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
期貨
產量見頂一定能提振金價?這或是最大誤區!
摘要
塞爾倫認為“黃金產量見頂論”往往是有漏洞的,投資者不應該以此判斷是否投資黃金。
投資者或許已經發現,關於黃金產量見頂的報道經常被各大媒體定期拎出來熘一熘。諸如“金礦供應已在2016年見頂”或“金礦供應即將在2017年攀至峰值”的言論不絕於耳,屢屢讓黃金多頭笑逐顏開。不過,貴金屬資訊網站SunshineProfits.com專欄作家塞爾倫(Arkadiusz Sieroń)持不一樣的看法,他認為“黃金產量見頂論”往往是有漏洞的,投資者不應該以此判斷是否投資黃金。
為什麼說關於“黃金產量見頂”此類預測是不可靠的?事實上,影響黃金供應的因素非常多,其中包括未來金礦探明儲量的多寡以及技術水平的變化。因此,人們很難甚至不可能準確預測黃金產量是否會達到峰值。
下圖展示了1997-2016年黃金產量(藍線)、黃金總供應量(綠線)和金價(黃線)的走勢。可以看出,自從2008年以來,黃金產量便持續上升,高盛此前關於“黃金產量或將在2015年見頂”的預測無疑是失敗的。

塞爾倫指出,如高盛等大型投行是基於“X年內已知可開采黃金儲量”進行預測,關鍵詞是“已知儲量”。然而,已知可開采黃金儲量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著新增探明儲量的增加、勘測技術的進步而不斷上升。因此,基於當下已知可開采儲量做出的預測難以經得起時間的推敲。
另外,即使黃金產量真的見頂,也不見得一定會提振金價。從某種程度上說,黃金產量下降和黃金總供應量下降是兩碼事。黃金一直以來以特定的形式儲藏起來,譬如保存在各大央行的金庫,或者是黃金ETF裏麵,世界上現存大量的黃金儲備和供應。而每年新增的黃金產量預計僅占全球黃金總供應量的1%-2%,少到可以在倫敦市場一周內便轉手出去。因此,黃金產量變化對黃金供應量的影響微乎極微。
究其原因,黃金具有特殊性,與其它大宗商品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如果原油供應斷絕,全球將會陷入癱瘓;倘若銅供應斷絕,全球工業將遭受災難性的打擊。由於原油和銅是每日必須使用的大宗商品,一旦原油運輸通道被截斷或銅礦工人罷工,油價和銅價通常會應聲上漲。
然而,黃金則大不相同,一來黃金並非人們每日必需的消耗品,二來黃金的庫存流動比(stock-to-flow ratio)相對較高。傳統的理論——供求關係影響價格似乎不大適用於黃金,而每年黃金產量多寡也無法直接推動金價漲跌。
總而言之,投資者入手黃金的理由有很多,例如為了避險或者讓投資組合多樣化。不過,如果投資者基於對黃金產量見頂的預測來購入黃金,並盼望該筆投資能帶來可觀收益的話,那麼很有可能會大失所望。一方麵這種預測往往是不合理的,另一方麵黃金產量下降通常不會直接影響金價。投資者在預測金價漲跌之際,需要關注的是黃金持有者拋入市場的實際供應量,而不是黃金年度產量。
(責任編輯:DF306)
最後更新:2017-07-03 15: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