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56 返回首頁    go 人物


壽司是怎樣從黑暗料理進化到頂級美食的?

文 | 毛豆

壽司,這應該是中國人最熟悉的日本料理了。它的構成非常簡單,以至於在一些人眼裏,壽司不過是一坨米飯搭配上魚、蝦、貝的簡單組合而已。然而正因如此,壽司才可以完美展現出各種食材原本的味道。

其實,壽司也有許多種,熟壽司、箱壽司、握壽司、卷壽司……人們如今最熟悉的是握壽司。因為從連鎖的回轉餐廳到高級料理店,絕大多數售賣的都是握壽司。有著“壽司之神”之稱的小野二郎,握了一輩子壽司,是最為年長的米其林三星大廚。在他的店裏,握壽司已經成為一門藝術,用餐的客人也帶著品嚐藝術的精神前來,宛如欣賞一件件藝術品。

從曆史上來看,吃壽司可不是欣賞藝術,而是講究簡單、快速的平民料理,一些古早味的壽司,比如熟壽司,甚至被人們稱為黑暗料理。壽司到底經過了怎樣的進化,才從黑暗料理變成世界頂級美食的?

鮒壽司

熟壽司

壽司又寫作“鮨”(yì)或“鮓”(zhà)。中國的《爾雅》一書中曾有記載“肉謂之羹,魚謂之鮨”,意思為“肉醬叫做羹,碎的魚肉叫做鮨”;而“鮓”字原意就是指用鹽、米、魚肉醃製發酵後的食物。

壽司與湄公河流域的魚醬以及北歐的鯡魚類似,都是帶酸味的醃漬食物,目的是為了更好的保存魚肉。因為經過發酵後的食物有酸的口感,因此被命名為“Sushi”,在古日語中是“酸”的意思。

在日本,壽司從曆史上就不是宮廷或者貴族的料理,而是以平民料理的形式出現的。日本民間故事集《今昔物語》中就提到了,平安時代(794年-1192年)壽司在大街小巷都有販賣,當時壽司的重點不是米飯,而是利用米飯加以發酵保存的魚。

鮒壽司

熟壽司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滋賀縣琵琶湖的鮒壽司。鮒壽司起源於8世紀,做法費時又費力,在春季將琵琶湖中的鮒魚捕獲之後,先去除魚鱗和內髒,抹上鹽後儲存起來,兩三個月後魚體內的血水漸漸排出。在夏季時將魚取出,一層魚一層米飯這樣層層鋪好,並放上重物壓實,幫助其發酵。存放時間可以從幾個月到一兩年。

由於長期的發酵,鮒壽司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其酸腐味,很多人無法接受它的味道,認為它是“黑暗料理”,也有人喜歡吃這樣的味道。因為壽司存放的太久,已經“熟成”了,所以也稱為“熟壽司”。

如今的壽司都是魚生與米飯一起食用,但是熟壽司的米飯發酵時間過久,一般隻吃具有獨特風味的魚肉。在平安時代,各地經常將這種熟壽司進貢到京都,因為路途遙遠,熟壽司不易變質的特性很受人們歡迎,也統治了日本人胃口很長時間。

半生半熟壽司

室町時代(1336年-1573年),和歌山和秋田等地都將發酵時間縮短至一個月左右,魚肉沒有完全熟成,米飯也還可以食用。目前秋田的“ハタハタ壽司”,就是這種“半生半熟壽司”。

押壽司

進入到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以後,釀醋的技藝不斷成熟,米飯不需要再用魚發酵,隻需要倒入醋就有獨特的香味。於是,這種醋飯與魚類結合的壽司被稱為“早壽司”,意思是很快就可以完成的壽司。“早壽司”至今在和歌山一帶,還是當地的特產。

箱壽司

而關西的日本人發明了“押壽司”,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做法被稱為“箱壽司”,至今仍在大阪及周邊地區流傳。做法是將米飯和相關的食材放入木盒之中,大小、材料都要整齊的排列,之後用力壓緊。做好的壽司會變成四方形,然後取出來、切小塊。

在奈良,還有一種押壽司叫柿葉壽司,作法是將鹽漬的青花魚薄片放在壽司飯團上,然後包上柿葉。因為奈良位於日本內陸,離海相當的遙遠,難以吃到新鮮的魚類,包裹上柿子葉不僅有防腐功能,還能使壽司帶上清香。

握壽司

德川家康定都江戶(今東京),當時的江戶城市規模不大,德川家康帶來了大批的武士,為了供養這些不從事生產的人,又招來大批的農民與各行各業的工匠、商家。

大量的外來人口和發達的商業街區,餐飲業自然也就發展起來了,當時的江戶是一個外食非常發達的城市,居酒屋也是在這個時期誕生的。

當時箱壽司也從關西傳到了江戶,並且風靡一時。雖然箱壽司的製作時間相比熟壽司還是縮短的不少,可是壓製還是需要一些時間,並且需要使用特定的模具,想要快速、大量製作還是有困難的。

出身下級武士家庭的華屋與兵衛本來在江戶城賣箱壽司,後來覺得這種壽司不夠“速食”,開始想到用飯團結合新鮮的魚生來製作握壽司。飯團的大小有現在壽司的三至四倍大,而魚生則取自江戶灣(今東京灣),所以又稱“江戶前壽司”。

華屋與兵衛隻采用最新鮮且當季的魚生,隔夜飯就倒入河中喂魚,並且米飯捏的軟硬適中,處理魚生的方法恰到好處。並且,以往的壽司搭配的是“辣醋味噌”,有很多人認為也是華屋與兵衛開始采用的芥末。

握壽司

就這樣華屋與兵衛的壽司火遍了江戶城,華屋與兵衛甚至賺錢開了間餐廳。但是他也被幕府盯上,以違反節約令為由處以手鎖之刑(雙手用鐵鏈固定)。

這無法阻擋江戶城吹起的握壽司風潮,本來1824年江戶隻有一家握壽司店,到1852年則有5250家,成為當時最熱門的飲食方式。介紹江戶時代風俗的辭典《守貞漫稿》中寫道,“不知何時,江戶城拋棄了箱壽司,隻有握壽司”,快節奏的生活以及快餐文化的興盛將箱壽司驅逐出了江戶城,還流傳了“關西箱壽司,關東握壽司”的說法。

壽司店的“板前”,其實就是從路邊攤轉變而來的

握壽司在很長時間裏都是江戶最火的“屋台料理”——路邊攤的快餐。我們現在吃壽司坐的“板前”,就是吧台前邊,其實就是從路邊攤轉變而來的。明治時代有壽司店將路邊攤搬進餐廳中,椅子放在櫃台前,就成了現在的“板前”。

金槍魚握壽司

玉子握壽司

握壽司

皮皮蝦握壽司

握壽司實際上就是用手將米飯握成小塊,塗上山葵,最後鋪上魚生。在日本,若不加說明的話“壽司”一詞多是指握壽司,這也是我們最熟悉的壽司類型。握壽司對食材的要求很高,握壽司的食材極其豐富,根據食材和捏製技法的不同,可以是常見的回轉壽司、便當壽司也可以是高級的貴壽司,當然口感和價格也是天壤之別。

卷壽司

卷壽司也是一種中國人非常熟悉的壽司。在小竹簾上鋪上一層海苔或者紫菜,再鋪一層米飯,中間放上配料,卷起來成一長卷,然後切開成小段。

太卷,直徑較大,通常有數種配料。

細卷,直徑較小,通常隻含一種配料。

手卷,把海苔、醋飯和配料搭好後卷成甜筒狀,不需切段而用手整個拿起來吃。

軍艦卷,用烘焙幹的紫菜片圍繞調味飯團一圈,在軍艦卷的凹槽中可以加入一些質地柔軟,鬆散不易成型的食材,比如海膽、鮭魚籽和貝柱等。這種壽司的發明極大擴展了壽司食材的範圍,使得一些不易成型的食材也可以製作成壽司。

加州卷,誕生地是上世紀70年代早期一家位於加州洛杉磯的壽司餐廳。上世紀70年代的加州湧現了第一波壽司餐館浪潮,它們主要是針對當時100萬的日裔美國人。為了讓非日裔的美國人也能接受壽司,這家店的師傅便以牛油果代替美國人接受度比較低的刺身,還把紫菜卷在中間也是為了避免咀嚼紫菜時的不便。這種改良後的壽司很快在美國流行開來並最終於80年代傳回日本,取命為加州卷。

散壽司

散壽司的配料(如海鮮、蛋皮、海苔、蔬菜...等)都是切成小塊或丁狀的,然後直接灑上或拌入醋飯。由於作法單純,比起上述幾種壽司來得容易在家裏製作。散壽司和海鮮飯的主要區別在於使用的是壽司米。

江戶前散壽司:配料灑在醋飯上,常見於關東地區。

五目散壽司:配料拌進醋飯裏,常見於關西地區。

小野二郎

為什麼握壽司能成為世界頂級美食?

壽司長久以來都是平民飲食,直到近些年才開始出現高級料理店,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數寄屋橋次郎”。而小野二郎的店裏主打的也是握壽司,壽司有那麼多種,為什麼隻有握壽司成為了頂級美食呢?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食材,華屋與兵衛發明握壽司時,講求的就是應時應季,並且每天都采用東京灣裏新鮮的魚生。近些年,伴隨捕撈技術、冷藏技術、運輸能力的不斷提升,握壽司選材範圍有了極大的拓展,這為它成為高端美食奠定了基礎。

除了食材以外,廚師的因素也很重要。比如“次郎”聞名全球的不隻是小野二郎的握功以及他對食材的挑剔,更重要的是他精準的抓住壽司軟硬的口感,以及入口瞬間的細致感受。就像小野二郎在紀錄片《壽司之神》開頭說的那樣:

“一旦你抉定好職業,你必須全心投入工作之中,你必須愛自己的工作,千萬不要有怨言,你必須窮盡一生磨練技能,這就是成功的秘訣,也是讓人家敬重的關鍵。”

這才是“次郎”這樣的握壽司能成為頂級美食的關鍵。

*本賬號係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 END ·

三匠廚房 | 廚房裏的意見領袖

本微信號內容除特殊注明外,版權均屬三匠廚房所有,版權合作請聯係

最後更新:2017-10-08 06:16:42

  上一篇:go 美食達人一道秘製“辣子雞丁”,嗨爆你的舌尖!
  下一篇:go 東京炮王·壽司殺手·窮版鋼鐵俠,智障少年歡樂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