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53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人工智能可得菲爾茲獎?菲爾茲獎得主:我想他能!

關注微信:哆嗒數學網每天獲得更多數學趣文

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duodaa

在陶哲軒、西蒙·唐納森、馬克西姆·孔采維奇、雅各·盧裏、與理查·泰勒五位數學家參加完2014科學突破獎的頒獎典禮之後,他們又來到斯坦福大學參加學術活動。活動有一個與五位頂尖數學家問答互動環節,數學家們與提問者一起討論了關於數學的有趣的問題。其間,他們還為曆史上的數學家排了排座次,以及計算機做數學的可能性,非常有意思。

互動討論,由科學突破獎的出資人之一的尤裏·米爾納主持。

問:數學是人類的發明嗎,還是說他是一種發現?

理查·泰勒:發現。我非常強烈的感受到我在發現已經存在數學思想。我們之中一些人猜想了一些確定事實,隻是證明來要很長時間。

問:如果有一天我們聯係上了外星文明,他們的數學會和我們一樣嗎。

陶哲軒:我想是一樣的。

理查·泰勒:我同意。但用的語言和符號可能會不同,所以也很難看出數學的底層結構會不會有大的不同。

問:數學能被“統一”嗎?數學的發現會不會終結?

雅各·盧裏:數學在一定意義下已經被“統一”了,幾乎所有的數學家都在幾十年前確定的一係列公理為基礎進行工作。

其它人:不管怎樣,數學會不會終結這個問題沒有意義——每次進步都會有新問題出現的。

問:我們還不知道ABC猜想是否真的被證明了。類似這種情況——就是說我們可能要用相當長的時間來確認一個偉大的數學成果的正確性——會越來越頻繁的發生嗎?

一些人:的確有這樣的情況,但也有很多原因。比如,望月新一提交的證明方法用了一些隻有他本人才用的“奇怪”方式。驗證佩雷爾曼的龐加萊猜想用了兩年,但在完整證明被確定之前,已經有另外好幾位數學家為此做了貢獻。

馬克西姆·孔采維奇:在更早的時候,這個問題做了細化及掃清了障礙。這些更複雜的情形,是數學中重要但被低估的貢獻。

問:在未來,我們可以用計算機係統來驗證每一篇數學論文嗎?

陶哲軒:我希望能。或許,再簡單點說,我們寫論文能不用LaTeX,而是用一些形式數學係統。

問:數學的集體學術組織會繼續向前發展嗎

陶哲軒:現今有一個最好的例子就是數學“博學者”計劃(PolyMath)。現在,我們有很多正在合作實例項目,有數十位數學家參與。現在我們有生物論文有超過300人的作者,有物理論文超過2000人的作者。

雅各·盧裏:但是,大多數論文是被一個或者幾個作者完成了。

問:100年或者1000年後,計算機的數學能力會超過人類嗎,就像它們在國際象棋中的那樣?

陶哲軒:計算機當然會越來越強大,但我還是希望還是由人來做數學,計算機輔助。

理查·泰勒:問題更好的提法是,計算機能不能得到菲爾茲獎。

馬克西姆·孔采維奇:我想它能。

雅各·盧裏:1000年時間太長了,很難討論出一個可信的答案。

問:最偉大的三位數學家是哪些?

理查·泰勒:我會說高斯、歐拉還有希爾伯特。

陶哲軒:我會加上牛頓和費馬。

西蒙·唐納森:我會加上黎曼和龐加萊。

問:在未來數學的研究中,最有用的計算機工具會是什麼?

陶哲軒:我真的需要一個搜索工具來搜數學文章。現在我搜到的東西很多時候是沒用的。

雅各·盧裏:我想看到一個計算機的數學證明驗證係統,並且有很好的用戶界麵,而且不需要100倍我寫討論的時間來驗證。能想象嗎,25年內,都用計算機來驗證數學證明?

問:對新入行的數學家們,有什麼職業建議?

陶哲軒:多問傻問題。別怕這個問題是不是很簡單。

關注微信:哆嗒數學網每天獲得更多數學趣文

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duodaa

最後更新:2017-10-27 13:02:58

  上一篇:go 機器人也阻止不了人類懷舊
  下一篇:go 人工智能,互聯網時代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