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9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花2000萬買斷的大V閆闖,是何方神聖?
作者:邊瑾
來源:藍媒匯
一個多月前汽車之家的公司前台,背後是大大的logo,汽車之家總裁康雁與“車漫黃小邪”主筆張玥玥來了一次價值1000萬的擺拍。
彼時二人麵前還擺了一個大題板,上麵寫著,車家號簽約車評人、金額1000萬等等。
而到了閆闖這裏,還是同樣的背景,但跟他站在一起的,就不再是康雁,而是汽車之家現任的董事長兼CEO陸敏,真正的一把手。
左陸敏,右閆闖
要知道“車漫黃小邪”還需要汽車之家各種包裝,比如長相酷似吳莫愁等等,但閆闖,已沒那個必要。在車評界不管是誰來排名,閆闖怎麼也會在名單前幾中拿到自己的位置。
所以,車評人像閆闖這一級別的,陸敏不出麵,未免誠意不夠。當然,價錢上也要翻倍,簽約價格為2000萬。甚至題板這麼又土又low的東西,有二人壓陣,也是不需要。
此外陸敏出麵的另外一層意義則在於,閆闖曾於2011年就曾供職於汽車之家,為其資深編輯,不過於2016年,由於一次車評,受到內外壓力被迫離職。
迎回負氣出走的老員工,總是要給足麵子吧。
1
汽車之家實際上是閆闖的“大本營”。
閆闖,畢業於清華大學汽車工程係,後獲得劍橋大學工業係統生產與管理專業碩士學位,是一名重度機械愛好者。
在2011年,其通過海選進入汽車之家,並和另一位知名車評人陳震搭檔主持。不過這種和諧的狀態並沒有維持很久。
2014年,被稱為“二環十三郎”的陳震宣布離開汽車之家。
雖然陳震曾在晚上9時僅用13分鍾跑完全長32.7公裏的二環路得到“二環十三郎”的稱號,看似不羈,但為人卻謙虛努力,在車評界擁有一定的地位。此次離開的很突然,許多網友猜測是不是因為閆闖的打壓,但陳震一直沒有回應。
直到閆闖在微博吐槽工作辛苦,陳震才終於坐不住了,轉發微博開懟,曝出了二人的矛盾,這也終於讓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挖到了一點料。
或是經曆不同,有知乎網友這麼評價二人,陳震有點匪氣、有點魔性,而閆闖則帶有點學院派色彩,很有才華。難免在工作中會有衝突。
不過,二人都在汽車之家中展現了彼此的個人風格。彼時,汽車之家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汽車行業媒體。
閆闖亦評測過數百台各種品牌型號汽車,有較高的粉絲熱度。
2016年3月,閆闖在奇瑞艾瑞澤5上市的話題中發微博說——“信我,別買~沒法跟大家解釋那麼多,這麼幾個字我就夠有壓力的了…希望為了自己的利益,信我~”
一時之間引起軒然大波。
閆闖發這條微博的起因是,在測評艾瑞澤5加速的小環節當中,艾瑞澤5的油門踏板被直接踩斷,擔憂用戶和消費者在使用時遇到危險,所以才發了這條“警告”。
本是出於好心,但整件事的短板在於油門踏板斷裂當事人並不是閆闖本人,而是在內部交流群聽到的;閆闖作為汽車之家的一個編輯,在發微博前並沒有與奇瑞廠家進行溝通,因此對後者認為造成了巨大損失。
受內外壓力,閆闖最後也隻有被迫刪除了這條微博。許多網友懷疑,這是閆闖離開汽車之家的真正導火索,閆闖是不堪人際壓力和客戶打壓才離開。
2
閆闖的辭職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離開。
就在網友們唏噓汽車之家失去了一名勐將的同時,閆闖卻已進軍了自媒體視頻圈。
其團隊打造的《閆闖說車》欄目入駐優酷、土豆、頭條號等超過 15 家媒體平台,單期作品全網最高閱讀量近 1000 萬,全網閱讀量過億,擁有超過 600 萬粉絲。
不過在大數據成功的背後,給予他支持最大的,卻還是汽車之家。
調查顯示,單就車家號一個平台的視頻播放量就高達600萬,車家號正是汽車之家推出的泛汽車領域自媒體內容及服務平台。
簡單類比,汽車之家類比今日頭條,而車家號則類比後者的頭條號。
一方麵,閆闖在車家號平台上混的風生水起,另一方麵,閆闖在微博上也與汽車之家頻頻互動,想來閆闖本身是部員離開“東家”,而汽車之家也不忍完全失去這名大將。雙方想要繼續合作的心,已經按耐不住了。
但此時,內容的玩法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且閆闖,也有了屬於自己的平台。
3
在此情況下,車家號的位置就顯得很是關鍵了。
去年6月平安入駐汽車之家時,陸敏就曾表示,汽車之家未來將圍繞大數據、輕平台和AR技術變革營銷等方式進行發展。
今年8月汽車之家將其媒體戰略的升級,正式上線車家號,並打算超過2億元人民幣的資金及資源,對平台優質內容創作者進行商業分成及獎勵激勵,以及對簽約的網紅進行孵化及打造等等。
“車漫黃小邪”、以及閆闖,都是該計劃的重金簽約扶持對象。
汽車之家的邏輯很好理解,陳震離職後,創辦了《蘿卜報告》,以自媒體人的身份搞得是風生水起,現在微博粉絲240萬,閆闖同樣如此,其離職汽車之家後創立的《閆闖說車》,同樣在業內聲名遠揚,閆闖個人的微博粉絲也接近190萬。
離了汽車之家大流量平台,不僅沒受影響,反而做更大了。這便是自媒體時代對優質內容創作者的放大效應,因為後者會擁有更大的平台。
對於汽車之家這樣一個以內容起家的公司來說,如何留住內容人才就成為了關鍵。要知道,汽車之家競爭的維度不僅僅是在於汽車媒體界,車家號的競爭對手也不僅僅是易車號、新車評網、38號車評中心等車評號。
還有外部更泛、流量更廣、用戶更多的內容分發平台。尤其是在今日頭條等以智能算法推薦的方式,對垂直領域的發力,汽車之家的競爭壓力可想而知。
4
通過大手筆買斷閆闖等優質的內容,汽車之家也不得不如此了。
事實上,不僅是汽車之家,現在幾乎所有的平台都在花重金在搶頭部作者。此前今日頭條挖走一批知乎大V,在業內便引發廣泛熱議。
一個事實是,經曆了快速的野蠻生長後,目前移動內容分發市場已進入了下半場。無論是一點資訊、今日頭條這樣的新興互聯網公司,還是BAT乃至傳統四大門戶都在其中圍獵,而來自於自媒體的優質內容,則成為各方爭搶的關鍵。
不過有網友認為,閆闖的車評內容比較一般,而且說話像小學生背課文,做作不自然,花 2000 萬簽約閆闖顯然不值。
但對於汽車之家來說,與其重新包裝一個車評人,花費巨大的資源和培訓成本,本身具備車評經驗、擁有受眾影響力的閆闖顯然是更好的選擇。
新媒體時代從不缺乏創業者,稀缺的是優質的內容。特別是自汽車行業自媒體過剩的情形下,閆闖的加入為汽車之家增加了絕對的優勢。
而又由於閆闖 “老員工”的身份,歸屬感和凝聚力更不用多說,2000萬簽回一個具備實力、熱愛行業的優秀員工,這筆買賣不虧。
而對於閆闖而言,重回汽車之家,吸引他的不僅僅是金錢酬勞,為期3個月的“爆改計劃”才是真正的吸睛點。
自己創業可以成功,但單打獨鬥卻難以發展。車家號專業團隊將針對閆闖個人形象、個人魅力、欄目風格和內容、脫口技巧等多方麵的提升與包裝,這些孵化手段恰恰是閆闖所缺乏的。
真正想要《閆闖說車》再上一個台階,鞏固車評界的地位,選擇汽車之家或也是不錯的選擇。
最後更新:2017-10-08 07: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