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664 返回首页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美食综艺除了吃 还可以有多少种“玩法”?

导语:

《中餐厅》期数过半,刨除涉嫌抄袭韩综这个槽点来看,节目的形式不断翻新,内容温馨感人,仿佛一个普通餐厅的日常写照。作为一档美食节目《中餐厅》似乎是找准了观众的“味蕾”,在众多美食综艺大热之后凭借“美食新玩法”在综艺圈搏出一片天地,而美食综艺作为一种节目类型还有多少可供开垦的“新大陆”依旧值得我们探讨。

《中餐厅》把自身定位于“青春合伙人经营体验节目”,同时还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号召,将“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的核心观念融入节目中,前期立意颇为“大气”。节目主打的“合伙人经营体验”有着导演组自己的考量,在导演王恬看来目前国内的创业热潮不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倾向于用合伙方式放飞梦想。对于明星们而言这种合伙既有趣又有意义,为更多的观众展现了生活的可能性。

在具体节目中“美食+美景”的《中餐厅》虽然以美食为载体,但又区别于一般的美食节目,它弱化了美食的“繁琐炮制”,着重展现嘉宾的海外经营。而《中餐厅》备受关注的原因之一也正是因为参与经营的嘉宾配备得当。经历过大风大雨的赵薇坐镇当“店长”,辅佐她的是真人秀经验丰富的黄晓明,加上“小黄鸭服务生”周冬雨、“奶爸厨神”张亮和“碗妹”靳梦佳,豪华又得当的阵容成为节目收视的保障之一。

《中餐厅》让出道以来一直在娱乐江湖“保持神秘”的赵薇“走下神坛”,撸起袖子开餐馆,用接地气的方式展现女神的日常。“教主+小燕子”两位既是超一线明星又是多年好友,摩擦出的火花在节目中不断“迸发”二人的互动亦或是互怼,都可以用友情和情怀来打动观众,二人从大学时光的青葱岁月到“历经风雨”后的谈笑自若,既是友谊路上最迷人的风光,也是这档真人秀节目的“内心戏”。

对于一档真人秀来讲找到合适的明星参加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找到节目与众不同的发光点,而《中餐厅》的发光点就在于它的“柴火气息”,当五人为了自己的餐厅忙忙碌碌、吵吵闹闹时,柴火气息已经从屏幕蔓延而来。采购的食材、翻滚的勺锅、简单的家常菜,店长和副店长的唠叨……自然而然的展现着一家貌似普通而又“内有干坤”的中餐馆,不经意间,已经将观众深深的代入节目所制造的“场域”之中。从前几期的节目来看“中餐厅”不仅经营状况良好,收益可观,节目的收视率也颇为“走俏”。这不禁让我们延伸思考,美食综艺这片“红海”还能怎么玩?

近年来伴随着综艺市场的大火,美食综艺亦是如雨后春笋般冒出,除了数量不断上升外,节目模式也由服务类的美食教学,变为了多元题材叠加的“美食+”,而大平台、大制作、大明星的积极入局更让美食综艺扎堆出现。

《12道锋味》中谢霆锋凭借好手艺和娱乐圈雄厚的人脉将节目做到了第三季;《熟悉的味道》主打“逃不出的回忆杀”,狂打亲情牌哪期节目都让人“泪流不止”;《向往的生活》中一群明星体验自给自足的田园时光,做起家常菜;《拜托了,冰箱》将美食与八卦结合,打开了综艺世界新大门;《姐姐好饿》、《吃光全宇宙》等美食网综更是不受套路约束,迅速打出自己的天地。

但总体来看各大卫视及网络平台的美食综艺的影响范围都存在一定的局限,鲜少出现如《跑男》和《奇葩说》这样的现象级之作。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仍将有包括《中餐厅》在内的近20余档美食综艺霸屏,他们之中能否出现真正的爆款我们不得而知,但对于美食综艺的发展我们似乎可以从已有的一些节目中窥见一些可能会助力爆款的“套路和玩法”。

美食综艺不要“一招鲜”

“美食+”已成趋势

《中餐厅》这档节目的较高关注度除了大明星外,一个重要的看点就是美景。跟国内大多数的棚内美食节目不同《中餐厅》将拍摄地转移到了椰海沙滩的泰国,观众们除了可以在这档节目里看到美食,还可以欣赏到异国风光。我们在节目的镜头中经常可以看到游客坐在沙滩上的小木桌上闲谈,在沙滩上散步,似乎一切都脱离了纷纷扰扰的城市嘈杂。选对了场景,可以让美景和美食相得益彰。

《拜托了冰箱》追求的是美食+脱口秀的完美混搭。节目用脱口秀环节创新了内容形式,将厨艺竞技和脱口秀大胆融合,两个部分安排的“井然有序”,导演组用新奇的节目形式创造了一个高收视高点击的网络综艺。《吃光全宇宙》则是主打旅行美食真人秀,主持团前往不同城市探访美食的旅程,将美食与旅行进行叠加,从而使美食文化与不同的城市文化有了交集,拓宽了美食节目的外展空间,给观众体验更多美食文化的可能。

除此之外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美食综艺不再仅仅于美食上苦下功夫,而大多选择了在美食中叠加更多可融入的元素,从旅行、竞技到情感、故事这种“杂糅”不仅体现了美食类综艺的兼容性更重要的是给观众带来了其他节目未传递出来的新鲜感,但同时这种新鲜感也不是说简单的相加就能得到的,它需要建立在“细致入微”的前期筹备上,制作者需要在完成“大数据式”的积累后展开的融合,有的放矢才不至于陷入“一招鲜”的困境。

美食综艺或许应该“慢”下来

《中餐厅》的导演组称这是一档“慢综艺”,“慢”就是节目中没有复杂的规则,没有过多的修饰,用真情实感打动观众,让一切情节自然而然的发生。用美食这个最贴近人们生活的角度切入,来讲述人生的酸甜苦辣,展现明星们平凡亲切的一面,这就是观众们所追求的共鸣。这一改大多数真人秀以“快”致胜的制作理念,把节目的重心更多地回归于生活,记录明星化身“普通人”,他们和我们一样为美食而“劳作”而“倾心”。

随着大众生活节奏的加快,近些年的电视综艺节目也都带着“无快不破”的意味。“慢”综艺也许可以填补观众心中的某份空缺,在节目中还原理想的生活状态。美食综艺用“慢”定位,为观众展现一种从容淡定的心态,关注柴米油盐、关注生活体验、关注人情冷暖,给身处都市喧嚣中的观众带来一点短暂的“慢港湾”。我们在这样的现实氛围中提倡把美食综艺放“慢”,用平缓的节奏在“快综艺时代”展现人们应有的另一种人生状态。以此作为自己同其他节目类型区分和竞争的关键,为自身的更具活力和长远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走胃更应走心

人文关怀不可缺位

《中餐厅》为首次参演真人秀的赵薇搭配了她相识20年的同窗好友黄晓明,两个人“欢喜冤家”的状态展现了“历久弥坚”的友情的应有之义。《向往的生活》中的黄磊和何炅,也是相识了20年的好友。每一期他们都会像家人一样接待一位客人,他们围着饭桌聊人生,聊家庭,聊过去。《熟悉的味道》虽然也涉及食材和制作等过程,但其背后的情感故事才是被放大的重头戏……

在这些热播的美食类综艺节目中不难发现,美食的制作过程和最终呈现所占的部分越来越小,美食综艺理应跳出了普通真人秀的“娱乐至上”的桎梏,节目更多时候在传递情感、讲述明星故事,融入了更多更情感元素,使得节目更有故事性乃至人文情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美食综艺不仅要走胃,更应该走心,明星们制作美食过程中去理解和感悟人生,并通过节目形式展现,最终向观众传达带有温度的情感体验。

美食背后,是不同的人生,美食之中,是相通的情感关怀。这可能是美食综艺所能输出最高价值,我们在节目中放大美食所承载的生活方式,用这种生活方式同观众相互连接,这对于美食综艺来讲应该是在路上要追寻的更高级的“套路和玩法”。

总而言之,民以食为天,美食节目相比其他节目类型具有先天优势,几乎很少有人排斥美食这个内容,但如何能让一款美食节目在“吃”之余有所回味,是所有美食综艺应思考之处。毕竟,食物如果没有人为的附加就只能是食物,而能够让它在节目中绽放另一种光彩的是包含在其中“温度”、情感与有趣的灵魂。

社长原创不易,记得赞赏么么哒~

【电影供销社】

2014年创立

至今汇聚16万+用户

是全国最大的影迷聚集自媒体平台之一

传播最好看的影视,揭开最隐秘的内幕。

目前已同步入驻平台

| 今日头条 | 企鹅媒体 | 搜狐媒体 |

| 网易新闻 | 一点资讯 | QQ公众号 |

转载声明:原创文章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最后更新:2017-10-08 03:15:39

  上一篇:go 美味食谱:糖醋排骨,待客佳肴,家常菜,做法简单
  下一篇:go 山城重庆真是无辣不欢 美食当前先不要管肠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