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
機器人
研究表明,機器人在執行手術方麵的表現不如人類
訓練有素的外科醫生用手術刀比機器人更快的執行手術,而且成本更低,不會犯更多的錯誤。
兩項研究表明,與人工手術相比,機器人手術並沒有減少副作用或改善病人的健康。
而且他們都發現,機器人手術耗時更長,成本更高。
在過去的15年裏,機器人越來越多地在NHS中使用,用機器的手臂代替外科醫生的手。
有兩項研究發現,人類做手術的速度比機器人快,而且費用遠比使用機器人手術少,盡管在英國國家醫療服務係統(NHS)中使用了15年的機器人來做手術。
NHS有大約60個手術機器人,通常為當地籌資設立的慈善基金所購買。
最常見的是達芬奇機器人,它由一個外科醫生控製的四個機械臂組成。
該機器於2000年9月首次使用,用於摘除膽囊,此後經常用於前列腺、腎髒和膀胱手術。
一些專家聲稱,機器人手術更準確,更少受人為錯誤的影響,且更快的康複,減少疼痛,更少可見的疤痕。
但昨晚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medical journal)上發表的兩項研究表明,情況可能並非如此。
加州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對近24000個腎髒手術進行了12年的研究,發現在臨床結果和恢複期之間的差異難以區分,無論是外科醫生還是機器人實施了這一過程。
達芬奇機器人於2001年在法國首次被使用,以移除女性的膽囊
但他們花了更長的時間——其中47%的機器人操作時間超過4個小時,而手工操作的比例為26%。
斯坦福大學(Stanford)泌尿學副教授本傑明·鍾(Benjamin Chung)博士說:“我們發現,盡管醫院住院的結果或住院時間沒有統計學差異,但機器人輔助手術的成本更高,延長手術時間的可能性也更高。”
利茲大學(Leeds University)的另一項研究評估了500種直腸癌手術,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在六個月後,無論人類或機器人是否進行了手術,在並發症的發生率或生活質量上沒有發現任何差異。
作者寫道:“健康經濟學分析的結果表明,機器人輔助腹腔鏡直腸癌手術不太可能節省成本。”
本月早些時候發表在《柳葉刀腫瘤學雜誌》(Lancet Oncology journal)上的另一項研究警告稱,在過去7年裏,有四分之一的英國國民健康保險(NHS)前列腺癌患者因為負擔不起購買外科手術機器人的費用而關閉。
這項研究發現,盡管沒有證據表明機器人做得更好,但他們正在把病人送往更富裕、更大的醫院,這些醫院負擔得起最新的機器。
一些外科醫生已經開始用手進行手術,因為他們對機器的結果不滿意。
英國伯明翰大學NHS信托醫院的泌尿外科醫生Alan Doherty去年承認,他已經恢複了開放手術。
最後更新:2017-10-26 12: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