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期貨
中金所:建設現代金融體係
12月3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下稱中金所)在深圳舉辦專場活動。中金所副總經理李海超在致辭中表示,金融期貨市場是現代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專場活動的主題是“發展金融期貨市場,建設現代金融體係”,對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風險管理市場穩定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建立和發展金融期貨市場既是現代金融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具體體現。作為與一級發行市場、二級交易市場協同發展相互促進的風險管理市場,金融期貨市場不僅為人們管理基礎資產風險直接提供了便利,其價格波動還能有效反映投資者預期等諸多關鍵信息,有助於加強市場風險預研預判,進一步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體係。
二是我國金融期貨市場自起步以來,功能效果已日益顯現。中金所一直堅持服務並服從於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更好地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支持。實踐證明,金融期貨為投資者提供避險工具,降低其調整投資倉位的頻繁程度,對穩定現貨市場起到了積極作用。在金融去杠杆過程中,債券尤其是信用債賣出困難的情況下,國債期貨成為債券市場釋放風險的重要出口,有利於債券市場穩定。通過降低市場整體波動,金融期貨推動了長期資金入市,豐富了專業理財機構的策略和產品類型,為機構投資者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也為長期資本形成和降低企業主體融資成本提供了基礎。部分投資公司在開展定增業務時利用股指期貨管理風險,降低了上市公司定向增發成本,提高了融資效率;國債期貨也在提升投資者參與國債投標意願、促進國債發行等方麵作出了積極貢獻。
三是需要進一步推動金融期貨市場發展,完善風險管理工具供給。我國金融市場風險管理需求日益強烈,但是風險管理市場的發展還不平衡、不充分。當前,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持續深入,人民幣匯率形成機製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金融要素價格波動幅度擴大,給金融機構、企業的定價和風險管理帶來全新挑戰,市場主體迫切需要更多高效率、低成本的風險管理工具,而我們目前僅有3個寬基指數期貨、2個國債期貨,與我國經濟金融發展程度尚不匹配,在完善權益、利率、外匯風險管理產品體係方麵任重道遠。
李海超表示,下一步,中金所將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重要精神,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按照“品種豐富、功能齊全、交易適度、運行規範”的原則,基於實體經濟和現貨市場風險管理需求,進一步研究上市新的產品品種;以功能發揮為導向,進一步優化業務規則,提升市場運行效率,促進合理交易規模,增強市場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監管效能,加大違法違規打擊力度,建設一個更加規範高效的風險管理市場,助力現代金融體係發展。
在圓桌討論環節,圍繞“資產管理與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與會嘉賓表示,金融衍生品作為金融資產的一部分,通過服務金融現貨市場來服務實體經濟,其中最重要的表現形式是金融衍生品服務資產管理業務。特別是資管新規提出去杠杆、打破剛性兌付,將會加劇對金融衍生品市場的需求,未來資產管理業務的核心競爭力將從通道、產品角度轉到投資管理的水平上。
在防風險、嚴監管和去杠杆的市場背景下,債券市場發生了一係列變化。對此,鵬揚基金總經理楊愛斌表示,這種變化首先表現為利率波動性有所上升。“隨著監管的加強、利率的急劇波動,交易對手的信用風險也在上升。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債期貨作為重要的價格發現和風險規避工具,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在銀河證券債券投資部負責人郭濟敏看來,目前金融產品和金融工具還不夠豐富,在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日益加強的情況下,投融資管理創新還遠遠不夠,這是目前麵臨最大的挑戰。
郭濟敏認為,國債期貨在價格發現上非常有效,也是目前成本最低、最高效的風險對衝工具。“國債期貨是場內交易的標準化品種,交易流動性遠遠好於利率互換。國債期貨要成為價格發現的工具,需要進一步豐富投資者結構,期現能夠更為豐富,流動性進一步提升。期待完善國債的期現結構,有新的品種出現,有更多的金融機構進入。”
(責任編輯:DF306)
最後更新:2017-12-04 09: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