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70 返回首頁    go 期貨


支持上期所在境外設立交割倉庫

  上海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發揮橋頭堡作用行動方案提出

  上海市政府新聞辦11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上海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發揮橋頭堡作用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相關情況。《行動方案》提出,要加強上海金融市場與沿線國家(地區)雙邊和多邊合作,支持上海期貨交易所在境外設立交割倉庫;建設上海“一帶一路”能源和碳交易市場,盡快推出原油期貨。

  據了解,上海在開展廣泛深入調研、加強與國家部委對接的基礎上,製定形成了《上海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發揮橋頭堡作用行動方案》,並已經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這一行動方案是在上海近年來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堅實基礎上,加大推進力度的升級版。

  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經過近幾年的不懈努力,上海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金融合作方麵,在國家部委支持下,上海加快金融市場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雙向開放和互聯互通,確立了以自由貿易賬戶體係為基礎的跨境金融服務製度,對“一帶一路”建設支撐的金融服務體係更加完善。具體表現在:

  金融市場國際化程度進一步提高。上海黃金交易所分別同迪拜黃金與商品交易所、匈牙利布達佩斯證券交易所簽署了合作備忘錄,授權對方掛牌以“上海金”計價的期貨合約,實現了“上海金”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首發。截至今年8月底,上海黃金交易所已有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國際會員12家,約占其國際會員總數的近20%。

  人民幣跨境業務迅速發展。建立了人民幣跨境支付係統(CIPS),一期已經上線運行,首批19家境內中外資銀行參與,將為人民幣國際化和把上海建設成為全球人民幣跨境支付和清算中心發揮重要作用。同時,積極探索在上海自貿區開展人民幣境外貸款、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等創新業務,截至目前,累計已有678家企業開展跨境雙向資金池業務,資金池收支總額約8650億元。

  金融機構集聚效應明顯。近年來,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全球清算對手方協會、中國保險投資公司、國家開發銀行上海總部等一批與“一帶一路”建設有關的國際型、總部型、功能性的金融機構和組織,相繼在上海成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外資銀行也積極來滬設立分支機構。截至今年8月底,上海共有來自15個“一帶一路”國家(地區)的5家法人銀行、13家外資銀行分行和11個代表處,在滬“一帶一路”國家(地區)銀行的總資產規模約2122億元人民幣,占上海轄內外資銀行的14%,同比增長近49%。

  在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發改委巡視員王思政介紹了《行動方案》的主要內容。《行動方案》共8個部分,明確了上海在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橋頭堡作用的功能定位、實施路徑,尤其是聚焦六大專項行動,提出了60項實實在在的行動舉措。

  其中,金融開放合作專項行動共提出了10項舉措,要把握國家金融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機遇,在風險可控前提下,依托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創新,對接“一帶一路”金融服務需求,加強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聯動,目標是把上海建設成為“一帶一路”投融資中心和全球人民幣金融服務中心。

  圍繞企業普遍關心的跨境資金匯兌問題,《行動方案》提出,要加快推進人民幣跨境支付係統(CIPS)二期建設,打造人民幣跨境支付和清算中心;進一步拓展上海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賬戶功能。圍繞全麵對接企業的投融資需求,要完善麵向“一帶一路”的投融資服務體係,支持沿線國家(地區)在上海發行熊貓債等人民幣證券產品,支持境內外優質企業利用上海資本市場發展;加大開發性和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爭取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加大對通過上海開展“一帶一路”項目的貸款支持。圍繞拓展金融市場開放度,要加強上海金融市場與沿線國家(地區)雙邊和多邊合作,支持在滬金融市場與沿線國家(地區)交易所、登記結算機構間的雙邊業務和股權合作,深化黃金國際板建設和“上海金”定價機製,支持上海期貨交易所在境外設立交割倉庫;建設上海“一帶一路”能源和碳交易市場,盡快推出原油期貨等。

(責任編輯:DF306)

最後更新:2017-10-12 08:14:46

  上一篇:go 四季度實物需求回暖將提振金價
  下一篇:go 鄭商所調整棉花合約替代交割品升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