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7 返回首頁    go 美團網


比起BAT,美團或許更想成為亞馬遜

我這樣說是有根據的。今天看到了一篇ZDNet寫的關於亞馬遜的文章。文章標題為,亞馬遜從來不會因為競爭對手而流汗,競爭對手要考慮怎樣應對亞馬遜。說白了,就是亞馬遜不會關心競爭對手怎樣玩兒。

為啥這樣說呢?文章給出的論據是亞馬遜在“About”中的宣言:

亞馬遜的指導原則有四項:專注於客戶,而非競爭對手;熱心於創新;保證出色的運營;保持長期的思考。

當然還有一些事實,比如亞馬遜最近采取的動作,以及競爭對手的反應等等。這點後文再談。

按常理來說,亞馬遜這個量級的公司,在國內要拿BAT這個層麵的公司來比較,尤其是T,阿裏巴巴更是被媒體認定為亞馬遜在全球範圍內最強勁的對手。

但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美團(現在的說法應該是新美大,不過我一直認為合並後的企業還是美團)。主要是因為美團CEO王興在今年5月接受財經雜誌采訪的時候,所談到的企業經營理念:

太多人關注邊界,而不關注核心......我不認為要給自己設限。隻要核心是清晰的——我們到底服務什麼人?給他們提供什麼服務?我們就會不斷嚐試各種業務。

在我看來,這和亞馬遜的宣言其實是談的同一個問題。更直接的體現就是,王興在這個訪談中,不止一次提到了亞馬遜。

第一次是對“美團被黑”回應:

我想起05年前後看過一篇《時代周刊》或是《紐約時報》寫亞馬遜的文章,開篇說這個公司已經十幾年了,依然像一個跌跌撞撞的飛機,最後是拉起來還是墜下去,沒有人知道。但十年後,大家都知道亞馬遜是多麼的厲害和有遠見。

第二次是談及競爭對手和經營中心:

亞馬遜一度做手機,他們還做過搜索、Prime,他們還被認為是Netflix最強的競爭對手。

那麼,亞馬遜的核心是什麼?ZDNet給出的是電商和雲計算能力。這當然是表麵的,更深層次是用戶的積累以及隨時都可以成功拓展業務的能力。

比如一Prime進入內容與視頻行業,直接被認為是Netflix最強的競爭對手,也成為了穀歌的Youtube以及蘋果做原創內容不可忽視的對手。另外是收購全食的影響,在家得寶(Home Dopt)第二季度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上,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回應怎樣應對亞馬遜的競爭。更不用說它在雲計算與進軍人工智能上的成績了。

從美團培育外賣,開展電影票業務,進入酒旅市場這一係列動作來看,它是擁有這項能力的。

目前,隨著餓了麼在阿裏的支持下收購了百度外賣,整個外賣市場已經成了美團與阿裏兩個陣營的對決;電影票務領域,貓眼電影也即將並購微影時代下的娛票兒、格瓦拉,屆時也就是其與阿裏的淘票票的戰場;酒旅,更是不用多說,在成立相關事業部之後的兩年就達到了320億的交易額。

現在的美團,上線了打車業務,充電寶業務,還要做支付與新零售。按照王興的說法,這些業務的核心是“We help people eat better,live better”,幫大家吃更好,活更好。這與亞馬遜的專注於用戶體驗,是吻合的。

但是之所以,亞馬遜是亞馬遜還具備了美團不能擁有的東西。其實這些東西看來,是一個驅動底層業務擴張的推動力。亞馬遜依靠的是電商和強大的物流體係,以及雲計算能力。美團依靠什麼?依靠的是其一種用戶習慣,或者是一種對線下商家的掌控力。

當王興被問及“你認為對用戶來說,美團有不可替代性嗎?”的時候,他的回答是:

一方麵我們認為在具體層麵上沒有,不會有其它公司完全幹我們的事情可以幹得這麼好。另一方麵,這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是不可替代的,除了這個世界本身。

這個回答並不是很細致。但就目前來看,美團所依仗的競爭能力雖然構建了一些壁壘。但防禦能力並沒有亞馬遜那麼強大,這就是我認為的,二者的差距所在。

美團的最大敵人屬於阿裏巴巴,因為它和阿裏巴巴的業務結構太像了。而且在阿裏的強勢圍堵下,美團也將麵臨巨大的壓力,一個很好的現象是,騰訊可以撐腰。但是太過於依賴騰訊,美團還能成為亞馬遜嗎?

最後更新:2017-08-30 09:08:31

  上一篇:go 美團涉不正當競爭被監管局罰52.6萬元 遭來網友熱議
  下一篇:go 微信首家線下門店今日廣州開業,黃記煌、許留山母公司衝刺IPO,美團涉不正當競爭被罰52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