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85 返回首頁    go 期貨


期貨交易虧損的數理根源

摘要

期貨交易存在虧損甚至暴倉風險,了解虧損的數理根源,投資者在交易時或許能夠更加清醒與理性

  期貨交易存在虧損甚至暴倉風險,了解虧損的數理根源,投資者在交易時或許能夠更加清醒與理性。

  根源一:操作短板的乘數效應製約交易成功率

  常規情況下,期貨交易有四個必須的步驟,分別為確定交易方向、把握建倉機會、執行止損(若有反向波動)及平倉。任何一步走錯,都可能導致交易虧損。期貨交易者在一定時限內的成功率應為每一步成功率的乘積。假設每次交易的贏虧額度均相當,當四個步驟的成功率均達到84.1%時,交易成功率才勉強站在盈虧平衡線上。

  事實上,沒有操作短板的人太少了。投資者有100%的把握準確預測行情嗎?每一次預測總會有相應的操作嗎?建倉後設定的止損總是恰到好處與執行有力嗎?操作中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差錯,短板乘數效應會導致大多數期貨交易者成功率居於50%之下,虧損也就順理成章了。

  據說人在盈利的時候,要比虧錢時心跳得快些,而且會不斷滋生獲利出局的衝動,虧錢的時候則是不自覺地尋找繼續死扛的理由。如果投資者符合這種情況,上述盈虧相當的假設在現實中就幾乎不成立了,虧錢的概率遠比盈利的概率更高。

  根源二:數字本身存在易虧難盈的缺陷

  在假設期貨交易者每一次交易的盈虧比例及機會均等的前提下,若先盈10%再虧10%仍虧1%;若先虧10%再盈10%仍虧1%。

  顯然,在盈虧比例及機會均等的前提下,期貨交易者仍然要虧,而且期貨市場並非真正意義上的零和交易,還會產生一定的交易費用,其結果盈減虧增,會在一定程度上擴大虧損的比例,使得易虧難盈的程度進一步加深。

  根源三:杠杆交易機製使大幅盈虧常態化

  期貨市場實施10%左右的保證金製度,意味著如果資金賬戶有100萬元,最多可以做總價約1000萬元的交易,相當於把風險放大了10倍。若滿倉操作,價格每漲跌5%,盈虧幅度就有50%。基於“數字本身存在易減難增的缺陷”,如果先盈50%再虧50%則仍虧25%;反之如果先虧50%再盈50%仍虧25%。杠杆交易機製下的盈虧幅度如此之大,這意味著即便投資者99次都在盈,第100次的虧損都有可能讓其倒下。

  由於有強行平倉製度做保障,當交易賬戶出現浮虧使保證金不足時,如果未按時限要求補足,一旦被強行平倉,投資者可交易的合約張數就減少。在此情況下,即便市場價格再度向持倉方向波動同等幅度,也遠遠抵平不了虧損額。

  因此,當期貨交易者重倉操作時,巨額盈虧也就成了常態,而且更容易出現大幅虧損的後果。

(責任編輯:DF306)

最後更新:2017-07-03 15:04:42

  上一篇:go 產量見頂一定能提振金價?這或是最大誤區!
  下一篇:go 產量見頂一定能提振金價?這或是最大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