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6
人物
奶酪先生約會葡萄酒酒小姐!
奶酪作為一種非常古老的食物,一直流傳下來,深受大眾喜愛,聚考證世界上最早詳細記載奶酪製作的文字,出現在約2000年前古羅馬的農業文獻中。隨著羅馬帝國的衰落,原有的許多奶酪秘方逐漸失傳,隻在一些寺院或遠離塵囂的鄉村中,一部分生產方法被保留下來,逐漸流傳至今,全世界有超過600多種奶酪,受牧草、土壤、醃製,乃至氣候影響,呈現出萬花筒般的質感和風味。
生產方法
在千年的時間洪流中,奶酪一族作為西方飲食的代表,與同樣植根於西方文化的葡萄酒結下了不解之緣。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這段因緣借全球化之力更蔓延深入開來。在奶酪和葡萄酒的各種邂逅中,彼此的相互提升和賞味水平使得1+1不僅大於2,更有可能是3,4,5…下麵拉莫塔小編帶大家看看怎樣的相遇才能讓大家的味蕾俯首稱臣。
物以類聚
首先回顧一下酒中影響味道的四種主要元素—單寧、酒精、酸度和糖分,看看它們和打算搭配的奶酪個性是否和得來。口感:對口的葡萄酒和奶酪是怎樣一種感覺呢?你可以體驗一下一支圓潤的白葡萄酒和絲滑的軟奶酪;或者果味十足、單寧旖旎的紅葡萄酒與一份風幹的瑞士鹹味奶酪。
兩者結合
重量:低脂肪的山羊奶酪,在口中是清爽的感覺,而脂肪含量較高的綿羊奶酪則多一分沉重和厚碩。在這裏,酒精含量的高低猶如選擇恰如其分的飾品,以此體現出主人風格的莊重和輕盈。酸度:新鮮奶酪和年輕的葡萄酒往往酸度較高,就好像大家同為年輕人,它們二者更容易成為親密的好朋友。而陳年奶酪和窖藏的葡萄酒因為變得更加含蓄和內斂,彼此關係更容易達到諧調。可以想象,一塊新鮮的莫紮雷拉和80年代的巴羅洛是不會太令人快樂的。所以說,和諧的味道來自相互承認而不是試圖以自己的強勢壓倒對方。
取長補短
上帝造物從來不是完美的,也許就是為了通過互補的相遇讓世界變得更有趣。想想鹹味焦糖和甜味可可的組合,單調的味道在組合後產生味覺上的升華,成為風靡於全球貨架的各款拇指零食:鹽味重、具有特殊香氣的藍奶酪佩甜葡萄酒或冰葡萄酒,互補的味道讓你食欲大開,是最經典的取長補短;氣味刺鼻的隆巴第軟奶酪(Taleggio)與德國雷司令(Riesling)或更清爽的特優卡比納(Kabinett)則是野獸與美女的組合。
鄉土特色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來自鄰近產區的奶酪和酒之間自然體現出近水樓台先得魚的先天優勢:產於意大利艾米利亞-羅馬地區的帕爾瑪幹酪(Parmigiano Reggiano)已是大名鼎鼎了,與同鄉的藍布魯斯科(Lambrusco)起泡葡萄酒搭配,才讓你知道什麼是畫龍點睛。產自山區的質樸西班牙羊奶酪(Queso de Serena),最搭配本地酒,酒的堅果香和西班牙山地奶酪的堅果味猶如命中注定的邂逅。
一場完美的邂逅,奶酪終和葡萄酒在一起,永遠不再分開……
最後更新:2017-08-23 12: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