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人物
炒菜放兩次鹽或是老年癡呆前兆
炒菜放兩次鹽,忘記關煤氣閥……這些都有可能是老年癡呆症的前兆。每年的9月21日是“世界老年癡呆日”,不要放棄癡呆老人,家人的陪伴對他們來說很重要。
記憶力下降是老年癡呆前兆
59歲的陳丹洋女士住在解放街道解放社區,最近她發現自己常常忘記東西放哪,炒菜不記得鹽放過沒有,出門後總覺得忘記關煤氣,遇到老朋友時想不出對方名字。她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老年癡呆症。到醫院檢查才知道,這是老年癡呆症前兆。
鞍山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一病房主任焦震說,這種情形叫主觀認知功能下降,是老年癡呆症的前兆,雖然看似有認知功能(如記憶力、注意力、判斷力等)的下降,但認知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其實是來自於心理情緒困擾,即使有記憶力下降的感覺,但往往稍微提醒一下,就可以回想起來,對遺忘的事仍然留有印象。而老年癡呆症患者的記憶退化便會使記憶幾乎完全消失,不留痕跡,即使給予提醒、提示,病人往往也沒有印象。
得病老人頻走失家人很無奈
“我母親就有老年癡呆症,走丟好幾次了,必須得時刻有人陪著才行。”昨日上午,家住在湖南街道湖南街社區、60歲的常欣榮說,老母親已經80多歲了,每次老人走失,都是找鄰居、找社區幫忙,費了好大的勁兒才找回來。
麵對患有老年癡呆症的老人頻頻走失,家屬們表示無奈,很多人因忙於工作,根本無法24小時陪伴在他們身邊。45歲的陳蘭蘭說,“我爸爸特別倔,給他衣服裏塞卡片,他堅決不要。白天我要工作,不可能陪他散步。愛人也不可能不工作專職照顧他,結果老人還是走失過一次。”
老人走失後尋找有難度
據了解,每年走失的老人不在少數。據鞍山市救助站相關人員介紹,僅2016年通過鞍山市救助站裏尋親的求助大約有80人左右,其中一半兒左右是老年人,雖然大部分老人已經找到了家人,但仍有個別老人滯留了多年。
救助站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我市走失老人中有不少患有老年癡呆症,他們的認知功能退化,失憶、失語,嚴重時無法分辨方位。目前失能失智的高齡老人數量不少,其中很大一部分有走失風險甚至曾經走失過,這部分老人走失後尋找家人存在一定的難度。
對老人多些關愛才能防患未然
老年癡呆症學名叫阿爾茨海默病。統計數據顯示,目前鞍山有60歲以上人口達71.3萬,70歲以上的老年人29.5萬。隨著老年化加劇,我國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癡呆症)患病率呈顯著增長趨勢,75歲以上達8.26%,80歲以上高達11.4%,年齡每增加5歲,患病率增長一倍,而患有老年癡呆或者精神方麵有問題的老人,認知能力和記憶力都有限,日常生活也有障礙。不認路,記不住個人信息,獨自外出時走失的幾率就大。
焦震主任說,不要放棄癡呆老人,家人的陪伴對他們來說很重要,“年輕人應該更加關心老人生活,從生活上多些關愛老人才能防患於未然。”
怎樣防走失專家給建議
怎樣預防老人走失呢?焦震主任建議:
一、製作一張身份卡,上麵寫清楚老人的姓名、家庭住址及聯係電話,放在老人的衣袋內或是戴在老人脖子上; 也可將標有身份信息的布片縫在老人外套上。
二、有條件的可以為老人購買帶有GPS功能的手機、手鐲、鞋子等隨身物品。
三、老人外出時,盡量由家人或保姆陪同,避免讓其離開家人的視線範圍。
四、平時經常讓老人背誦易記的電話號碼,告訴他們不要前往人多或交通複雜的場所,與家人失散時應原地等待,不要亂走。
五、多給老人拍攝生活照,萬一發現老人走失,家人應馬上報警,並向警方提供其近照。
北方晨報、印象鞍山記者叢妍
最後更新:2017-10-08 06: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