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美食同样不能停惊蛰养生美食汇
惊蛰
阳历时刻:2017年3月5日17:32:40
阴历时刻:农历二月(大)初八
太阳黄经345°,斗指丁
惊蛰始雷,据统计,每打一次雷,总有一吨到两吨的氮化合物会随着雨滴落到地面,增加土壤的肥沃度;于是,大地听到雷声,开始苏醒,植物开始生长,生机勃勃的一年从此开始!
中国的先民称此节气为“惊蛰”,是对天地自然的精准命名!更有智慧农谚佐证:“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1、惊蛰时节的养生关键词:阳气生发 易感冒 防寒保暖
惊蛰时节阳气生发,一旦伤及体内阳气,容易导致胃疼、腹泻;同时也是感冒、肝炎、风疹等病毒传播的时节;因而更应该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增强免疫力!
2、惊蛰时节的饮食:
惊蛰时节饮食宜清淡、增免疫、防传染,饮食原则是保阴潜阳;惊蛰时节经常会吃:
梨子:惊蛰吃梨是北方的民间习俗。农民在惊蛰日要吃梨,意为与害虫别离。春回大地,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所以梨特别适合在这个季节食用。
炒豆:在陕西,一些地区过惊蛰要吃炒豆。人们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啪之声,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
芋头:赣南闽西一带的客家人,在惊蛰这天要在热水中煮带毛的芋子、炒黄豆(代表消灭多种虫害)。
3、惊蛰了,食材推荐:
黑米:黑米含比大米多1倍的无机盐,富含维生素C、叶绿素、花青素、胡萝卜素等成分,是滋阴补肾、健脾益胃的佳品。
薏米:薏米含比大米多1倍的钾、维生素E等成分,富含薏米酯,是健脾益胃、提高免疫力的佳品。
豌豆:春天豌豆又嫩又鲜,有益脾胃、生津止渴,富含维生素A,能健脾、通便、防癌。
海蜇:海蜇有清热解毒、化痰软坚、降压消肿、清热、祛肝火的功效。
荸荠:荸荠是良好的防病食品,有清热泻火、清肺化痰的功效,可用于防流感。
梨:生津止渴、润肺清热的功效,适合在惊蛰时期食用。
惊蛰了,吃什么才养生?才能离春困、感冒远一些呢?中医推荐了几款惊蛰食养方,供大家参考:
惊蛰食养一:薏米山药粥
春天肝气容易亢奋,食物中酸味可助肝气,多吃会造成肝气过旺,损伤脾胃;而甘味最补脾气,脾脏强了反过来滋养肝气。所以春季饮食要“增甘省酸”!当然,这里的“甘味”除了指食物的口感有点甜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补益脾胃的作用。在这类食物中,首推薏米和山药。
薏米:味甘、入脾、肺、肾经,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
山药:味甘性平、健脾益气,经常食用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功效:具有健脾渗湿、滋补肺肾的功效;
做法:取50克薏米洗净,泡一晚上;取180克铁杆山药去皮洗净切块;将所有食材放入高压锅,加水1000毫升;大火压20分钟,焖烧一段时间即可。
惊蛰食养二:薏米百合炖雪梨
“惊蛰”时天气乍暖还寒,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咽痛音哑,加之一些细菌、病毒开始活动繁殖,容易患呼吸道疾病,这种时候,最好的,就是来一碗薏米百合炖雪梨了!
薏米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有民谣这样唱道:薏米胜过灵芝草,药用营养价值高,常吃可以延年寿,返老还童立功劳;百合入肺,对呼吸道有天然的保护作用;雪梨具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之功效。对急性气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出现的咽喉干、痒、痛、音哑、痰稠、便秘、尿赤均有良效。梨又有降低血压和养阴清热的效果。
功效:具有清热利湿,健脾润肺,止咳化痰功效;
做法:取50克薏米洗净,放入电炖锅炖煮八小时;取20克百合、1个雪梨,放入电炖锅,炖煮二十分钟;放入冰糖枸杞,温热食用。
惊蛰食养三:黑米薏米粥
“春困”是人体在春天时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人们常感到困乏无力,昏沉欲睡,早上醒来比任何一节气都迟-----
惊蛰时节,多吃富含钾、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疗可以防春困。比如黑米薏米粥,因为每100克高山褐薏米中含238毫克钾、12.8克蛋白质、富含多种维生素-----
功效:具有健脾益胃、明目暖肝、益中活血的功效;
做法:取50克薏米洗净,泡一晚上;取50克黑米、50克糯米,洗净;将所有食材放入电压力锅,加水1000毫升;将电压力锅按到煮粥位于,通电,自动煮即可。
最后更新:2017-10-08 01: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