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
美食
美味知了猴的背後:因大量捕捉,野生的越來越少了
知了猴,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就是下麵這東西,有的地方叫爬猴、爬蚱、金蟬等,因其肉色鮮美好吃,價格不菲,每年捕捉野生知了猴的人群都不少,目前已經形成了一條產業鏈。
還記得小時候那會,每到夏天,跟著爸媽,一手拿手電筒,一手拿罐子,一晚上能摸到好多,特別是遇見下雨天,地上爬的很多,直接去撿就行。
那時摸知了猴也不知道什麼用,就是一個念頭,等到晚上10點多,會有人來收,一毛錢2個,一晚上一家人全體出動,能掙幾十塊錢,然後給爸媽要1塊錢,第二天到學校能買零食吃,這是對知了猴最美好的記憶。
隨著年齡的增長,要去外地上學,暑假回去的次數也不多,然後到現在參加工作,對摸知了猴的記憶已慢慢變淡,從當初每晚掙1元錢買東西,到現在對此已全然無感覺了。
不過,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又引起了自己的思緒,文章提到目前由於對知了猴的大量捕捉,野生的已逐年減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覺得,現在夏天的知了猴,比著前幾年,已少了好多。
大量捕捉的背後,其實是一條產業鏈,有去鄉下回收的,然後賣給經銷商,然後在運往飯店,每一層都要獲利,最後買單的,則是吃知了猴的消費者。
記得前段時間,網上有人曬出了一個吃飯收據,一份知了猴200元,小幫手不知道具體有多少,但是小時候常見的知了猴,現在不僅上了飯桌,而且已經賣到了這麼貴,還是不敢想象的。
上個月,回了趟老家,看見鄰居自己炸的知了猴,也沒敢下的去嘴,不是不想吃,而是不敢吃。
野生的知了猴已越來越少,失去的不隻是我們的童年,還有自然環境的影響,以及整個生態鏈的影響。
我們想象下另外一個場景:多年以後,還能不能聽見知了叫,還是個問題,不希望以後知了這個詞,隻出現在課本中,到時後代問自己,知了是什麼?你該怎麼回答?
Ps:這裏嚴厲譴責下,在樹上粘膠帶捉知了猴的情況。
最後更新:2017-08-23 09: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