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期貨
港交所黃金期貨與交易策略
摘要
從目前的熱度來看,成交量將持續放大,且將逐步躋身全球主流黃金期貨。
香港交易所投資者教育專欄
黃金期貨作為國際上占據主流的投資方式,兼具反映真實價格、流動性佳、多空皆可、保證金交易、投資方式多樣等多項優勢。
黃金期貨合約
海外黃金期貨交易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OMEX黃金期貨為主。COMEX是全球最大的黃金期貨交易市場,形成的價格具有領先性、主導性。國內黃金交易主要以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期貨金、上海黃金交易所的現貨金以及現貨延期合約為主,兩家交易所的黃金交易總量已躋身全球黃金交易前列。
2017年7月10日,香港交易所推出人民幣(香港)黃金期貨合約及美元黃金期貨合約,以雙幣計價令跨市套利等交易更加便捷;保證金抵銷,以抵押品支付保證金的優惠政策令交易成本更低;其掛牌連續12個月的合約保障流動性;在香港進行實物交割也令現貨投資者能夠把握現貨及衍生品的套利機會。上市當日,半日成交量已愈千張,從做市商報價來看,緊跟國際市場金價,合理、及時、有效地反映了雙幣黃金期貨的國際化的格局。從目前的熱度來看,成交量將持續放大,且將逐步躋身全球主流黃金期貨。

表為主要黃金期貨合約對比
黃金分析框架
2008年美聯儲的QE,2014年和2016年歐、日央行的負利率政策,均成為推動金價上漲的驅動因素。在低、負利率及流動性寬鬆環境中,黃金可作為零息債券進行資產配置,代替實際收益率已是負值的債券,消耗多餘的流動性。因此,美、歐、日等主要國家央行的貨幣政策是當下黃金行情演變的重要線索。
在美元計價體係中,美元漲跌無疑是牽動金價變化的因素之一,而美元漲跌則與美國經濟高度相關。當美國GDP增速高於通脹時,美元走強,利空黃金;美國經濟衰退,則利空美元,金價上漲。以1971年美元與黃金脫鉤為起點,以2001年中國對內開放黃金市場為加速過程,以2003年美聯儲向投行開放大宗商品現貨交易權限為標誌,黃金實際上完成了高度市場化的進程,與全球經濟的變動緊緊相連。因此,分析金價走勢不僅要考慮美國經濟的變化,還需要考慮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國、歐元區、日本等國的宏觀經濟情況,這將直接關聯到黃金的商品屬性。
投資策略演示
黃金單邊策略是指投資者根據對金價的預測,進行買入或者賣出的單邊頭寸操作。而黃金跨市套利策略則是指投資者利用不同市場的合約價差,通過買入價格相對較低的合約,同時賣出價格相對較高的合約,並於兩市價格收斂後平倉獲取收益。
跨市套利的主要方法之一是統計學套利,其核心思想是均值回歸:羅列兩市黃金價差、檢驗該數列的平穩性(是否具有均值回歸特性)、算出平均水平、觀察當前價差的位置、進行相應的買/賣價差操作。

圖為內外盤黃金價差套利演示(1盎司≈31.1克)
當價差處在均值上方一個標準差的水平,說明價差過高,此時應做空價差,按上圖案例,即做空COMEX黃金期貨合約,同時做多上期所黃金期貨,當價差回歸至均值附近時,同時平倉以獲利,反之亦可做多價差。
需要注意的是,上圖使用近一年均值僅為演示,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應使用移動平均線進行監測,注重短期行情把握的投資者利用5日、10日移動平均線更為合適,而注重中長期投資機會的投資者可利用30日、60日、90日、120日等更為長期的移動平均線作為參考指標,以準確把握套利機會。
港交所雙幣種黃金期貨合約能夠令投資者便捷地參與跨市套利交易,隻需開立一個賬戶,即可實現人民幣(香港)黃金、美元黃金的雙重交易,且其保證金優惠政策也令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例如,買入一手美元計價的黃金期貨,需2000美元保證金,賣出一手離岸人民幣計價的黃金期貨需14500元離岸人民幣,在港交所保證金抵消的優惠政策下,投資者僅需支付2000美元×(1-80%)+14500元離岸人民幣×(1-80%),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責任編輯:DF306)
最後更新:2017-07-19 08:50:28