如,上漲行情可以買多,下跌行情可以賣空,振蕩行情可以套利或賣出期權等。他說:“作為分析師的我,主要角色是做好產業和機構的智庫,能夠通過對行情的分析研判,給產業客戶、機構客戶以及專業投資者開發最優策略。”

  做好研究才能做好投資

  吳笛認為,期貨研究的價值應當是,能夠幫助機構實現投資收益,幫助實體企業選擇正確的套保方案。當然實現的前提是,通過完善的研究框架以及數據庫準確的研判行情,提供最優的策略。

  據吳笛回憶,從事研究這些年來,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今年上半年的PTA行情,當時他非常看好PTA上漲行情,年初的行情也確實符合這個方向,但春節過後,宏觀氛圍的轉向和市場矛盾變化,導致PTA價格大幅下挫,這也一度動搖他對大方向的把握。他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在沉下心來了解宏觀氛圍轉弱背後的邏輯,跟蹤PTA產業結構動態,發現宏觀氛圍轉向,一是國內CPIPPI走擴的通脹預期,二是商品價格整體上行過快,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仍在深入,PTA產業結構並未發生根本性變化,上行趨勢的看法仍然要堅定。”

  投研一體化正熱,也指引著分析師走向新的方向。對於研究和投資的關係,吳笛比喻說:“它們好比大樹的根與樹枝、樹葉的關係,研究是根,通過大量的分析研究,抽提出最優的策略去指導投資,隻有研究做好了、做紮實了,投資才可能做好,就好像樹根紮得越深越廣,樹枝樹葉越繁茂。”

  此外,對於期貨優秀分析師選擇去私募類公司發展這一現象,吳笛認為是正常的,也是市場資源優化配置的結果。據他預測,在私募與期貨公司的激勵機製和體製不變的情況下,未來這一現象仍將繼續。

  同時,對於獲評鄭商所2017年度高級分析師的稱號,吳笛一方麵感覺非常榮幸,另一方麵也感受到了一種責任。“今年鄭商所在評選方麵非常花心思,從研報質量、權威紙媒發布、公開講課視頻等基礎要求,再到盲審、現場評審、網絡投票等環節的設置,都體現出評選的專業性。所以能夠最終獲獎,是非常榮幸的事情。”吳笛表示,作為鄭商所的高級分析師,無形中要求他更加專業。在當今快速發展的期貨市場,隻有不斷學習,才能持續服務實體,為期貨市場的發展做貢獻。

(責任編輯:DF306)

最後更新:2017-12-28 08:50:37

  上一篇:go 研究讓投資更有把握—專訪新湖期貨玻璃分析師周小燕
  下一篇:go 運用短期利率跨商品價差合約捕捉交易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