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7
機器人
人工智能,互聯網時代新紀元
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人工智能開啟了互聯網時代的新紀元,人工智能時代是信息社會生產力跳躍發展的時代。在促進產業分工、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人工智能可能在某些行業替代人力勞動,給人們就業帶來衝擊,而且據科技人員估計,人工智能也許會更有效率,有創造性,將不是簡單的輸入和輸出的工具。
2017年10月25日,在成都家園國際酒店二樓會議廳,一場關於“人工智能”的探討會正在上演。趙勝,矽穀創客資本創始人、以色列窪地創投創始人、華製國際創始人,這位新興資本領域的“行家”,繪聲繪色的講演著人工智能可能給世界和人類帶來的改變。
一場認知革命
在趙勝看來,人工智能就是一場認知革命,虛擬現實則是一場感知的革命。人類認知需要經曆三個階段,分別是知識、見識、認知,知識是任何人都可以獲得,但是人們的見識卻是需要曆練和提升的,需要經過時間的沉澱、眼界的開闊才可能獲得,最終形成人的認知能力。
並且,趙勝歸納了知識產生的三種不同形式,有前喻文化時代、並喻文化時代、後喻文化時代。前喻文化是晚輩向長輩學習,以知識傳承方式繁衍;並喻文化是同輩人之間學習,以平麵形式擴散;後喻是長輩向晚輩學習,知識以解構、重構、反哺等多元化方式擴散。
人與人之間的區別是什麼?是認知。認知的差異足以改變一個人的生活軌跡,這落實到教育上麵,所以很多家長會非常重視教育對小孩子的影響,美國從小學1年級起,就開始給學生上編程課,很早就給孩子計算機啟蒙教育,信息時代自然以信息為先。
未來已來
趙勝例舉了全球頂尖網絡公司的案例,來說明影響世界的創新工具是如何產生的?
穀歌創造了GoogleX,Facebook創造了Area404實驗室,騰訊創造了微信,阿裏巴巴創造了釘釘。這些創新都是在“邊緣”中產生的,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
以Facebook為例,趙勝認為未來的競爭有2種,一是公司與公司的競爭,二是人與人的競爭,核心都是“認知”的競爭,“新物種”的競爭,“操作係統”的競爭。未來是什麼?在這裏,趙勝認為,“未來就是趨勢”,又分為硬趨勢和軟趨勢,硬趨勢是未來的定數,軟趨勢是未來的變數,科技進步是硬趨勢。
你知道嗎?通往未來的8個關鍵詞:平行、精準、智能、數據、共享、連接、指數、算法。網絡公司的發展往往呈現出演化和分化兩種特征,演化是完善,代表公司是蘋果、華為、騰訊,分化是產生未來新物種,代表公司有穀歌、阿裏巴巴、海爾。
我們該怎麼理解未來呢?可以從五組概念入手,即時間和空間、認知和感知、抽象和想象、演化和分化、賦能和賦權。
世界中心城市更替
本次座談會,趙勝依據自身經驗和認識,做了一個預判,他認為世界中心城市的演變必然與科技發展緊密相連,誰擁有社會科技優勢地位,誰就可能成為世界中心城市。當世界文明軌跡逐漸東移,許多先進發明陸續在亞洲誕生,下一個世界中心城市很可能來自亞洲?
猶太教盛行期,耶路撒冷是世界中心城市;
西方哲學盛行期,西方文明源點的希臘雅典是世界中心城市;
到了文藝複興時期,意大利的佛羅倫薩當之無愧的成為又一個世界中心城市;
工業革命時期,英國倫敦是世界中心城市;
金融革命時期,美國紐約占據了世界金融霸主地位,紐約也成為了世界翹楚;
在信息科技革命時期,以矽穀為代表的舊金山,成為了世界焦點。
那麼,下一個世界中心城市會是哪裏?趙勝認為,開放的社會環境、創新的社會意識、科技公司的聚集都是一個世界中心城市誕生的前提條件,於是,他預測很可能是深圳,這座新興城市,人口結構年輕化、多元化、知識化,城市的開放很關鍵,給這座城市帶來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欄目/文化時訊 文/黃琳 圖/羅方美
編輯/羅方美 實習/曾苗
最後更新:2017-10-27 13: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