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73 返回首頁    go 美團網


美團入局,共享充電進入第二階段,是燒錢擴張還是抱團力抗?

早在年中就有消息稱美團即將入局共享充電寶行業,而今三個月過去了,美團終於進入市場,有媒體爆料在青島等地已經可以看到美團共享充電設備,而據悉隻要是美團點評的商家,都有機會介入該共享充電寶服務,這也意味著又一場共享戰爭即將打響。那麼,對於行業來說,這場行業競爭是以燒錢鋪墊市場為主,還是合作抱團為主?難道又要走共享單車、網約車的老路嗎?

其實,目前已經有不少巨頭入局,你看到的共享充電服務背後大多都有著巨頭的身影,怪獸充電是小米係,小電背後是騰訊,街電背後是聚美,而據說阿裏也可能要入局,隻是時間問題罷了。共享充電到底有沒有“錢途”,美團入局能加速行業變革嗎?

不被業內看好的共享充電寶行業為何頻頻有人入局?

從目前來看共享充電寶有兩個問題,一個是網點如何進行布局,通過入駐商家將共享硬件設備點擴大,那麼如何去選取點位就是一個藝術活了,不能太密集、也不能脫離用戶使用範圍;一個是硬件技術問題以及安全問題,充電寶是需要按規格定製的,充電的問題就需要革技術化處理,充多久能充好,怎麼樣可以充電更快,加之充電寶本身就是易燃易爆物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此外,其更容易被有有心人注入木馬程序,盜取使用用戶的個人信息。即便是能完美的解決這幾個問題,共享充電還麵臨著未知的監管風險,而且蘋果即將推出無線充電技術,新一輪的技術升級已經躍然紙上。

而新入局者看重的是什麼?對於美團來說,他們不缺的就是線下流量和入口,有大量的商家在使用美團點評的服務平台,而共享充電寶入駐商家也更容易被商家所認可,加之美團還可以將該服務贈送給商家,最後再將利益進行重新分配,怎麼看都是雙贏的局麵。他們要的是場景,需要利用共享充電寶延伸現有場景的深度,挖掘用戶的潛在價值。

然而,對於共享充電這個需求本身就被人們所詬病,不少人說這是偽需求。但是,據iiMediaResearch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共享充電寶用戶規模為0.32億。隨著資本強勢入局,2017年中國共享充電寶用戶規模將呈現爆炸式增長,預計市場用戶規模將達1.04億人,增長率為225.0%。通過iiMedia Research(艾媒谘詢)數據顯示,目前手機用戶主要充電方式為插座電源,占比為72.9%,主要使用充電寶充電的用戶占比為25.3%。對於共享充電寶,有近53.3%用戶表示有使用意願。

不管共享充電是不是偽需求,起碼在市場中是由用戶願意來支持的,而隻要有需求就有商業化的可能,資本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

美團入局會掀起燒錢大戰?共享充電寶會被玩壞嗎?

目前的共享充電寶根據場景和租賃使用方式的不同,收費也不盡相同。一般是按時間收費,前半小時免費,之後一小時僅需一塊錢,因為產品成本低,基本上一台設備一兩個月就能收回成本。在收費模式上與共享單車相比又是如此的相似,那麼,會不會在資本介入後也進入燒錢大戰?

從目前共享充電寶的行業體量來看,用戶數和廠家數都不夠多,相比共享單車差距也很明顯。在第一階段是萌發期,這個時候有了入局者。而隨著入局者越來越多,就需要在行業規模上做文章,進入第二階段,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各家廠商開始在資本的支持下用補貼來拉攏用戶,比如說充一次電送一次,或者使用月卡可以免費充電,亦或者充電寶設備可以優惠價帶回家使用幾天等等。

然而,共享充電寶又不能逃脫共享經濟模式共有的特征,以高頻次服務來拉升產品價值,以擴展訂單量來實現盈利。達到這樣的條件就需要一定規模的用戶和產品使用頻次,並保證這兩項數據在一個穩定增長的狀態之中。

隨著美團的強勢入局,大量線下入口被美團承包,其他競爭者必然嗅到了危機,快速打開市場,化被動為主動,最好的方式就是走燒錢補貼的老路,通過資本的運作來拉升平台價值,雖然不得已卻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技術創新和市場爭奪同等重要,不能顧此失彼

在共享充電寶市場中,無線充電模式已經有企業在做了,這是其在技術上的優勢。蘋果、三星均在進行無線充電技術的研發應用,相信不久就會有產品使用這項技術,而國產機型也不會差到哪兒去。可以預料,未來無線充電必然是大趨勢,而隻要技術相對成熟是可以應用到所有的移動設備中去的。如果你的共享充電技術不能跟上的話,即便是處於市場領先的地位也會被拋棄,在技術水平相同的情況下,市場和用戶是首選,而事關到技術層次,當然是更高一級的會直接取代舊的技術產品,類似於無線充電技術和長續航的電池技術就屬於高維度的技術層級。

1、加強技術研發,建立行業標準

無論是怎樣的技術都需要有一個標準,即使是移共享充電行業也是如此。這樣可以使得行業競爭邁向產品麵的同時不會對用戶造成太大的影響,用戶可以使用多家的充電接口進行充電。作為下遊廠商,共享充電廠商要看移動硬件設備廠商行事,但是卻可以在充電這個垂直行業中推行切之可行的標準,反逼上遊設備廠商進行技術革新。

2、從共享充電寶到共享充電,從單行業到全行業

電力資源是新能源的代表,現在的電動汽車、電動平衡車以及電動自行車等正在被推廣,而最大的問題就是充電樁的問題。共享充電商業化後成規模狀態,就可以有利於行業推行電動力產品。而共享充電也絕不僅僅是為手機充電,而是可以發展到為一切可充電設備提供充電服務。

筆者認為共享充電目前還僅僅處於緩慢的發展階段,美團的入局將拉開廠商爭奪市場、用戶的序幕,資本們不會坐以待斃,而到底是采用燒錢的方式還是會抱團力抗,就看資本的態度了。

作者:耿彪 | 來源:iDoNews專欄

最後更新:2017-08-20 01:17:43

  上一篇:go 惡心!美團訂餐的雞柳裏吃出老鼠屎
  下一篇:go 美團外賣的素冒菜裏吃出一根蟲!顧客:這是附贈的葷菜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