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
期貨
上期所:推進產品業務創新 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12月3日,上海期貨交易所(下稱上期所)在深圳舉辦主題為“推進產品業務創新,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的專場活動。上期所相關業務部門負責人及業務骨幹分別介紹了原油期貨、紙漿期貨、燃料油期貨合約修訂及倉單交易平台等產品和業務創新的最新進展情況,並在圓桌討論環節與相關行業嘉賓就期貨市場如何更好服務國家戰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進行了精彩的互動和交流。來自國內外知名金融機構、有關行業企業高管、專家學者,以及期貨從業人員、媒體代表等200多名參會代表出席了專場活動。
上期所副總經理滕家偉在致辭中表示,期貨市場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也是金融市場體係中為實體經濟服務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期貨交易不僅能成為實體企業風險管理的重要工具,而且也能成為國家有關部門觀察宏觀經濟運行的晴雨表。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可以預見的是,在這一時期,實體企業的風險管理需求將不斷上升,對期貨市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上期所將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增強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主基調,充分發揮交易所的優勢,推進產品、業務、監管、技術等方麵的創新,服務國家戰略,引領行業發展。
一是堅持依法全麵從嚴監管,把風險防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健全科學的風險預警係統和應對處置機製,提升一線監管的效能,及時發現和查處違法違規交易行為,堅決維護市場平穩運行;二是積極穩妥推進期貨市場對外開放,提升國際競爭力和定價影響力。紮實做好原油期貨上市,循序漸進吸引境內外投資者參與,重視走出去,研究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務實合作的可行路徑;三是推進產品創新,按照產業的需要,積極做好銅期權、紙漿期貨上市的準備,加快20號標膠的立項,做好不鏽鋼、有色金屬指數期貨的研發工作,做精、做細、做優現有品種,推出標準倉單交易平台;四是加大市場培育和宣傳推廣的力度,有針對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加強現場服務,廣泛吸引產業用戶運用期貨工具管理自身生產經營風險。
上期所大宗商品部總監鮑建平在專場活動上表示,上期所將建設上期標準倉單交易平台,在年內上線標準倉單交易,為實體企業提供交易、結算、交割、倉儲與風險管理等一站式服務,打通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最後一公裏”。
據介紹,上期所標準倉單交易平台是響應國家“互聯網+”計劃,利用互聯網和物聯網的技術,依托大數據和雲計算實現期貨與現貨、場內與場外、境內與境外有效的連接,拓展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空間。“在當前市場上,期貨在交易交割的時間、地點、品種、規格、方式的標準化與實體經濟多樣化、多元化的需求產生矛盾。打造平台的意義主要是解決現在期貨市場交易標準化與實體經濟需求多樣化之間的矛盾,來拓展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深度與廣度。”
在鮑建平看來,由交易所創建平台有其獨特優勢: 一是上期標準倉平台是建立在交易所現有的嚴密的規則體係和風險管理體係基礎上,具有法規規則的支持;二是建立在交易所現有的倉單係統、風控係統、交割係統等基礎上,具有獨特的、豐富的客戶與倉單資源的保障。
針對倉單交易平台的具體工作進程,鮑建平表示,目前倉單係統的開發工作已基本完成,計劃在12月底正式上線倉單交易。他表示,上期標準倉單平台的發展規劃將分三步走,首先在今年實現零的突破,實現上線標準倉單交易;其次從標準倉單逐步擴展準標準倉單及相關衍生品交易;最後是建成完善高效的倉單交易平台。
(責任編輯:DF306)
最後更新:2017-12-04 09: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