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65 返回首頁    go 人物


吃板栗的季節到了!美食專家教你怎麼吃板栗更養生!

《黃帝內經》裏講:“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秋天百果豐盛,而從補養身體的角度來說,板栗亦是不可錯過。天氣一轉涼,街頭糖炒板栗的香味便彌漫開來,引得路邊的行人直流口水。板栗有“幹果之王”美稱的板栗,生食、炒食皆宜,可磨粉,亦可製成多種菜肴、糕點等。

栗子的營養成分

栗子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包括糖類、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每100克栗子含含糖及澱粉62~70克,蛋白質5.1~10.7克,脂肪2~7.4克,碳水化合物40~45克。生栗子維生素的含量可高達40~60毫克,熟栗子維生素的含量約25毫克。栗子另含有鈣、磷、鐵、鉀等無機鹽及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等多種成分。

現代醫學認為,栗子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維生素,對高血壓、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等疾病,有較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老年人如常食栗子,可達到抗衰老、延年益壽的目的。

1、栗子中所含的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礦物質,能防治高血壓病、冠心病、動脈硬化、骨質疏鬆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壽的滋補佳品。

2、栗子含有核黃素,常吃栗子對日久難愈的小兒口舌生瘡和成人口腔潰瘍有益。

3、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的幹果品種,能供給人體較多的熱能,並能幫助脂肪代謝,具有益氣健脾,厚補胃腸的作用。

4、栗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夠維持牙齒、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可以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腰腿酸軟,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緩人體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

吃板栗有什麼好處?

1、益氣補脾

《本草綱目》:“栗味甘性溫,入脾胃腎經。”栗治腎虛,腰腿無力,能通腎益氣,厚腸胃也。“專家指出,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的幹果品種,能供給人體較多的熱能,並能幫助脂肪代謝。保證機體基本營養物質供應,有”鐵杆莊稼“、”木本糧食“之稱。因而,栗子具有益氣健脾,厚補胃腸的作用。

2、消腫止痛

生栗搗爛如泥,敷於患處,可治跌打損傷,筋骨腫痛,而且有止痛止血,吸收膿毒的作用。

3、強筋健骨

栗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夠維持牙齒、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能,可以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腰腿酸軟、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緩人體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經常生食栗子還有治療腰腿酸疼、舒筋活絡的功效。

4、消除水腫

板栗中含有豐富的鉀元素,鉀可以幫助平衡身體內的鈉,如果身體內的鉀元素太少,會造成身體內的鈉鉀平衡失調,多餘的鈉會把水分留住,造成細胞水腫。但是如果身體攝取鉀離子量足夠多,鈉離子就不會把多餘的水分留住。所以鉀離子可幫助身體多餘水分的代謝,消除水腫。

5、防治心血管疾病

栗子中含有大量澱粉、蛋白質、脂肪、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素,素有”幹果之王“的美稱,可有效地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益於人體健康。

推薦2款板栗食療:

1、百合栗子羹

材料:鮮百合100克,栗子(去殼)150克,山藥30克,冰糖適量。

做法:

1、將百合和栗子肉還有山藥洗幹淨。三種食材一起放入砂鍋裏麵,加適量的水。

2、先用大火煮沸騰以後,再用小火煮兩個小時,放入適量冰糖就可以享用了。

功效:潤肺養陰,健脾益腎。

2、茶樹菇栗子雞

材料:茶樹菇、板栗、雞半隻、蔥、薑、八角、花椒、鹽、生抽、老抽、料酒、白糖少許。

做法:

1、幹茶樹菇提前浸泡,去處根部和雜質,洗淨備用;板栗用微波爐高火叮兩三分鍾,剝皮備用。雞切塊洗淨備用,蔥切小斷,薑切片。

2、鍋中放水,放雞塊焯水,撈出洗淨淋幹水分;炒鍋中放油,油熱後放入蔥薑八角和花椒爆香;放入雞塊翻炒至雞塊變色,水分收幹。

3、放入生抽、老抽、白糖和料酒,翻炒至顏色均勻;放入茶樹菇和板栗翻炒;加入開水,沒過雞塊,大火燒開後轉中小火燉30-40分鍾至雞塊酥爛;最後放鹽調味,大火收汁,放入小蔥斷即可。

最後更新:2017-10-08 04:26:44

  上一篇:go 美味的豆腐簡單油炸後灑上胡椒鹽就能做出來
  下一篇:go 炒菜的習慣,會導致這些疾病,你還不趕快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