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
美食
在三裏屯賣甜點是什麼體驗?美食綜藝又有新花樣
當美食自製綜藝在數量上形成指數級增長後,模式趨同、形式單調等瓶頸凸顯,受眾開始出現審美疲勞。未來,美食綜藝該如何突破已有窠臼、創新現有形式、順應時代發展?愛奇藝《男子甜點俱樂部》似乎做了一種回答。
美食綜藝這一“小而美”的節目類型始終在綜藝家族中占據重要的一席之地。從90年代開始,以《天天飲食》為代表,該類節目以谘詢服務類方式傳遞廚藝知識,活躍於各大電視熒屏,家庭主婦成為其主要受眾。隨著互聯網的發展,2012年之後,美食綜藝從電視熒屏開始向網絡平台轉移,且呈現井噴式發展。各視頻平台紛紛發力這一垂直節目類型,同時結合各自平台受眾,不斷提升節目個性化元素。從整體來看,該類型節目模式已不再局限於單一的知識傳遞,而是向多種元素融合的方向轉型。如《姐姐好餓》《拜托了冰箱》《穿越吧廚房》都是視頻平台在分析目標受眾基礎上,選擇與“明星”“脫口秀”“穿越”等元素結合。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當美食自製綜藝在數量上形成指數級增長後,模式趨同、形式單調等瓶頸凸顯,受眾開始出現審美疲勞。未來,美食綜藝該如何突破已有窠臼、創新現有形式、順應時代發展?
受眾年輕化趨勢凸顯,
情感訴求造就“垂直”領域
視頻網站主流用戶是18-25歲的年輕群體,他們對於網綜的趣味性、創意性有著更高要求。同時,在網絡時代,受眾需求開始呈現分散化、小眾化發展趨勢,再無一檔老少皆宜的節目,也不會再出現萬人空巷的傳播效果。年輕人本身有自己獨特的流行用語、個性習慣,因此,符合年輕群體需求,具有個性化的垂直品類網綜往往更能得到他們的認可。同時,年輕人在情感訴求上有著更強烈的需求,他們需要被認同,更急迫地想要找到符合自身興趣點的“圈子”。今年燃爆暑期檔的《中國有嘻哈》正是看準了這一點,從嘻哈這一小眾音樂類型切入,引爆整個網綜市場,為同行業者在回應年輕群體情感訴求上做出示範效應。由此可見,“青春”“垂直”是未來網絡綜藝發展不可忽略的兩個方麵。
美食網綜作為網綜市場重要的垂直類別,同樣符合“青春”這一發展趨勢。以《姐姐好餓》為例,這檔明顯帶有小S風格和特點的定製網綜,就是精準把握平台受眾需求的一次有益嚐試。犀利點評不僅迎合了年輕群體在快節奏時代對“直接”“不饒彎”的要求,睿智問答也讓網友驚唿“燒腦”。《飯局的誘惑》借由“狼人殺”這一遊戲形式,精準定位該遊戲粉絲群體,在自發形成二次傳播的同時,節目也充分發揮了情感陪伴功能。
愛奇藝自2015年提出“純網綜藝”概念後,在自製網綜的經驗積累下,逐漸意識到“青春”“垂直”對一檔節目的重要性。此次,在精準分析平台受眾構成及其對美食綜藝創新性需求後,愛奇藝再次推出一檔全新定位與風格的創意類美食真人秀《男子甜點俱樂部》,切入“甜點”這一以往同類節目涉及較少的領域,成功打開被忽略的甜點這一小眾缺口,贏得了年輕用戶的喜愛與追捧。主持人蔡康永堅持的“生活中苦的東西太多,所以想賣甜點”的初衷無疑滿足了年輕一代的情感訴求。此外,節目將甜點店開在三裏屯,直接在線下與觀眾建立互動關係,美食不再是隔著屏幕、難以抵達的“空中樓閣”,隻能看,不能吃。相反,美食綜藝可以與觀眾建立最直接的關係,甚至觀眾有可能在街邊走路就會被邀請到這家實體甜點店享用熒屏中的美食,無疑增加了親切感,拉近了節目與受眾的距離。
美食綜藝進入“創意搭”時代,
多場景帶來多維可能
隨著國民消費的不斷升級,人們不再隻是滿足填飽肚子,還要吃得營養、吃得健康。同樣,觀眾也不再滿足於聚焦一日三餐、新奇小吃等傳統美食綜藝節目模式,而是希望有更多元素融入、更多場景轉換的節目產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美食不再是柴米油鹽的代名詞,而是融合情感、生活方式、態度、價值觀等元素的場景“百搭款”,由此也衍生出極具特色的美食愛好圈,如素食主義者、簡餐愛好者、甜點愛好者等。不同的群體除了在飲食習慣層麵有著明顯差異外,其價值觀、生活方式等也各有不同。在此背景下,美食網綜不應隻是滿足解決受眾對“吃”的基礎需求,同時也應融入多元元素,提升節目精神價值。
事實上,網綜多元化趨勢早已顯現。如在音樂類節目中通過融入“星素搭配”“競技”“懸疑”等元素,讓音樂節目不隻停留於音樂本身。多元元素的加持不僅增加了節目看點,同時也能覆蓋到更廣泛的受眾群體,美食網綜同樣如此,且有迭代發展趨勢。如果說《拜托了冰箱》還停留在“美食+脫口秀”的創意搭2.0時代的話,那麼《姐姐好餓》《吃光全宇宙》《男子甜點俱樂部》已開始探索“美食+訪談+兩性”“美食+旅行+真人秀”“美食+經營+脫口秀”的元素混搭3.0時代。隨著社會的快節奏發展,用戶極容易對一成不變的事物產生審美疲勞,這也決定了美食網綜仍需在現有基礎上不斷創新,以此搶占市場先機。未來,美食綜藝能否有更多維度融入,在混搭時代背景下,率先開辟新方向,創新新形式,值得從業者潛心研究。
除了美食、經營、脫口秀元素外,《男子甜點俱樂部》還有一些微妙的元素,成功區格同類型節目,打造專屬調性。如出身於法國正統知名甜點學校的Alex、治愈係“暖男”王嘉爾、“認真少年”許少宇、“萌係萬人迷”李昊以及溫柔主持風集大成者蔡康永,都在原有百搭元素之外,借助極具特色的個人風格,有效輔助了整體元素的傳達,成功打造差異化。
此外,《男子甜點俱樂部》不僅延續“室內+室外”的拍攝風格,同時也將場景擴展到與“食”相關的方方麵麵:“食”不僅可以發生在後廚,也可以發生在超市、店內的用餐區,還可以作為與路人溝通的話題以及創業投資的主題。節目融入“走心經營+創意甜點+多場景”等多維度元素,從“經營”這一核心形式出發,展現了美食網綜可以實現的更廣闊場景。節目取得的不錯反響表明,在多元元素之外,未來美食網綜在融入多維場景上可以有更多實踐可能,更好提升觀眾的代入感。
聚焦垂直類型、定位細分受眾,
愛奇藝發力自製內容策略
不難看出,未來,美食綜藝無論如何創新,都離不開“青春”“垂直”“多元”“精品”這四個核心理念,這些同時也是網綜整體的發展趨勢。愛奇藝在今年將“年輕前沿、酷潮文化、線下交互”作為自製內容策略,並推出《中國有嘻哈》《姐姐好餓》《男子甜點俱樂部》等多檔爆款網綜,正是意識到未來網綜發展趨勢的順勢而為。縱觀這些節目,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即節目內容、亮點充分契合愛奇藝平台的品牌調性和收視人群,並由此形成廣泛的影響力及強大的IP品牌屬性。由此可見,精耕細作的垂直內容題材已成為愛奇藝平台網綜品牌的代表。一係列聚焦垂直類型、定位細分受眾的精品網綜實現了市場、口碑雙豐收。
在受眾注意力變得分散化的時代,一家綜合性視頻平台需要為用戶提供全麵、多元的綜藝娛樂內容生產。《男子甜點俱樂部》作為這一背景的內容之一,一方麵符合愛奇藝的自製內容策略,另一方麵也是在順應未來網絡綜藝發展趨勢下提出的一種回答。節目在同質化的美食綜藝市場打出差異牌,引發的傳播效果、受眾反饋等值得同行業探討。
最後更新:2017-10-08 05: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