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8
人物
鯽魚,美味又養顏!
點擊播放
GIF/35K
鯽魚(學名:Carassius auratus,簡稱鯽,俗名鯽瓜子、月鯽仔、土鯽、喜頭、鮒魚、寒鮒)在歐亞地區為常見淡水魚,為輻鰭魚綱鯉形目鯉科鯽屬的其中一種魚類。鯽魚經過人工養殖和選育,可以產生許多新品種,例如金魚就是由此產生的一種觀賞魚類,和食用的野生鯽魚學名同為Carassius auratus。
鯽魚的作用
增強抗病能力
鯽魚所含的蛋白質優、齊全、易消化吸收、是肝腎疾病,心腦血管疾病者的良好蛋白質來源[4]。常食可增強抗病能力,防治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是肝類、腎類、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患者的極佳食材。經常食用,可補充營養,增強抗病能力。還對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均有療效。
通乳催奶
鯽魚有通乳汁作用。民間常給產後婦女燉食鯽魚湯,既可以補虛,又有通乳催奶的作用。特別是產後、手術後、病後體虛的人,經常吃鯽魚有益身體恢複。
美容
鯽魚含脂肪少,所以吃起來鮮嫩又不肥膩,非常適合既想美容又怕肥膩的女性食用。鯽魚含有全麵而優質的蛋白質,對肌膚的彈力纖維構成能起到很好的強化作用。
明目
鯽魚子能補肝養目;鯽魚膽有健腦益智的作用。
折疊食療作用
鯽魚味甘、性平,入脾、胃、大腸經;具有健脾、開胃、益氣、利水、通乳、除濕之功效。
宜:慢性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營養不良性浮腫者宜食;孕婦產後乳汁缺少者宜食;脾胃虛弱,飲食不香者宜食
小兒麻疹初期,或麻疹透發不快者宜食;痔瘡出血,慢性久痢者宜食。
忌:鯽魚補虛,諸無所忌。但感冒發熱期間不宜多吃。
鯽魚湯是一道以鯽魚、豆腐、蘑菇等作為食材製作而成的湯,黃豆銀耳鯽魚湯是一款以鯽魚、黃豆、銀耳等為原料製作而成的湯,具有滋潤肌膚,促進新陳代謝,排毒烏發等功效,適合熬夜者食用。
鯽魚所含的蛋白質質優、齊全、易於消化吸收,是肝腎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質來源,常食可增強抗病能力,肝炎、腎炎、高血壓、心髒病,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患者可經常食用。
鯽魚鯉魚的區別:
1.鯉魚體形較大較長,一般商品魚在1斤以上。鯽魚體形較小較短,一般商品魚在一斤以下,以0.3~0.5斤較常見。
2.鯉魚嘴上有較長胡子,鯽魚沒有胡子。
鯉魚:俗稱鯉拐子、毛子等,隸屬於鯉科。身體側扁而腹部圓,口呈馬蹄形,須2對。背鰭基部較長,背鰭和臀鰭均有一根粗壯帶鋸齒的硬棘。體側金黃色,尾鰭下葉橙紅色。鯉魚平時多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庫、池沼的水草叢生的水體底層,以食底棲動物為主。鯉魚長度平均35公分(14吋)左右,但最大可超過100公分(40吋),重22公斤(49磅)以上。
鯽魚:頭像小鯉魚,形體黑胖(也有少數呈白色),肚腹中大而脊隆起。棲息在柔軟的淤泥中,能補胃。三、四月它的肉厚而且魚子多,味道很美。鯽魚是魚中上品,生息在池塘、湖泊,河流等淡水水域。體長15~20厘米。呈流線型(也叫梭型),體高而側扁,前半部弧形,背部輪廓隆起,尾柄寬;腹部圓形,無肉稜。頭短小,吻鈍。無須。鰓耙長,鰓絲細長。下咽齒一行,扁片形。鱗片大。側線微彎。背鰭長,外緣較平直。 鰓耙細長,呈針狀,排列緊密,鰓耙數100~200。背鰭、臀鰭第3根硬刺較強,後緣有鋸齒。胸鰭末端可達腹鰭起點。尾鰭深叉形體背銀灰色而略帶黃色光澤,腹部銀白而略帶黃色,各鰭灰白色。根據生長水域不同,體色深淺有差異。
重大通知:
微信群已開通!要進微信群的朋友請在微信上私聊我!
微信群已開通!要進微信群的朋友請在微信上私聊我!
微信群已開通!要進微信群的朋友請在微信上私聊我!
特別備注:所有觀點和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買賣依據哦!
最後更新:2017-10-16 09: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